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司法》2013,(3):F0002-F0002
上海市女劳动教养管理(女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上海女所)是上海唯一收容女性劳动教养人员、强制隔离成毒人员的场所,全所占地115亩,全所女民警占民警总数的94%。  相似文献   

2.
《禁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劳教戒毒完成了其特殊使命而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凭借着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起来的民警队伍、戒毒模式、管理教育、场所设施等底蕴与优势,司法行政机关积极主动承担起强制隔离戒毒这一新的使命与责任。然而,由劳教戒毒到强制隔离戒毒(仅指司法行政系统)的体制转型,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人员过渡、名称更换而已,个中蕴含的立法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3,(2):F0003-F0003
天堂河强戒所秉承“人本、阳光、科学”的理念,以维护场所安全稳定为基础,以提高戒毒矫治质量为中心,以强化民警队伍建设为根本,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强基础,建机制促长效,为提高强制隔离戒毒成效、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医疗模式与管理模式的统一性按照"首要标准"的要求,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场所")对戒毒人员的工作围绕着"戒毒矫治"这个中心来开展。管理民警和专职医师、心理医生与戒毒人员之间是教育矫治、康复治疗的关系。(一)共同作用戒毒治疗。管理模式与医疗模式是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共存、发展、关联、作用于场所戒毒治疗的工作中。场所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梦 《法制与社会》2014,(10):56-57
强制隔离戒毒作为一种行政强制手段,伴随着《禁毒法》公布已经实施了近六年,随着法治社会的进步,这类特殊人群的权益保障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的研究强戒人员权益保障问题,本文通过资料查找、座谈、问卷等一系列调查,以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强戒人员和部分民警为样本,对目前戒毒所内强戒人员权益保障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从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完善和执法监督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需求性教育模式的科学内涵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需求性教育模式,是指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科学合理分析、预测、掌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学员”)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与要求,以学员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目标,开展的有针对性教育矫治模式。基本内涵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针对学员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解决学员的学习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晋中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坐落于榆次区新付村,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该所占地面积11亩,总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有绿化带1000余平方米,主楼内分别设置三个病区和办公区,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多功能活动室、心理矫治室等。生活配套设施有餐厅、淋浴房、操场等。现有在编民警13人,设所长一名、政委一名、副所长两名。  相似文献   

8.
徐颖 《犯罪研究》2012,(4):40-46
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生效后,我国形成了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全新戒毒体系,从法理精神和司法体制改革方向上来说不愧为一大进步,更加有利于对执法权主体的监督,但由于这种监督多半是作用于实施决定权的主体,且当前强制隔离戒毒执行工作执法监督方面的立法缺失和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强制隔离戒毒执行工作的方法模式尚处于初级阶段,实际运作中,对强制隔离戒毒执行主体的执法监督存在着从立法层面到实施层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强制隔离戒毒所作为省司法厅劳教局(戒毒局)直属管辖的强制隔离戒毒单位,自2000年建所以来,十年间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帮助下,在所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工作,落实“教育、感化、挽救”宗旨,创造了十年无“四防”事故、十年无上访事件、十年无干警违纪、十年无所内吸扎毒案件的安全稳定成绩。我们的体会是完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安全稳定机制建设,对于提升场所安全稳定工作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整体水平,维护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促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了强制隔离戒毒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但是对执行机关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这就使在执行上产生了分歧,成为一时讨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公安机关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不足和戒毒劳教所执行优势的基础上,探讨得出强制隔离戒毒由戒毒劳教所执行比较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法治纵横》2014,(14):59-59
6月17日,乌鲁木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邀请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员、民族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姜勇教授为全所民警做《“三股势力”的主要表现及其现实危害》专题讲座,讲座持续三个半小时,在家的所党委成员全部到场聆听。专题讲座很好地为参会人员进一步理清了对新疆民族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模糊看法,增强了党员干部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加深了民警职工对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活动的认识,增强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的规定,全国许多劳教场所已陆续增挂了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牌子,部分省、自治区、市劳教局也增挂了戒毒管理局的牌子。这就意味着劳教机关已增加并履行新的职能。从2008年开始,各地积极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大力推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形成了良好开局,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一以贯之紧抓不舍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山西省董村强制隔离戒毒所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民警职工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亮剑工程来抓,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坚持做到“六个注重”,促成了全所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一、“363”戒毒模式的提出 2011年6月,山东省第二女子劳教所加挂强制隔离戒毒所牌子,山东省第二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正式开始运作,8月份开始收治强戒人员,2011年12月,根据省厅、省局部署,成为山东省女性强戒人员专管所。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落实“首要标准”,检验戒毒工作成效,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和戒毒工作水平,更有效地探索教育矫治戒毒人员的新方法新途径,2012年,我们在全省劳教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组织开展了“十百千”强制隔离戒毒解戒人员跟踪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14,(4):95-96
近期,上海市戒毒管理局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遵循戒毒规律,探索戒治方法,形成“两个三分、六大手段、一个平台”的“2361”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模式,推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机制再造。  相似文献   

17.
张泽涛  崔凯 《法律科学》2012,(4):181-1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废除了传统的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重新确立了由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等三种新的戒毒措施构成的强制性戒毒体系。该法近五年的运作实践表明,这三种戒毒措施的实施效果违背了立法者的初衷,“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模式所造成的弊端也逐渐开始显现。我国应该明确“社区为主、隔离为辅”的强制性戒毒措施体系,同时对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进行制度性完善。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6月我国《禁毒法》实施后,劳教场所挂牌或积极新建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成为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主战场,再一次承担了戒毒工作的使命,同时也使劳教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两年多的工作情况来看,是艰辛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这其中与《禁毒法》的立法缺陷和出台相关配套法规严重滞后有较大关联,本文着重谈谈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收治范围。  相似文献   

19.
正循证矫治在国外已有多年发展历史,目前也被引入我国的监狱、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领域,是司法部近年来正在推广的新型矫治模式。充分理解循证矫治的内涵,并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进行实践和探索,是完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提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一、循证矫治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循证矫治,可以表述为:  相似文献   

20.
实现戒毒人员从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到社区康复的顺利过渡,对巩固阶段性戒毒成果,系统推进生理康复、心理康复和社会康复有着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为了给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衔接工作提供支持,课题组自拟问卷,随机抽取524名浙江省本省籍、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满一年、不久将进入社区康复的戒毒人员,开展戒毒人员的社区康复态度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衔接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