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转型期社会的合法性表现出的特征不同于成熟定型社会的合法性。近代以来,东亚国家一直处于转型状态,这种转型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转型期东亚国家政治合法性有现代性和传统性相交织、层次性、结构性、多元性、阶段性、分裂性、民族性和外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对于理解东亚国家合法性的特殊性及其政治文明的特殊性是有帮助的,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进行政治文明建设也有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最突出的政治现象是农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其中在社会利益分化的情况下,农民自身正当利益受到损害;农民经济基础的薄弱;农民制度内参与的渠道缺失;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是引发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重要原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完善农民政治参与机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健全农民利益补偿机制,以使农民政治参与走上制度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人民内部矛盾是当前我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农村这个特定领域的反映,是在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滞后、农村经济发展趋缓、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缺陷错位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宏观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明显的转型期特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中广大人民群众于根本利益相一致基础上的诸多矛盾和冲突,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伴之而来的不仅有经济的增长、政治的民主、制度的完善与文化的嬗变,而且也将社会置于一个深刻的转型期,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和权力的转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十分独特的社会政治现象。对于转型期突发性群体事件频繁发生原因,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化解群体性事件,必须结合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发展,从现代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两个方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我国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进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加速转型期。社会转型加速一方面引起了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分化,另一方面促使各种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逐渐显现,由此引发的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大量出现,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缘于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制度机制与组织行为。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应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利益诉求机制、独立和公正的司法制度、科学化民主化的政府决策体制、科学合理的现场处理体系,大力加强干部考核任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中,转型期的改革涉及利益关系调整和思想是非纠纷,不可避免地造成基层社会矛盾冲突的增加或激化,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基层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研究转型期基层社会矛盾,健全化解矛盾的方法和措施,对于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保障社会良性运行和发展,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强大的、稳定的、能够有效吸纳、代表、综合各方面诉求和利益的政党制度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党制度在现代化发展中能够在扩大政治参与的同时调控政治参与的规模和速度;能够有效地代表各方面利益,培养公民对整个体系的认同和忠诚;对社会起到很好的整合作用;并有效地探索了合作型政党制度框架中政党之间的互相监督特别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研究四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区域结构理论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转型期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会危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土安全;全面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政治稳定是任何一个政治体系所追求的基本政治目标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和资源的重新分配使社会成员在利益结构分化的基础上构成了不同的阶层。阶层利益的分化对政治稳定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增强政治权威基础等对策来保持政治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社会转型期中国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了利益分化、阶级阶层分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及其分化和政治层面的腐化趋势,进而影响到政治稳定。保持政治稳定的现实路径,是要发挥中国政党制度政治稳定功能,努力构建各种促进政治稳定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和谐之路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利益分化加快,以致出现了不同阶层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迈向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3.
政治发展是现代化过程中积极的政治变迁,即国家公共权力配置社会利益的理念、制度、规则、程序等的积极变化。政治发展没有绝对权威的模式可遵循,也不应该把本国的政治发展局限于某个政治发展的模式之中。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中政治系统的有序性。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统一于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中国政治建设必须特别注意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的政治稳定机制促成了一定时期政治总体稳定的格局,确保了社会的有序性和可控性。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这种业已形成的传统政治稳定机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灵,从而影响社会的整体稳定态势,本文从利益结构的分化与重组,社会结构的变化与阶层分化,政治权威的弱化,多元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多个方面探讨传统政治稳定机制出现失灵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与组合,尤其是各种利益的分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有着双重影响。因此,在新的利益格局形成过程中,应积极构建系统的利益协调机制,以确保利益表达、利益竞争和利益实现的有序,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快速转型期引起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就是社会利益的分化,涉及到每个社会成员,经济主体和社会集团的切身利益,影响政治秩序的稳定性及其合法性存在。加强利益机制的构建对利益分化进行有效协调,才能保证政治秩序的良性发展。本文阐述了利益和政治秩序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利益分化对政治秩序的影响,指出构建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整合机制,以保证中国快速转型期政治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社会转型不断加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生成缘由表现在转型期环境的不确定性、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缺失、基层政府公信力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利益表达在政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益表达机制现状的分析,提出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随着社会转型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即"国家--中间层组织--市场"的三元架构.在改良原有体制内利益表达渠道的同时,要大力度培育社会中间层组织,起到利益表达的桥梁作用;同时要发挥党的基层组织这个庞大的社会资源,打造一个基层利益表达信息化网络平台,通畅利益表达渠道,实现"党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承诺.  相似文献   

19.
法治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应对转型期社会稳定面临的严峻形势,应当进一步发挥法治在调整人们行为中的权威作用,推动社会活动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拓宽转型期维护社会稳定的法治路径,应当以弱势群体发展权益的保障为基础,以清除各种形式的垄断和歧视为重心,建立科学化的法律干预手段,扩大制度中表达、传输意见和利益主张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多元,利益分化,民主党派利益整合功能凸现。本文简单梳理了政党和利益的关系,分析了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现实,探讨了民主党派利益整合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