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一例某医院使用非卫技人员从事医疗活动同时该非卫技人员又从事超出登记范围的诊疗活动案件引申出牵连违法这一“事数形态”,并结合该案例对牵连违法这一违法形态的特征.构成和处断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再审的基础,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或者有证据证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违反调解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法。纠正原审错误是再审的基本功能。因此,再审应当依据原审的审理范围进行,而不能超出原审范围进行裁判。  相似文献   

3.
法院不应受理违法登记结婚的“离婚”请求蔡志强人民法院能否受理违法登记结婚的“离婚”请求?由于我国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审判实践中往往是受理者为多。笔者认为,在我国,人民法院受理此类案件没有法律依据,并且实体处理上也存在许多矛盾。所谓违法登记结婚是指婚...  相似文献   

4.
褚志霞 《法制与社会》2010,(15):132-134
我国现行立法中对违法所得没有统一权威的界定,导致执法实践中很难操作和把握,甚至出现过罚不当的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违法所得立法现状和有关问题的分析,对违法所得立法模式进行初步构思,明确违法所得范围,以期对政府立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时事评点     
《法人》2006,(9):22-23
从9月份起,广州对超出国家税收免征税范围的教育劳务收入开始征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均须缴税。一时,对税务部门征税就是鼓励违法的言论不断。非法收入征税不是鼓励违法对非法所得课税,这绝不意味着非法收入合法。德国《税法通则》就有明确规定,“满足全部课税要素或部分课税要素的行为,不因其违反法律上的命令  相似文献   

6.
郭翔 《北方法学》2015,(4):120-126
由于2012年的《民事诉讼法》限制委托代理人范围的规定,导致超出该范围的委托成为"违法公民代理"。在否定委托行为法律效力时,基于委托代理制度的功能及程序安定要求等多种因素考虑,应当肯定后续诉讼行为的效力。为防止"违法公民代理"发生,应对判断委托代理人资格至关重要的"近亲属"标准予以明确化,并通过配套机制,促使相关人员配合法院完成对委托代理人资格的审查。  相似文献   

7.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再审的基础,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或者有证据证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违反调解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法。纠正原审错误是再审的基本功能。因此,再审应当依据原审的审理范围进行,而不能超出原审范围进行裁判。  相似文献   

8.
<正>在司法鉴定领域中,一些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比如违反鉴定程序规则和技术操作规范、超出登记业务范围开展鉴定活动,组织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仅2016年,全国查处司法鉴定违法违规问题230多件,注销132家鉴定机构,因资质不符合要求、相关考试不合格等原因注销上千鉴定人,有力规范了执业秩序,提升了行业整体的能力水平,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准入门槛存在的问题。当前,司法鉴定的行业管理还有些粗放,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房建设迅猛发展。但从目前对私房的管理中发现。一些单位和个人在私房上“做文章”,引起不少矛盾和纠纷,出现一些违法事件,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一、登记中的问题1、共有人被“漏登”(1)“无意”造成的。登记时,有些居民总认为登记是为了收费,对登记工作不支持,于是在申报时,家庭共有财产却只登记户主一人为房屋所有权人,加上一些登记人员工作不细致深入,仅凭建房时的执照或居民的口述进行登记。那么,房屋共有人就被遗漏了。(2)“恶意”造成的。有些居民与登记人员…  相似文献   

10.
违法建筑不能获得房产初始登记,购买人也因不能办理过户登记而无法获得法律认可的房产所有权.但违法建筑物买卖事实就在那里.那么,在违法建筑购买人死亡后,其继承人能否继承该违法建筑,以及继承人继承了该违法建筑的什么权利?进而,如果违法建筑被无权占有,继承人又是依据什么权利请求返还?对此,某法院的两审判决结果截然相反,值得学界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仔细拜读了《违法办理过户登记,房屋登记机构应担何责》一文,感觉到其中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不仅该案的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的判决值得商榷,而且作者的评析本身也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没收违法所得是指行政机关将行为人因违法而获取的经济利益收归国有的处罚方式。大部分现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但违法所得的内容和范围未明,以及明确认定标准的阙如,造成实践中没收违法所得的操作不易。没收违法所得通常处于附属地位,并未发挥立法者所预期的功效。在实务中,行政机关将违法所得的认定标准与违法所得定义混同,导致司法机关在实务中无法对违法所得的认定发挥应有功能,无法形成较为统一的裁判标准以实现类案类判。为回应上述现实困境,此次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重塑没收违法所得法条构造。因此,对违法所得的认定,应以“总额原则”作为认定基本原则,限于积极经济利益,应当扣除行为人已缴纳税费,且应进行合理推估。应当从行为前提、所得人、标的、违法所得范围、已实际退赔份额的排除和处罚效果等六个方面建构没收违法所得审查体系。  相似文献   

13.
买卖房屋要缴税,偷税漏税不交税都是违法的。不但要承担罚款、交滞纳金等行政责任,而且偷税达到一定程度构成偷税罪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同时因为我国实行的是房地产登记制度,登记是认定所有权的标准。不动产物权的设立、转移、变更以登记为准。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寿县人大常委会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投票日来临之前,对选区选民登记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并针对登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解答,确保选民登记的范围、步骤、原则等更加合法、规范,为换届选举的依法、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督查组要求乡镇选举委员会和选举工作组认真落实督查要求,切实做好“特殊选民”的登记核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行的是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主体相一致的原则,不能将两者绝对化或者对立化。有关权利凭证上记载的权利人若与实际权利人不一致时,应当以物权变动有无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为标准。登记错误未必不可以纠正,违法建筑本身也有不同的情况,有的应当在拆除范围,而有的则通过纠正、补办或有权部门的追认,并不影响其建筑物的合法性,故对不违反城市规划法等规定的房屋,仍应当按照合法性财产对待。  相似文献   

16.
高菲 《时代法学》2012,10(6):3-22
贸仲委上海分会、华南分会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贸促会成立的贸仲委的分会,不是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独立的涉外仲裁委员会;与《仲裁法》第10条规定国内新设仲裁委员会必须进行司法登记不同,《仲裁法》第七章确认并规定了中国贸促会设立涉外仲裁委员会和制定涉外仲裁规则的职权,但并未规定已设立近半个世纪的中国涉外仲裁委员会需要进行新设立司法登记,据此,两分会所进行的司法登记应予撤销或由登记部门撤回;两分会违法宣称为独立涉外仲裁委员会的行为因违法自始起无效,不得再受理贸仲委上海分会、华南分会仲裁条款案件,而应由贸仲委秘书局受理以维护当事人仲裁权利的正当行使。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许可、登记行为违法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许可、登记行为的违法实施会给公共利益、相对人或者第三人的利益造成不利影响,为将此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应根据不同的违法情形对各方利益加以权衡和比较,以公平地解决相关争议和纠纷。  相似文献   

18.
王敏 《中外法学》2023,(4):1100-1119
不动产登记争议的解决是一个久病难医的问题。基于“不动产登记是行政行为,行政争议应走行政诉讼”的普遍理解,不动产登记争议大量进入行政诉讼渠道。然而,行政诉讼无法实质性解决相关争议,新《行政诉讼法》所肯定的“行民一并审理”也近乎虚设。登记行为的性质和诉讼途径的选择需要反思。在《物权法》所确立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下,登记行为已褪去行政管制色彩,旨在公示公信。登记虽属广义上的行政行为,但不属于行政决定,传统行政决定的争议解决途径不再适合。实践中要求撤销不动产登记的争议实质均为物权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确权,再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解决。对不动产登记行为提起撤销诉讼是条错路,应当明确予以排除。登记行政诉讼仍有适用余地,但只适用于要求登记机关履行登记职责和赔偿违法登记造成的损失。行政争议的实质性解决要求厘清争议性质,合理适用诉讼类型,行政诉讼不是解决行政登记争议的“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19.
民事司法赔偿范围探微民事司法赔偿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时,给予受害人赔偿的一项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民事司法赔偿范围是极其有限的,即仅限于违法采取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和对判决、裁...  相似文献   

20.
离婚登记的法律性质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确认向准司法行为转化。离婚登记机关应当对申请离婚的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实质审查。如婚姻登记审查不当出现错误,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婚姻权,人民法院只能判决确认登记违法同时撤消财产分割和小孩抚养的协议,但是不能判决撤销离婚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