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论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张阳升1993年3月14日,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和中央党校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讨论会。有关专家学者和一些新闻单位的同志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围绕中央党校哲学部韩庆祥博士新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而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塑造净化人的灵魂,促进社会主义“四有”合格公民的健康成长。其具体体现是:哲学社会科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能够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成长和完善具有巨大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价值.有助于人之健全、高尚人格的形成,可以用丰富多彩的社会科学知识充实人、造就人,可以为塑造净化人的灵魂创造有益的环境条件等。  相似文献   

3.
市场主体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思考崔自铎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向哲学提出了许多时代性课题,要求研究回答。其中有三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系统,其系统质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什...  相似文献   

4.
对人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仍然面临各种问题,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是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人.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本文阐述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人必须做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先进性与差异性的统一、社会塑造与个人自我塑造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人的建设秦小星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人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本身发展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无疑,探讨这一问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民事经济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很严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也引起了各级法院的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决定1999年为“执行年”,力争克服这个顽症.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不解决“执行难”问题,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就难以建立.为此,本文拟对“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作点分析和思考,以期尽早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有不同的研究角度,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思考,则离不开哲学的角度.众所周知,由竞争而产生效率,由法制来保持竞争的公平,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属性.通过这些属性的认识,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把握市场竞争的有序性与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问题.本文就是从哲学的角度,将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本质作为切入点来进行分析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9.
(七)一、自然塑造的人塑造着自然:实践把“存在”落实为“实在”。塑造论哲学一方面认为,人面对自然有着不断向着自然进行探索的过程;同时也认为,这是人不断延长自身而“使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现实部分”的发展过程。在自然塑造的人去塑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使“存在”落实为“实在”,把自在之物变成人为之物,这人为之物即是为人之物。这样,以塑造论哲学的观点来讲:由大自然对人的塑造中衍生出文化人类,这就把必然性积淀于人;文化人类在实践中塑造着自然,形成人类文化,这是一种目标在于主客体达到统一,从而使自然衍生的人在实…  相似文献   

10.
商逾  任洁 《工会论坛》2001,7(3):93-96
“人的解放”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人的解放和发展与人类生产形式的进步是人类统一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解放不可能脱离具体的人类生产形式。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生产实践历史上的一个必经阶段 ,与以往的自然经济相比 ,基于其自身的开放性、竞争性 ,大大促进了人的解放。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实现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从而为人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拓展了历史实践舞台。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若干人的问题韩庆祥与80年代人的问题研究相比,在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人的问题研究更加突出且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近年来,各报刊广泛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人的问题研究,这种研究越来越集中在一些热点和重点问...  相似文献   

12.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邓小平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同志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从多方面思考、探索,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若干经济现代化的理论问题。 第一、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  相似文献   

13.
要正确地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个性问题,必须突破具体科学的局限性,运用哲学的综合方法。马克思认为:科学分析人的个性,必须以人的现实存在为前提;个人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个人个性是以个人为主体的创造性活动表现出来的特异性;人的个性自由的实现要经历“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三个历史阶段,而人的自由个性的实现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关系体系为依托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个人的自由个性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导向,即要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又要认识到,现阶段的个人还不可能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人。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过程是与社会主义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浅议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和处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一直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学术界对此也颇有争论。本文在对“法律道德同一论”、“法律万能论”、“道德至上论”、“道德法律均衡论”等观点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辩证法律道德论”,相信会对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能力本位论──二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韩庆祥一、问题的提出在人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深层,有一种东西在操纵和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种东西,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权本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仅是打破传统的...  相似文献   

16.
自从人的意义被置换成人的“价值”问题以来,“价值”这一概念在各门社会学科里被广泛地使用,由此引发出“价值哲学”的讨论,并成为一时的热点。然而,如何从哲学的角度给“价值”以定义,多年来几乎是一个无以求解的难题,有多少种哲学观点,就有多少个价值定义,从中哪怕有一种定义能得到大家的稍许认同都很困难。究其根源,我想,恐怕要追问一下“无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尤其是经济学的“价值”概念能否直接被哲学所接受?“价值哲学”自身存在的理由何在?不少人在讨论价值问题时,引用得最多的据称是马克思在《评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众文化、消费文化逐渐取代了哲学等精英文化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 ,而哲学则不断被边缘化 ,社会生活日益疏远和冷落哲学。在社会层面 ,“哲学无用论”思潮泛滥 ,哲学甚至要为自己生存的合法性进行辩护。面对这种状况 ,哲学工作者产生了严重的失落感 ,他们感叹哲学的“贫困”。当代中国哲学何以陷入如此的困境 ,其根本出路何在?我国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本文将对讨论中的主要观点予以述评。一、当代中国哲学陷入困境的成因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哲学的生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哲学…  相似文献   

18.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人的问题始终占有核心的重要地位。康德的批判哲学以及实用人类学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人是什么”;费希特的知识学是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揭示;谢林的同一哲学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哲学虽然把绝对同一体或绝对精神作为统摄和支配整个自然和人类的更高力量,但实际上是把人的精神或理性提升到了“绝对”、“上帝”的高度,而且在这个异化的范围内仍给予人以重要地位;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由人本学和自然学两部分构成,他虽然强调了人对于自然的依赖性,但肯定在地位上、在道德即价值论意义上人高于自然。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入学”的角度,尤其是从人、自然、神(绝对精神)三者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重新梳理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必然要求重塑个体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新形象,人的价值观念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要讨论“人的价值”,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研究和回答“人何以有价值”的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要在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之中去找答案,只有理清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的关系,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关人的价值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1886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我国哲学界一直争论很大,提出了诸如“哲学的基本问题除了‘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外,是否还有其他深层次的隐性内涵”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批判和思考,在我们重新认识哲学基本问题中发挥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