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超 《法制与社会》2010,(28):192-193
我国律师参与立法人数少,比重低;立法活动中“部门立法”普遍存在,因此,律师参与立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律师参与立法有利于打破部门利益界限、更好的维护人权、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法律的贯彻实施。律师可以通过参政议政形式参与立法和影响立法;可以接受委托起草法律草案;接受立法机关的委托了解社会对法律、法规、规章的评价,适时予以完善;通过宣传法律知识,解释法律问题影响立法。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我国立法实践来看,行政立法活动由弱变强,由少到多,逐渐在立法数量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使得行政立法在我国的立法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行政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广泛性、有效性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在论证行政立法中民众参与机制的必要性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政立法过程中民众参与机制的运行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措施和意见建议,使得本文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高的实践参考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法律是支撑法治运行的主体性力量,对我国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立法、执法环节的推动作用。公民参与立法能够表达与平衡多元化的利益,推动法律的民主化进程,提高法律的合法性;公民参与执法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实效性,增强法律的开放性及其自我修正机能。  相似文献   

4.
《政府法制》2012,(20):11-11
新时期的立法工作务应更加注重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积极回应公众、市场和社会的立法需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依法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既然法律是公意的载体,是国家为民众提供的“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5.
立法深宅为民众敞开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立法法>播下了"民意立法"的春种.2001年初<婚姻法>修改,草案公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收到数千件来信、来函、来电,上至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十三岁的中学生,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民众都亲身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6.
阿计 《中国律师》2004,(12):60-62
加强民主实效,推进公众立法1996年,一位法律工作者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尖锐地批评说:在我国,立法如同生产产品,法律由有关政府部门组织起草,绝大多数未经社会酝酿和民众的参与,而是按部门的模型“浇铸”出坯件,然后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检验合格”,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发出厂”。这封来信虽然不无偏激,却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公众远离立法、民意体现不足的现实。现代法治意义上的立法活动,应当是公意的汇集和提升过程,而立法民主化,正是保证立法质量的重要砝码。在我国近年来的立法实践中,开门立法的实验开始替代闭门立法的惯例,立法民主化逐…  相似文献   

7.
梁丽案引起的民众质疑会动摇民众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体现在权力中,也体现在权利中,权力和权利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民众的权利在权力保护下实现。加强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工作,有利于民众法律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11,(9):78-78
郑晓均在《光明日报》撰文认为,法律建设在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中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因为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首先是通过社会管理立法来进行,而最大的利益协调工具就是社会管理立法。因此,应当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管理法律建设的立足点,即要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方式、领域等问题法制化、  相似文献   

9.
前沿视点     
《法治与社会》2011,(9):78-79
完善社会管理法律建设的途径郑晓均在《光明日报》撰文认为,法律建设在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中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因为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首先是通过社会管理立法来进行,而最大的利益协调工具就是社会管理立法。因此,应当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管理法律建设的立足点,即要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方式、领域等问题法制化、制度  相似文献   

10.
立法的公众参与是立法民主化的要求和体现,在立法博弈过程中增加公众参与的程度能够让法律更加符合民意,从而提高立法的质量。本文即从分析公众参与立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入手,通过比较中外的立法公众参与制度,最终得出公众参与立法在我国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众参与是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环境保护立法中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没有形成一系列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利于公众全过程参与环境保护。要改变公众参与的原则性规定,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制度,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保证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规范当代中国的立法操作与执法方式是关键,这就要求法律制定者充分考虑社会习俗、民众主观情感和个人客观需求,通过运用古典自然法学的理念塑造自己的立法姿态和立法权成.而古典自然法思想一直所倡导和追求的理性观是人们对价值的追求从理想变成现实的强大动力,能够启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对指导当代中国的立法、法治建设以及提高民众的法律素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石东坡  余凡 《法治研究》2013,74(2):111-119
律师是法律共同体中职业代理特征鲜明的一类人员.在我国确立律师制度以来,律师参与立法作为其政治参与的重要环节,有着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努力。为此。立足“后体系时代”立法实践的重要转变,结合律师立法参与的需求与供给分析。可以明确作为表达者、设计者、评价者、批评反馈者,律师的立法参与对于促进我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立法的合宪性,都有着自身优势。因此,为进一步发挥律师的职业特点和法律思维.提升立法质量和成效,清晰界定立法参与中律师的角色、功能。疏浚律师立法参与的顺畅渠道,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在完善《立法法》、《律师法》中可以考量的必要选项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略论我国社会预警和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初步建立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本法、大量单行立法与之并存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但形式上仍需加强统一立法,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法》和《灾害救助和补偿法》等法律;内容方面应当重视程序制度建设,包括内部程序制度化和将民众参与纳入应对机制,扩展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方式在危机应对中的应用,建立灾害保险制度,完善灾害救助和补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伯尔曼的法律箴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完美的阐述了法律信仰的应然性和必要性.本文即从此出发分析了我国法律信仰的现状,从历史传统和现实中的法律现象两大视角透视我国民众缺乏法律信仰的主要原因,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公民的普法等多个角度,探寻培养我国民众法律信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的法律庞杂,而社会对于法律的需求量大,人民参与立法的热情高涨,在此种情形下的立法活动要求兼具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特征.立法活动的前瞻性、法学专业学科力量的参与是立法科学性的保证,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是立法民主化的保证,而立法听证制度是两者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参与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进行国内立法是我国参与联合国警察维和行动的基本要求。我国目前有关参与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的国内法依据极为不健全,既没有在相关法律中进行明确规,也没有参与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专门法律法规,现有的零星规定也存在诸多缺陷。笔者认为,为完善有关维和法律法规,必须对我国参与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展开专门立法。在立法模式上,由于我国军事维和已经进行了专门立法,因而可以借鉴军事维和立法模式,对我国参与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作统一立法,或者在人民警察法中单列参与民事警察维和章节。总之,通过对我国参与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的专门立法,不断促进我国参与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走上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提高我国参与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的效率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9.
环境知情权属于基本人权的范畴,是知情权的内容之一.它既是公众维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又是公众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必要条件.环境知情权是知情权在环境领域的细化,是公众表达环境利益诉求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比较国外环境知情权的相关立法,分析我国环境知情权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环境知情权完善的法律措施,从立法模式完善、政府责任明确、公众参与制度确立、企业责任明确、法律救济等方面提出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立法领域中,公众的参与越来越活跃,但由于传统习俗、社会政策等原因,我国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制度还有待于完善;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对我国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依据问题提出完善制度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