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文字形式,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用以巩固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阶级压迫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所谓犯罪,就是统治阶级以法律规定的,危害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而应处以刑罚的行为.犯罪并不是历来就有的、永恒存在的社会现象.犯罪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私有制的确立,社会划分为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持其统治地位,总是以国家的名义,把一切危害其阶级利益的行为宣布为犯罪,并以严厉的刑罚方法予以处罚.可见,犯罪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犯罪概念是刑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无论对剥削者国家刑法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刑  相似文献   

3.
一、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法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的实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评析资产阶级的观念形态时指出:“……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列宁在回答法律是什么时说:“法律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表  相似文献   

4.
“法”这个问题,一般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但在法学著作和日常用语中,有时也把法律(广义的)称为法。法与国家有密切的联系。它和国家一样是随着私有制、阶级的形成,由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作为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而出现的,通常以法律、法令、条例、决议、指示等规范性文件和国家认可的判例、习惯等表现出来,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对法的制定和实施都十分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史上,历代统治阶级无不重视法律对维护自己统治的巨大作用.为了实现阶级统治的目的,他们都进行了大量的法律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直没有间断过.早在奴隶制社会,法律宣传活动就已经开展起来了.只是由于那时在奴隶主专制统治下,成文的法律很少,而且绝大部分都由统治者内部掌握,因而法律的广泛宣传就不为统治者所重视.但法律的一些宣传活动,在统治阶级内部肯定还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法的本质问题是法律科学的核心问题,"统治阶级意志是法的本质"长期成为我们法学教育中一个基本的概念被传承着。但是本文认为,并非一切有阶级的社会就是阶级对立的社会,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并非全然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统治阶级意志论"也并不能涵盖当今一切社会形态的法的本质。据此提出,"一定阶级意志"为法的本质更为周延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陈娟 《法制与社会》2011,(25):268-268
法律的本质揭示了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一事实,法的价值则回答了统治阶级应当以什么样的终极追求来平衡阶级关系,制定为人所认可的法律。马克思法本质观下法律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缺失了其能够被信仰的基因,从法的价值出发重构马克思法哲学视野下的法律信仰对法制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刑法?     
刑法就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根据本阶级意志,规定某些危害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行为为犯罪,并用刑罚力法给以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是法律的一个部门,它和其他法律一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国家的形成而出现的,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先后出现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四种类型的刑法。  相似文献   

9.
《法学》1983,(6)
一、什么是法?怎样理解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1.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用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保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2.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所有的统治阶级意志都是法。统治阶级意志不仅反映在法中,也反映在社会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所以,只有理解到法是被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搞活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生活的多种需要,国家大力恢复和发展了城镇个体工商业,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将初步探讨城镇个体工商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问题,目的在于明确城镇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应有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明确合法与违法经营的基本界限,以促进对城镇个体工商业保护和监督的立法工作。一、城镇个体工商业劳动者法律地位产生的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而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该阶级生存的物质条件亦即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把  相似文献   

11.
一、精神病人的犯罪学说分析产生犯罪行为的根源,总的说来,由于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生.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通过法律把一切危害本阶级利益和秩序的行为宣布为犯罪.但是,精神病人在其造成对他人或社会的危害结果时,其动机和目的并不同于一般的罪犯,也不是因阶级社会的产生而才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法医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发展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内部,也逐渐形成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当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时,就要组成统治机关——政府,并制定法律。刑事案件中最难审清的是冤狱,冤狱中判处最重的是死刑,判处死刑的根据在于案情,搞清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法律与政策关系上,传统的观念是认为二者有主从之分,是政策决定法律,法律从属于政策,因而在实践中出现重政策轻法律,以政策代法律的现象,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应该说,法律和统治阶级的政策历来是实现阶级统治的两个重要工具。在社会主义国家,政策和法律都是人民意志的体现,都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它们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同步发展,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代替不了谁。  相似文献   

14.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宪法则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阶级(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为确立有利于阶级统治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意志体现.宪政运动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独裁制度过程中形成,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立宪思想则是宪政运动中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目标,是各种政治力量为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展开激烈斗争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正>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光辉著作中指出:“犯罪一一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79页)马克思关于犯罪的精辟论述,彻底摆脱了旧法学的桎梏,实现了刑法理论的根本变革。首先,马克思给犯罪概括的这个科学概念,深刻揭露了犯罪的阶级本质。什么是犯罪?犯罪是一种“反对统治关系”的行为。所谓“统治关系”,是指一种阶级压迫关系,即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而建立或者认可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表现,它是维护统治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一种社会状态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义务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法的继承性问题,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下列原理为根本出发点:法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而它对经济基础又有相对的独立性.马克思主义关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教导我们,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该社会的统治阶级服务.斯大林同志曾指出:"只要上层建筑拒绝履行它替基础服务的作用,只要上层建筑从积极保卫自己基础的立场走到对自己基础漠不关心的立场,走到对各个阶级同等看待的立场,它就会丧失自己的本质,并终止其为上层建筑."法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表现上层  相似文献   

17.
(一)法律和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在本质上、作用上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的经济基础,为同一经济基础服务。但二者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方式及对经济基础的依存关系等方面,又各有不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用法律形式规定人们必须做的和禁止做的,从而形成调整人与人之间各种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观点等等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一定的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要通过教育活动,将本阶级的思想灌输给人们或下一代。  相似文献   

19.
<正> 我认为,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探讨,要明确两个问题:其一是经济法产生于何时;其二是产生经济法是否存在一种新的典型意义的社会关系。对第一个问题,法学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随着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其理由是,阶级和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即现存的所有制关系要用法律手段来加以保护、促进和巩固。这种保护、  相似文献   

20.
<正> 资产阶级国家议会(有些国家称作国会)的组织形式,虽有这样那样的不同,但它们都共同地把立法作为重要的职权之一。如所周知,法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的重要工具,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在阶级社会中,法只能表现统治阶级意志;事实上,也只有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才有可能运用国家权力把自己意志变为国家意志。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