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因而如何对待社会弱势群体也就成了任何社会都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因而如何通过立法、司法来加强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业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被害人刑事司法权利保护的比较法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弱势群体被害人享有知情权、受保护权、补偿权和法律援助权等特殊刑事司法保护的权利,其权利创设的重点是和被告人权利不相冲突的领域,其重点保护的对象是儿童、妇女和贫困人口等部分弱势群体被害人.借鉴国外立法的经验,在设立我国弱势群体被害人刑事司法保护制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在削弱被告人权利保护的基础上创设制度,二是要注意保护对象的全面性和保护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弱势群体的存在,涉及社会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还很不尽如人意。应从立法、执法以及司法的角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4.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理应对人权保护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本文在对基层检察工作中践行人权司法保护原则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人权司法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司法救助制度是当事人因其人身、财产权利遭受不法侵害后通过正常法律途径或其他正当渠道无法得到补偿而转由国家对其进行经济补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弱势群体来说,这种制度无疑是保护其权益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屏障。但是我国现行司法救助还不完善,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在救助的适用上也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必须尽快立法,加强司法救助的规范适用,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因而如何对待社会弱势群体也就成了任何社会都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因而如何通过立法来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业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法律机制因其局限性而无法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利益需求的全部问题,但是法律机制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方面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工作已逐步纳入我国法制建设的轨道,但是我国对于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立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应该围绕权利确认和权利保障展开,核心问题应该是在制度的构建方面努力。完善对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体系,将是我国今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城市农民工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弱势群体,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农民工讨薪难的相关成因,并就如何解决农民工讨菥难问题提出了立法、执法、司法等层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时代,正从传统意义上的私权蜕变为一种融合了私法和公法双重内容的权利。知识产权私权的公法化趋势正是构建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意味着加强知识产权私权保护的同时应当重视社会公共利益,以防止私权保护不足或私权保护过度从而破坏知识产权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体系,但各种司法保护方式之间是如何界定和协调的,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科技和网络的高速发展,知识产权不断有新型权利内容的出现,本身也给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重要内涵的理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重要核心不仅在于反对封建特权,还在于反对歧视、保护弱势群体。其次,如何贯彻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并非如一般教科书中解释的“对一切涉讼公民不因各种具体因素的差别而作任何区别对待”,而应该在对行为人具体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实行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司法合理性是刑事司法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对于刑事诉讼的正确进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弱势群体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势群体指的是那些受特定条件的限制 ,占有较少的社会资源 ,处于事实上的不平等或从属地位 ,不能够完全行使自己的权力和权利 ,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从属或者说不利地位的人的集合体。我国法律对弱势群体有其保护的一面 ,也有其不尽完善之处 ,因而有必要进一步从加强立法、完善司法、建立宪法诉讼等方面来分析和探讨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文本从法律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概念予以了初步界定,分析了弱势群体的现象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对均衡利益分配、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与完善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减少、减弱刑罚的色彩,着力于教育、感化和挽救,已成为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发展趋势.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高捕率是当前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的突出现象,这与加强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趋势不相适应,因此,应当对未成年人逮捕条件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司法改革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其核心是“两个去除”:去除司法地方保护和去除司法行政化。实现前者的路径包括人财物的省级统管和司法区划的建立,实现后者的路径主要包括改革司法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规范上下级法院关系和司法公开。落实这“两个去除”,是保障独立审判,维护司法权威,实现我国社会的司法之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恢复性司法模式的核心目标来展开充分论证,以协商和修复为核心的恢复性司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根据被害人的意志决定案件的处理。在加强被害人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当事人之间关系的恢复,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社区安宁的恢复有着传统司法所不及的优势。但恢复性司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全新的理念与模式,对我国被害人权利保护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知识产权双轨制的保护模式呈现行政保护多、民事诉讼少,行政处罚多、行政诉讼少,行政、民事保护多、刑事惩罚少,保护商标权、著作权案件多、保护专利案件少的格局,说明行政保护依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导力量。对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对比研究表明,知识产权的审判工作必须进行改进:设立审判机构,加强诉前保护,分配举证责任,坚持全面赔偿,统一裁判尺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云南在全省陆续成立了11个环保法庭,在环境司法保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为建设美丽云南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作为敢于在西南边疆环境司法保护中“吃螃蟹”的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近两年来在环保法庭以及配套的保护举措的运行过程中,效果如何,难在何处,环境保护的司法介入今后将有何举措?就此,笔者对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成有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7.
司法救济理论与人权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救济理论应以三大诉讼法为理论背景 ,相关的司法实践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 ,从保护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来观察我国现行的诉讼原则 ,形成科学、完备、规范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针对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仍显薄弱的现状,提出以下措施:一是要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宪政关怀;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依法保护;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等法律制度,有针对性的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法律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弱势群体权利法律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弱势群体权利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对弱势群体外延界定少,适用对象非常狭窄;重视政策保护,忽视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多局限于法律条文的原则规定,缺乏有效的宪法司法机制。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基础上,应当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弱势群体实行倾斜保护;深入开展法律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要建立起宏观层次的国家保障、中观层次的团体保障以及微观县次的自我保护的立体保护网络。  相似文献   

20.
弱势群体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在弱势群体的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健全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弱势群体保护的各项制度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职能,是改善我国弱势群体保护现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