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曹英 《人民司法》2012,(2):27-32,1
两年前,《见与不见》小诗知者寥寥;2010年末贺岁影片《非诚勿扰2》热映后,喜欢《见与不见》的人迅速增多。片中深情演绎的这首小诗,令不少观众动情。由于有些人误以为这首诗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创作,因此有的人因为这首诗而疯狂地迷恋上了仓央嘉措,也有的人因为仓央嘉措的神秘光环而对这首诗青睐有加。仓央嘉措真的早在18世纪初就写出了这样一首文字简洁直白、读之朗朗上口的白话体诗歌吗?  相似文献   

2.
孙莹 《法律与生活》2011,(24):24-25
由于仓央嘉措的名气太大,很多人还是愿意相信《见与不见》是仓央嘉措的作品。相比而言,谈笑靖不过是一个喜欢写诗的普通女子。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3.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因为电影《非诚勿扰2》的热映,充满哲理和佛教意境的小诗《见与不见》被广为流传,它探讨了爱与生命两大主题,内敛而深情,使不少观众热泪盈眶。这首诗的作者一直被认为是17世纪著名诗人仓央嘉措,诗名曾为《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等。直到近  相似文献   

4.
原告甄先生于2004年初购得被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知识产权法》,该书是1998年9月第1版2003年5月重排本第13次印刷。随后,原告写了《(知识产权法)校订手记》(以下简称《校订手记》),指出了该书中37处错误,并告知被告。2004年8月17日,原告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对《校订手记》进行了作品登记。2005年2月,原告发现被告使用其《校订手记》改正了原书的错误后再次出版发行,改正后的图书是2003年7月第1版2003年10月第3次印刷。  相似文献   

5.
举证是民事诉讼过程中原告提出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所言真实、合理的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是,在审判实践中提供证据的责任会发生转移。例如:原告甲称乙于某时某地向其借钱500元,未打借条,但甲举证有丙在场可以作为人证。于是,举证责任从甲转移到乙身上,乙反驳甲说,在借钱三天后,已将500元归还甲,当时有丁在场作证,这样,举证责任又再度转移。刊登于《吉林日报》1998年10月9日,星期五第8版的《“还”字两意引发官司》一文称:“1997年…  相似文献   

6.
撤稿声明     
正《法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4期第293~297页张永志等发表的《Z系药物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一文,经查,与《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ogy》2013年第9期第155~162页Naren Gunja等的文章《The Clinical and Forensic Toxicology of Z-drugs》相似度较高。为维护本刊良好的学术环  相似文献   

7.
<正>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审查》(以下简称《论》)一文发表以后,夏桂英等同志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对此,笔者深表感谢,就此机会,对几个主要问题进一步谈些看法。一、《行政诉讼法》是否规定了原告资格审查制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诉讼法》第41条关于起诉条件的规定,尤其是第1款“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规定,就已经包  相似文献   

8.
读了贵刊1995年第10期刊登的魏家林、詹本庚律师的《一起购销合同纠纷诉讼程序问题探析》(以下简称《探析》)一文.有些不成熟的陋见,在此提出来与二位作者商榷。《探析》一文共有四点意见,对前两点笔者完全赞同,但对后两点(即第三、四点)觉得似有不妥。先说其中的第三电文章认为:“在诉讼中,原告制冷公司重新向被追加的被告虹桥酒楼直接主张权利,应视为在原诉的基础上增加了诉讼请求,其增加的诉讼请求依法不能并案审理。”这里“原告制冷公司重新向被追加的被告虹桥酒楼直接主张权利”应如何理解?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追加…  相似文献   

9.
[案情]原告:梁培宽被告:鲁微娜被告: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案由;侵犯著作权纠纷中国现代思想家梁漱溟于1988年逝世,其作品之著作权由其子梁培宽、梁培恕继承.1993年5月梁培宽在北京一书摊上发现了由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下称联合出版社)出版、编者署名“鲁薇娜”的《梁漱溟随想录》(下称《随想录》)一书.该书全部内容均取自梁漱溟先生的作品,其中大部分篇章取自梁漱溟先生所著的《朝话》一书.经查,该书的出版经过如下:联合出版社与中外名人研究中心编辑部(下称研究中心编辑部)于1992年4  相似文献   

10.
《政治与法律》1987年第1期刊出的董开军《企业经济联合体不都是法人》一文(以下简称董文),对一些同志所持的企业经济联合体应该具有法人资格一说发表了不同见解,并对各类经济联合体的法律地位作了有益的探讨。但该文同时又提出了合伙也是一种权利主体的主张,对此笔者以为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1.
网友回声     
《法律与生活》2009,(1):3-3
随着2008年最后一页日历的翻过,崭新的2009年到了。新的一年里,《法律与生活》特别推出“网友回声”版块。读者可以登录我们的博客或发邮件至flyshblog@163.com,留下您对杂志新一期文章的看法和感受。我们会原汁原味地将其记录下来,共同感受文字愉悦与力量,在这方天地,读者和网友是主人。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1月19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原告吴静怡(艺名:伊能静)起诉被告天津市报刊出版有限公司、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名誉权纠纷一案。原告吴静怡诉称:2013年8月15日,原告获知,在由第二被告主管、第一被告主办的杂志《卫视周刊》的封面及第32页、第33页分别用醒目标题,并配以大篇幅图片刊登了一篇名为《离异产生共鸣——潘粤明伊能静急重组家庭》的严重失实报道。被告在没  相似文献   

13.
原告于国颖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七五○一部队干部,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四○七医院(以下简称四○七医院)医务处护理部主任.于国颖在四○七医院工作期间,在领导的启发和支持下,于1985年经反复研析,将国外电子计算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有关方法,加以改革和创新,作为对护理工作量进行考核、管理的依据,并将此方法命名为“点值法”.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点值法”经试点后,1986年1月被该医院列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之一,正式付诸实施.此后,于国颖又撰写了《运用点值法计算护理工作量》的学术论文.并署名发表被收入《山东省护理管理学术论文汇编》一书中,1987年6月,《人民军医》杂志护理增刊又全文转载了该论文.同年10月,在海  相似文献   

14.
此风不可长     
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张子耕同志来信批评本刊今年第三期发表的《谈谈书记员怎样做记录》一文,指出有抄袭别人劳动成果的行为。经查对,基本属实。我们认为,这种抄袭行为是错误的,此风不可长,必须坚决反对。我们已转请该文署名的作者的所在组织,给予批评教育。对张子耕同志这种对刊物负责的精神,我们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5.
<正> 周汉华同志在《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审查》一文(见《中国法学》1991年第6期,下简称“周文”)中,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审查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引起了不同方面的反响。中国政法大学的夏桂英来稿,对作为“周文”论述基础的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审查的概念的界定表示异议。首先,行政诉讼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但诉讼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并不是所  相似文献   

16.
更正     
2008年本刊第1期第54页《呕心沥血铸辉煌——记潼关中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巨永辉》一文,第2段第24行"工世"应为"工艺";第5段第4行"作用"应为  相似文献   

17.
《法学》2009,(4)
3月下旬和4月上旬,读者陆续以信件、电话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本刊编辑部举报,称我刊2009年第2期发表的刘松山先生《人民法院的审判依据为什么不能是宪法》一文有大面积照抄2008年4月出版的、由他人主编、其本人参编的《宪法学》教材的情况。对这些举报,本刊编辑部十分重视,组织人手进行了仔细的核查。  相似文献   

18.
我院曾受理一起合同伪造案。其简要案情为 :某人承包了一局属工厂 ,双方签订了《经营合同》,后来 ,双方因《经营合同》的首页内容不一致产生纠纷 ,某局 (原告 )起诉了承包人 (被告 )。在法院调查取证中 ,双方各执一词 ,都说自己的合同是真的。为了弄清《经营合同》孰真孰假 ,法院送检并要求鉴定 :1 .双方《经营合同》各自的第1页与其余5页是否同机打印的 ?2.两份《经营合同》是否同机打印的 ?检验两份《经营合同》都是16开,宋体3号字 ,墨色黑色。一、借助XZB对比显微镜观察原告《经营合同》的第1页和第6页所见 :笔画是由细小…  相似文献   

19.
林几 《证据科学》2012,(4):500-513
林几(1897-1951)教授是我国现代法医学创始人,他开创了我国现代法医学研究、教育与检案之先河,并将其成果撰写成论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北平医刊》等杂志上。其中影响比较大的论文有《二十年来法医学之进步》、《最近法医学界鉴定法之进步》、《疑案鉴定实例》、《法医学史》等。鉴于这些文献极具史料价值,即使在今天法医学专业人员及法律专业人员进行研读,仍然大有裨益。然而,读者要想查阅这些文献的原文却并非易事。本次结合黄瑞亭先生的《法庭科学的真谛》一文发表之际,编辑部决定将林几教授1946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第32卷第6期,第244-266页)上的《二十年来法医学之进步》进行整理,以简体字的形式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有一种传统观点:当事人在一审民事诉讼程序中称为原告和被告,而在二审民事诉讼程序(上诉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其中上诉人是在一审程序中的原告或被告.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被上诉人是上诉人在一审程序中的对方当事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见统编教材《民事诉讼法教程》第356—357页)。笔者认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