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抗拒审讯的心理基础是其构造的心理平衡。要取得讯问的圆满成功,就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施加持续压力和心理刺激,打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平衡。讯问中打破犯罪嫌疑人心理平衡的策略主要有使用证据策略、情感沟通策略、影响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讯问犯罪嫌疑人笔录属言词证据的一种,它是我国各级侦查机关为查明案件事实,在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所制作的讯问情况的文字记录。目前,讯问犯罪嫌疑人笔录无论在法定形式上,还是在具体制作上,都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在新的庭审方式下,这些罅隙极易成为被告人当庭翻供的口实。所以,依法制作讯问犯罪嫌疑人笔录显得尤为重要。一、讯问笔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侦查机关制作讯问犯罪嫌疑人笔录,还囿于以前制作讯问被告人笔录的一套程序和方法,有许多不够严密和不尽合法之处,与修改后的刑诉法对证据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宁岩 《天津检察》2009,(6):40-41
侦查审讯谋略,是侦查谋略中的特定类型之一,发生在侦查程序中的讯问阶段,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双方手段战和心理战。审讯需要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攻心斗智,利用调查材料和政策教育与犯罪嫌疑人短兵相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达,贪污犯罪在形式上和手段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讯问犯罪嫌疑人与询问证人是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人们都具有趋利避害的思想,因此犯罪嫌疑人一般都不会主动、自发地供认自己的罪行,知情人也一般不会作出不利于自己或承认自己有错的证言。要取得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供述和知情人的真实证言,就需要侦查人员在讯(询)问中使用一些心理学策略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欺骗",一般是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1]侦查讯问中的欺骗一般指欺骗策略的运用,即通过编造虚假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式进行讯问以获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在被羁押的环境中,其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是保护自身安全,在这种需要的激发下,形成逃避惩罚或减轻处罚的动机,在讯问中拒供或谎供。[2]这就要求讯问人员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与策略,使犯罪嫌疑人克服供述的心理阻碍形成供述动机,并在此动机下进行如实供述。这些方法与策略包括:说服教育、情感感化、出示证据、心理限制等,欺骗策略也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讯问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就案件事实和与之相关的问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一项侦查活动,是每个案件必经的诉讼程序。首次讯问是侦查工作由秘密转向公开的开始,是第一次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较量,其讯问效果对于掌握侦查的主动权、突破全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办案的一些体会,就如何把握首次讯问的时机、营造首次讯问氛围、首次讯问的基本策略等进行粗浅探讨。一、把握首次讯问时机  1.从程序上把握首次讯问的时间  首次讯问一般在立案之后进行,这样可以利用立案后刑诉法赋予的侦查手段进一步收集、固定证据,待有相…  相似文献   

7.
李立坤 《政法学刊》2001,18(6):55-58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第一次讯问,在侦查讯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确确定第一次讯问的目标和任务,可使讯问工作及以后的侦查工作少走或不走弯路。侦查人员在第一次讯问中,要认真研究案件材料,牢牢掌握讯问的主动权;深入调查、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以便在讯问中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心理对策;制定第一次讯问计划,使第一次讯问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根据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讯问中的不同表现实施相应的对策;对不同到案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  相似文献   

8.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必经程序和调查核实证据的核心环节,较之侦查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办案人员应当认识到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价值,对其慎重对待,为之做好充分准备,针对不同的案情、不同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和讯问方法,在讯问时规范讯问语言、恰到好处地控制表情、将说服教育贯穿于讯问过程的始终。同时注重讯问内容的全面、正确看待犯罪嫌疑人翻供以及如实制作讯问笔录,以期全面掌握案情、履行侦查监督职能,从而提高讯问的有效性,为法庭指控犯罪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9.
侦查讯问工作是一项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问进行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讯问语言具有直接对抗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是建立与犯罪嫌疑人心理联系的基础.在具体的讯问活动中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类型的讯问语言并注意讯问语言着重强调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韩笑 《法制与社会》2013,(35):131-131,133
审查起诉阶段作为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一环,前可连接侦查阶段的终结,后可衔接审判程序的启动,在整个案件进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是该程序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论述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原因,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策略以及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注意事项,以求对检察官在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起到部分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审讯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面对面的心理战,只有掌握犯罪嫌疑人被讯问时的心理变化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促进犯罪嫌疑人的思想转变,从而在审讯中掌握主动权。而犯罪嫌疑人内心思想的变化,一定在外表有所反映,因此,通过观察犯罪嫌疑人神态变化而掌握其内心真实想法对审讯策略的及时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是一个必经的程序,也是审查复核犯罪事实、发现问题和预测庭审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好本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工作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拟从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特点出发,探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策略运用问题,以期对我们公诉工作有所裨益,实现共同提高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讯问中制定策略需要严格的针对性,就是要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弱点展开,策略才能见效;那么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弱点就成了制定讯问策略首先需要解决的课题。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气质、性格和情绪的研究而找出其心理弱点,可以帮助讯问人员制定科学的讯问策略。  相似文献   

14.
所谓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依法定程序,以言词方式就案件事实和与之有关的问题查问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活动。多年来,讯问犯罪嫌疑人一直是审查批捕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目前社会治安环境和执法情况来看,检察机关办理审查批捕案件仍有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必要性。 一、审查批捕阶段可以讯问犯罪 嫌疑人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必经程序和调查核实证据的核心环节,较之侦查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办案人员应当认识到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价值,对其慎重对待,为之做好充分准备,针对不同的案情、不同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和讯问方法,在讯问时规范讯问语言、恰到好处地控制表情、将说服教育贯穿于讯问过程的始终,同时注重讯问内容的全面、正确看待犯罪嫌疑人翻供以及如实制作讯问笔录,以期全面掌握案情、履行侦查监督职能,从而提高讯问的有效性,为法庭指控犯罪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6.
遵循合法性和"不致使社会感到惊讶"标准的许诺讯问策略是抓住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需求,使犹豫不决的犯罪嫌疑人看到从宽从轻处罚的希望,引导其在了解法律精神的基础上做出如实的供述。由于许诺没有强烈的心理强迫,不会造成无辜者产生虚假的认罪供述,是一种获得认可的讯问方法。及时抓住嫌疑人的心态和表现,加强许诺和其他讯问方法的结合运用能够取得有效的讯问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讯问活动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实流从诉讼角度来看,一般认为,讯问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同方式就案件事实和与之有关的问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F统称为被讯问人)进行审讯的侦查活动,是直接取得被讯问人供述和辩解的一种必要的方法,是每个案件必经的诉讼程序。但是如果从讯问活动的艰巨性、复杂性着眼,特别是从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充分运用讯问谋略的实践来看,把讯问视作言词方式又不免失之片面。因而不少人对讯问及其谋略运用进行了大量探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讯问是一场尖锐复杂的面对面的斗争,讯问人要…  相似文献   

18.
郭民 《刑事技术》2008,(5):67-69
在讯问工作中,讯问笔录正面临诸多挑战,如,法官不能通过讯问笔录完全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态度,犯罪嫌疑人翻供的案例日益增多,更有犯罪嫌疑人借口讯问人员对其刑讯逼供,以干扰办案和法庭审判。  相似文献   

19.
职务犯罪的特点是犯罪嫌疑人学历高、作案手段隐蔽.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适时把握正确的讯问方式,制定正确的讯问策略会对成功侦破案件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从职务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犯罪嫌疑人在面对讯问活动时的心理特征,最后简要提出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审讯,在刑事诉讼法中称“讯问犯罪嫌疑人”,包括在侦查阶段由侦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讯问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人员依法进行的讯问,以及法庭审判中的讯问。本文仅就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由侦查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所运用的策略展开讨论。故本文所称侦查阶段的审讯,是指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为查明案件事实,证实犯罪,由侦查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质证和调查的一种侦查活动。(以下简称“审讯”)一、审讯在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审讯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同时又是法律实体上一项重要的侦查活动。在侦查阶段,刑事诉讼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