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指的是香港青年对自身的"中国人"身份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和文化认同,以及由此而塑造并在与国家的互动中所不断强化的国民意识和国族观念。也就是作为香港人的自我的个体认同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与内地各省份以及整个国家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融入强化认同中国人身份的过程。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建构一直是香港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尤其是自1997年回归以来,如何在香港青年中构建明晰的国家认同,推动香港社会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国家和香港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港澳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前沿平台,其社会文化意义不亚于其经济意义。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为强化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增进香港本土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对祖国的认同都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程深刻揭示出青年聚集与湾区崛起之间互动关系的逻辑机理与重要价值。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最为活跃、高素质青年人口最为聚集的区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时代重大国家战略,对于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战略和国家构建的视角看,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发展具有一定复杂性,青年发展政策具备多元政策目标。一方面,需要统筹优越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对标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大湾区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在创新创业创造中成为担当湾区崛起、率先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世代;另一方面,通过促进港澳青年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了解和认同,融入国家建设大局和民族复兴大业。在中国特色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正逐渐完善的新时代条件下,将青年发展置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以顶层设计,实现大湾区城市群青年发展政策的整体性建构和精准化设计,将成为大湾区建设青年发展政策的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国际示范区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一直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并且在地区治理中切实践行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治构想。然而,受香港"本土主义"思潮的影响,个别港人因未能解决自身身份认同问题,主观认为"香港已成为一个民族、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由此产生了香港与内地间的误解与隔阂。起源自"香港城邦论"的"香港民族论"思潮,就是"本土主义"的极端呈现,其主要通过放大港人身份认同问题,妄言香港人已成为一个新民族,并大肆鼓吹港人"独立建国"。"香港民族论"思潮对"务实稳定"、"法治至上"、"尊重个人、多元包容"的香港核心价值观造成了极大消解和危害,从思想观念、国家主权和民族统一等各方面都突破了价值底线,不但产生了极大思想危害,更是对"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中国单一制国家制度的重大挑战。应对这一消解及其冲击,需要从思想引导、政治认同以及制度设计上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青年融合发展,为激发青年活力,构建人文湾区提供较多的机遇和条件。然而,三地因历史原因和体制不同,使青年的世界观、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香港青年对国家认同上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搭建粤港澳青年交流平台,加强思想融合,培养家国情怀;巩固文化内核,发挥榜样效应,形成湾区认同意识;激发湾区青年创新活力,深化合作,共谋湾区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9年中央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粤港澳大湾区计划初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与港澳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尤其在经贸合作领域,香港和广东的关系犹如“前店后厂”。与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实践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国两制”下的一次重大探索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有其特殊地位,粤港澳三地三种不同的关税区具有不同的制度和法律,应在维护“一国两制”的前提下探索三地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回归祖国20年来,深入持续推行国民教育和宪法基本法的宣传教育,爱国爱澳深入人心,谱写了令世人瞩目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澳门模式。特区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澳门居民的国民教育,澳门青年的国家认同意识较强是一大亮点。但随着澳门开始进入社会结构变化、社会关系调整、社会矛盾凸显的关键转型期,在区域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澳门青年的国民意识和政治认同也面临挑战,特区建制内有效沟通解决机制建设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未来澳门"一国两制"实践需要继续深入持久地在澳门青年中强化爱国爱澳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青年爱国爱澳力量的培养和扶持,与此同时,大力支持澳门青年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打造适合澳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7.
<正>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有利于推动港澳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战略意义。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世界四大湾区,既是全球发展最为繁荣的区域,也是青年最为聚集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看,湾区经济繁荣既有赖于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其实质就是实现港澳与内地的融合发展,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文章研究了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视野下统一战线研究的战略意义,粤港澳大湾区统一战线战略任务、工作范围和对象以及工作方针等基本理论问题,提出推动大湾区统一战线的实践发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背景下,以统战视域研究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问题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实证研究入手,力图通过解剖一所湾区所在城市的高校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平台上所做的努力,以粤港澳青年创业创新平台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等重点工作开展,进一步探索和分析科技创新、创业创新途径中对于港澳青年吸引和融入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加大政策导向,加强信息协同,以"同心"思想做好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在引领城市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政府之间合作还存在许多难题"。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个法律体系、四个核心城市"的发展格局,既是大湾区发展的特色,也是湾区城市合作的难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对这些难题进行分析。文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存在利益冲突、三地立法协调困难以及区域府际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导致粤港澳大湾区府际合作困难。  相似文献   

11.
国家认同的问题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核心问题。“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使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不断得到提升.港人对“一国两制”在香港实施的现实已基本接受,对香港未来发展的信心逐步增强:港人对特区政府的认同逐步增强,特区政府威信大幅提高;港人对中国和中央政府的认同逐步提升,国家观念有所增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香港同胞在国家认同方面仍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要进一步促进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必须加强香港同胞对“一国两制”的深层认同,做好人心回归工作,实现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湾区建设不仅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内涵,更能进一步加强内地和港澳的各类合作,不断为我国提供创新和发展.在警务执法合作方面,从传统跨境犯罪到现如今网络跨境犯罪,使得以往的警务执法合作机制在执行过程中难免遇到新的挑战.粤港澳大湾区需要进一步完善合作制度以有效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3.
人心回归是港澳回归的核心,受制于原有制度设置,香港青年难以共享国家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港澳与内地的合作不断深化,但与资金的自由流动相比,劳动力流动受限,加以港澳产业高度化后所能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有限,特别是青年群体面临生活压力与就业机会减少的双重压逼,原有缺乏交往的制度限制以及敌对势力的有意引导,不利于港澳地区的稳定以及人心回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就是融合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优势,以香港青年融入为先导,通过制度创新推进面向青年人的"普惠制",让香港青年全面参与国家建设,推进人心回归,实现港澳与国家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具有涵养中华民族意识和塑造国家政治认同的功能。香港回归祖国20多年来,部分香港青年在处理陆港关系时出现的失当行为和极端倾向,反映出他们中华民族意识离散、家国认同理念错位以及国民身份认同偏离等认同困境。背后则是香港青年政治文化心理诉求西化所带来强烈价值冲突的结果。通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增进政治团结和中华民族认同、培育历史责任情怀以增进利益交融与国民身份认同、厚植和谐文化理念以增进陆港两地命运共同体认同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香港青年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5.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较好地解决了青年群体的国家认同问题;以"六大长效机制"为代表的民生发展政策惠及青年,促进了青年在教育、就业等领域的发展;澳门社团社会、公共咨询制度和立法会选举制度则促进了澳门青年的社会参与水平。澳门青年发展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在新时代"一国两制"框架下全面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作的伟大创举,全面管治权将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全面管治权是大湾区建设的法治基石。大湾区建设是把维护中央对港澳全面管治权和保障港澳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的国家战略。其次,全面管治权是大湾区建设的法治动力。大湾区建设需要中央的全方位支持方能打破三地制度隔阂,促进生产要素的高速流动,形成统一市场。最后,全面管治权是大湾区建设的法治归宿。大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分离式宪制秩序向融合式宪制秩序的转变。唯有合作各方尊重中央对港澳的全面管治权,方能实现大湾区的深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从主权、政权、政体等三个维度分析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现状,明确提出,本土主义异化,自由、民主意识凌驾法治之上、民生问题的产生归咎内地以及不实舆论的蛊惑等内外因素影响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通过塑造香港青年爱国爱港的情怀、协同支持香港青年升学、创业、创新,增强香港青年对"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的认同,进一步提升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做好香港青年人心回归工作。  相似文献   

18.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港澳青年积极投身大湾区建设,在内地就业的港澳青年群体日益增多。基于实证调研资料,从港澳青年来内地就业原因、内地就业港澳青年群体特征、港澳青年就业特征等多个维度研究港澳青年就业现状。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面临就业发展维度,就业市场融入度有待提升;就业认知维度,就业保障制度认可度有待提升;情感归属维度,身份认证差异导致归属感有待提升等问题。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为促进港澳青年到内地就业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香港回归社会主义国家形态的创新张丽曼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这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形态的划时代创新。一、“一国两制”是国家形态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世界国家形态史上,无论是单一制国家还是...  相似文献   

20.
刘中民  曾卓 《外交评论》2023,(1):109-133+7-8
身份政治主要是民族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中某些基于特定身份认同的群体,围绕获得承认和相关权利而产生的政治主张、政治实践和政治关系。当前,身份政治在土耳其国内政治发展和对外关系中十分突出。总的来说,土耳其拥有多重相互联系的复杂身份认同,并在超国家、国家、次国家三个层面形成身份政治的矛盾困境。从超国家层面看,土耳其存在泛共同体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即泛奥斯曼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与土耳其民族主义的矛盾,使其时常陷入超国家认同的迷思,追求与民族国家身份不符的政治目标。在国家层面,土耳其长期受宗教与世俗、东方与西方两对矛盾认同的困扰,以世俗主义为立国之基的土耳其无法摆脱伊斯兰传统的掣肘,作为西方盟友的土耳其又难以彻底融入西方,始终面临向东还是向西的战略困境。从次国家层面看,土耳其国家认同与族裔认同之间存在矛盾,以库尔德民族主义为代表的少数族裔群体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斗争,甚至走向暴力恐怖主义,给土耳其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因冲突外溢而影响地区安全,阻碍土耳其入盟谈判和融入西方的进程。总之,多层次的身份认同相互交织、相互竞争,使土耳其的政治发展和对外战略面临深刻的身份政治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