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确监狱侦查管辖是做好监狱侦查工作的前提。监狱侦查管辖问题主要涉及监狱对又犯罪的管辖、监狱对漏罪案件的管辖以及监狱与其他侦查机关互涉案件的管辖。而监狱对又犯罪的管辖和漏罪案件的管辖法律规定的较原财,容易发生理解差异,有必要予以镕清;监狱与其他侦查机关互涉案件的管辖在司法实践中很混乱,有必要确立可行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贿赂案件能否运用诱惑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务中使用“诱惑侦查”的合理性问题,迫切需要理论论证。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构成我国贿赂案件中使用“诱惑侦查”的主要法律障碍,而“过于频繁使用”和“不当使用”这种手段,也会带来负作用。但不能以此否认诱惑手段在侦查贿赂案件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现阶段“相对合理”的做法是,“诱惑型诱惑侦查”应当禁止。对于犯罪暴露的贿赂案件,可以借用已经存在的机会来实施诱惑。同时,应严格诱惑侦查手段的审批权限。  相似文献   

3.
当前职务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隐蔽,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往往在实施犯罪后转移赃款赃物,订立攻守同盟,构筑牢固心理防线。面对这种情况,运用传统的“由供到证”的办案模式往往难以突破案件,只有转换思路,通过查获赃款赃物等手段获取犯罪证据,才能“由证到供”,最终突破案件。  相似文献   

4.
并案侦查是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将推断为同一犯罪主体的系列案件联系起来,实行合并侦查的一种侦查措施。作为一种实践性极强的侦查基本形式,并案侦查有主体同一性和案件系列性,情报集中性和对策运用针对性,组织活动协同性和侦查措施综合性等鲜明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浩  王民 《政府法制》2011,(23):38-39
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机关对犯罪处所及其遗留痕迹和其他物证所进行的勘验和调查。目的是发现、收取犯罪痕迹和其他物证,了解和研究罪犯实施犯罪的情况和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为侦查和审判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6.
何文雄 《法制与社会》2010,(35):182-183
本文从探索和把握贿赂犯罪的规律入手,谈了对贿赂犯罪侦查思路的看法,认为应掌握好侦查谋略,注意区别对待行贿人、受贿人,注重初查,拓宽案件突破口,综合运用各种技侦手段,做好贿赂案件的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杜鹃 《法庭内外》2021,(3):52-54
诱惑侦查是侦查人员或其安排的“特情”通过对侦查相对人使用诱惑手段,促使犯罪发生并当场破获犯罪的侦查手段。而其中“特情”是指侦查机关从社会人员中秘密选择用于协助侦查活动的特殊情报人员,与西方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所称的狭义上的“线人”近似,均用来指在警方的控制下为侦查活动提供线索或者协助警方开展侦查活动的公民。  相似文献   

8.
元静 《天津检察》2006,(6):48-49
当前,我国反贪案件的侦查模式基本上属于“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犯罪线索、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获取更充分信息后,再以嫌疑人口供为基础搜集其他的证据。如果收集的其他证据与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有所出人,就继续讯问。如此循环往复,整个反贪侦查程序基本上都是被动地围绕嫌疑人口供进行。这种“挤牙膏”的侦查模式极大地制约了反贪部门的侦查成本和效率。笔者认为,为适应反贪侦查的严峻形势,提高侦查效率,采用秘密侦查不失为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秘密侦查是指经过严格的批准程序,在严密的指挥和监控下,秘密使用跟踪、设伏、录音监听、摄像、伪装潜入等合法的手段,掌握侦查对象的动向,控制其活动,从而发现和揭露犯罪的一种侦查方法。秘密侦查对于反贪污贿赂案件的破获具有巨大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因其在侦查犯罪方面的准确、高效而备受侦查机关的青睐,但也因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而一直备受争议。本文指出从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法理层面来看,诱惑侦查是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的,但需要建立相关的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犯罪手段的不断翻新以及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的不断增强,使侦查手段也随之千变万化。经典型犯罪模式日益细化及新型犯罪模式层出不穷,比如洗钱、贩卖假币、组织卖淫、毒品走私等案件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不仅对社会安宁造成难以估量的潜在威胁,并且以其隐蔽性及新型反侦察手段,对传统的侦查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而诱惑侦查制度正是在此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被认可的为破获此类犯罪的有效措施之一,已普遍应用于世界及我国司法实践中。本文正是通过对这一制度优缺点的分析,希冀对形势程序中的诱惑侦查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赵园 《法制与社会》2012,(13):119-1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票据诈骗犯罪所采取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隐蔽,反侦察能力越来越强,对于侦查机关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票据诈骗犯罪案件的侦查应从票据诈骗案件的特点、票据类型以及票据流程入手展开调查取证。  相似文献   

12.
论诱惑侦查的程序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敏 《犯罪研究》2003,(6):8-12
诱惑侦查是破获犯罪和控制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容易诱发本无犯意的公民犯罪,成为制造犯罪的工具。为了在控制犯罪的同时确保司法的纯洁性,有必要将诱惑侦查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明确诱惑侦查的启动条件、审批机关、运作程序、监督方案以及法律效力,对诱惑侦查的启动、运作以及后果从程序上近行控制,确保诱惑侦查的合法、优化运作。  相似文献   

13.
姜良彩  李帅 《法制与社会》2012,(35):117-11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务犯罪越来越趋于复杂化、智能化、隐蔽化,职务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也日趋增强,修改后的刑诉法关于"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定对"一支笔、一张嘴、两条腿"的传统侦查手段和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提出了挑战,突破难、调证难、固证难成为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现今反贪部门尤其是基层院反贪部门侦查设备落后,侦查信息化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查办职务犯罪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完善反贪部门侦查装备,不断提高反贪侦查信息化水平,有效运用侦查技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犯罪手段也在日益的科技化,给侦查案件,打击犯罪带来诸多挑战,这就使得侦查机关不得不在侦查过程中运用一些科学技术手段,增强侦查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秘密侦查,也被称为技术侦察,秘密监听就是这类侦查措施之一。秘密监听是指刑事侦查机关在未经当事人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安装窃听器听取当事人通话内容进而从中获得犯罪证据的一项侦查措施。秘密监听措施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侦查机关的取证能力,提高了侦查机关的破案率。  相似文献   

15.
马卫民 《法制与社会》2010,(29):146-147
侦查程序是侦查机关(主要是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至起诉前,按照一定的程式、步骤和顺序,履行法定的手续为收集犯罪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确定是否起诉的准备程序。本文指出虽然侦查程序在当前司法实践中正不断完善,但仍存在着不注重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在侦查程序中的权利,检察机关监督手段和权力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同 《犯罪研究》2011,(3):81-8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网络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尤其是网络赌博犯罪日渐猖獗。由于网络赌博犯罪具有空间跨度大、犯罪成本低、隐蔽性强和赌资流动性大等特点,这对侦查机关提出了挑战。笔者从网络赌博犯罪的特点入手、在分析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模式。基于此模式,侦查人员通过相关性、功能性和时间性等三方面的调查分析,进行网络赌博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监听在反恐情报收集中的广泛采用,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侦查机关的侦查手段,有利于打击和惩罚恐怖犯罪;但是另一方面也导致国家刑事侦查权力的膨胀和扩张,从而对普通公民的权利形成更大的威胁。面对这种境况,必然要求在侦查的必要性与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之间寻求调谐。  相似文献   

18.
贿赂犯罪作为最常见的职务犯罪类型,犯罪行为的隐蔽化、智能化、复杂化趋势日益凸显,侦查与反侦查的较量愈加激烈。本文指出传统侦查手段在查办案件时陷入多重困境,特殊侦查措施对侦办贿赂犯罪案件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秘密侦查,是指为了对付危害大且侦破难度高的某些特殊犯罪,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侦查机关针对特定案件的侦查对象,暗中收集犯罪证据和情报,以揭露和证实犯罪的一种具有隐蔽性和强制性的侦查措施。由于秘密侦查的秘密性和强制性,天然地潜在着易侵权性,也正因为这一点,秘密侦查遭到了许多人的责难与非议,认为其使用是不正当的。秘密侦查的使用虽然存在着瑕疵,但也并不如有些人所说其使用是非正当的。因此,总结当前人们对秘密侦查使用正当性的各种质疑,针对质疑作出相应的回应,分析、阐述秘密侦查使用的正当性,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侦查启动程序属于程序型启动模式和对事模式(部分案件是对人模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的弊端,不利于侦查机关及时进行侦查,查获犯罪证据,查清案件事实。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并立足于我国的实践,针对我国立案程序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