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不仅有利于统筹安排社区化条件下的农民生产和生活,推进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也有利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应当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抓好社区农民的就业转型,防止"空心村"的出现;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战略,合理承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产业转移,从而产生"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居民化"三位一体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德州市通过同步推进农村“居住社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转变、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德州“两区同建”战略的经验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基于规划引领,培育高效的产业支撑,处理好效率、平等和稳定的关系,并注重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这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治理等一系列问题都对农民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观念和落后生产生活方式,才能确保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健康稳步的前进。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的两个重要举措,前者代表了一种新的产业经营组织形式,后者则是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制度创新。通过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驱动,并辅之以农业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是云南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急躁的农村社区化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匮乏,尤其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严重不足。对一个中部经济百强县(市)的分析发现,进度过快的农村社区化超越了县乡财政的承受能力,对县乡政府而言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获取的土地收益对弥补公共投资缺口几无贡献,但在地方政府土地利益诉求的压力及自身政绩需要促动下,农村社区化勉强而为,并嬗变为损害农民的政绩运动。由样本县(市)得出的结论是,短期内全国大部分县、至少是大部分中西部县在资金方面都不具有农村全域社区化的可行性。所以,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应该量力而行和创新筹资机制,并由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引导、农民主导、市场参与。  相似文献   

6.
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实现农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规模经营包括土地规模经营和生产规模经营两种。云南省是土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省份.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十分强烈,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不可能实现的。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不改变家庭  相似文献   

7.
王旭 《理论前沿》2002,(24):47-4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力图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土地制度、农业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等一系列观念和制度创新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把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重要发展战略,要求城镇化要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2012年河南西辛庄挂牌的“村级市”开启了农村社区建设的一条创新之路,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当地农民尝试以城市的人口聚集、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来实现他们的城市梦想。我们认为“村级市”建设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符合新型城镇化要求的。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给它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村级市”也许会给未来的农村社区建设带来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只有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获取收入的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0.
尽管中国已经进入较发达的工业发展时代,但总体而言,中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农民的科学生产水平,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并因地制宜地发展多功能农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区,使得广大的农民群众也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新型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甘肃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关政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于"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问题对于以农业为主的甘肃经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农村税费改革、财政支农、农村金融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农民外出打工、土地流转、退耕还林(草)、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程度等问题的研究,深刻剖析了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调整有关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民增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并把它定位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丰富,寓意深邃。全会召开以来,文登市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结构调整、农村改革和基层组织建设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一、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  相似文献   

13.
增加农民收入 ,既是现阶段农民的迫切愿望 ,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近年来 ,尤其在当前严峻的增收形势下 ,双流县注重从理顺“四个关系”入手 ,狠抓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 0 0 0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3141元 ,2 0 0 1年比上年人均增收可达 15 0元以上。一、改革土地经营权制度 ,理顺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土地是农业生产中的最主要资源 ,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把土地使用权分给农民 ,承包给农民经营 ,在一定时期内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指出:“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农民增收问题更为突出。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由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进行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继而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做大做强龙头,着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围绕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培育壮大林竹、畜牧、蔬菜、茶叶、中药材五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商品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根基。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以现代化发展历程为切入点,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提出与演变的内在逻辑、工农城乡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方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多元化发展四个层次,系统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领域的理论创新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实践及其内在逻辑。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我国工农城乡关系动态调整过程中,逐步从附属地位提升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运动式集体化改革模式转变为渐进性市场化改革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循序渐进,稳中求进”的改革发展路径;并在国家现代化整体进程中统筹谋划农业农村发展,突破了粮食生产范畴,逐步拓展到追求综合经营服务体系现代化;定位也从单纯的农业生产转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中央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济南市各县(市)区对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努力寻找切合实际、突出实效的工作途径。通过调查,济南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做法主要有:选“好班子”,建“强班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创新产业模式,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塑造农村新风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民安居乐业;以便民服务为主题,深化农村村落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整治是保障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创新型举措。近年来,合肥市先后开展了几个阶段的土地整治工作,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增加了耕地面积和农民收入,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和合法合规用地。但是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当从充分保障农民自主权、构建多元化筹资投入机制、加强安置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合肥市土地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力推"五化"进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理论前沿》2005,(14):43-4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发展的关键和脉搏,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最终指导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试就怀来县的具体实践,对以“五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乡村城镇化、社会信息化、经济生态化)思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做些探讨。(一)突出县域特色,推进农业产业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农业经济首先是一种特色经济,特色化是县域经济的标志。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做强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发展,是把弱势产业做强、弱势群体培壮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更是…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及农民现代化三个维度构建了6个子系统、24项具体指标,运用模型测度成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障碍因子。研究表明:(1)从总体来看,2010~2020年,成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阶段。(2)从结构层次来看,农业农村现代化结构整体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城乡融合发展年均增幅最大,农业生产现代化年均增长最小。(3)从障碍因子来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相同制约因素包括土地产出率、最低生活保障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化关键因素包括农村医疗水平、农林牧渔产值、农业加工水平等。基于此,本文提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优化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投入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