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家安全观在一定阶段忽视了海权,造成中国对海洋利益的保护薄弱。东盟组织虽然力量弱小,但对维护亚太稳定、中国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南海海域。在维护地区稳定方面,中国与东盟有着共同目的,因而在安全方面两者存在合作可能。东盟所处海域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航道,对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面对美、日、俄及印度在亚太的争夺,中国与东盟在安全上进行合作不无可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安全合作主要存在能源产品出口限制、能源运输安全威胁.南海争端国际化等问题,应当注重联合国、WTO、CAFTA、ECT、NAFTA等国际组织和条约在保障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佳 《法制与社会》2013,(1):167-168
东盟十个成员组织国中,除老挝外,其余国家均为临水国家,由此可见其对水资源有着严重的依赖性。而九个临水国家中,往往共享着一条或是几条公共水域,水资源的安全问题对于东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水资源安全合作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显的尤为的突出。  相似文献   

4.
朴敬钦 《法制与经济》2013,(5):46-47,49
中国刑法中危害国家安全罪,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改革开放等因素的影响,在刑法体系、犯罪构成上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是由反革命罪发展而来的,不但取决于一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且也是这些因素在法律上的反映。现行刑法将危害国家安全罪定为对国家安全威胁最严重的一类犯罪,表明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笔者认为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条文有扩张解释与过分处罚的问题。在运用刑法手段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同时,要遵循罪行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及人道主义原则,努力使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文化安全是当前非传统文化安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子域,文化对国家政治稳定的影响更加凸显。同时,国内各种思想的涤荡,"文化霸权主义"和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文化安全构成了威胁和挑战。为此,我国需要维护自身文化安全,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机制,形成文化认同,实行积极防御的文化战略,建立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与相应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和交往关系的日益密切和便捷,跨国犯罪问题也日趋突出。区域内的刑事司法协助机制的建立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区域内的刑事司法协助机制应包括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双边机制和区域集团的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两个方面的问题上进行司法协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意义,提出通过主导文化占领学校文化阵地、增添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东盟元素,坚持中华文化走进东盟等途径构建具有东盟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论宪政模式选择中的本土文化传统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民主宪政制度的发展和宪政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宪政模式的选择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而在这个问题上,本土文化传统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西方国家与近代中国宪政的发展历史证明,本土固有的文化传统及其特异性,直接决定了宪政发生与发展的道路,以及宪政模式的基本特征。因此中国要选择符合自己国情的宪政模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宪政制度,首先必须对本土文化传统因素及其影响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2001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宣布在未来十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4日,在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4年起,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随着我国与东盟各国经济贸易的活跃,影响交流与合作的各种纠纷和冲突必然出现、增多,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当,都会极大地影响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成为国际交往和贸易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流与合作给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提出的各种新挑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一国而言,  相似文献   

10.
非传统安全种类繁多、影响各不相同,其在当代威胁着国家与民族的独立与安全,而其中文化安全又是对于个人与民族而言影响深远的关乎价值观选择的重大方面,因此讨论如何在非传统安全背景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以应对文化问题危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针对非传统安全的内容与特点、文化安全的特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浅论国家与个人应该秉有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营造文化安全的良好环境、保持文化自信与独立性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公安部部长王小洪9月22日在京以视频形式出席第9届中国—东盟(10+1)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并作主旨发言。王小洪表示,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作出战略指引,也为中国东盟执法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发表20年以来。  相似文献   

12.
《政法学刊》2018,(3):76-82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之根本,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侮辱国歌的行为,不仅危害社会公共秩序,还危及国家主权和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安全主导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凝聚民族力量,与政治安全关系逐渐紧密。非传统安全因素逐渐取代传统安全因素威胁国家安全,在此背景下,为满足当前国家安全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刑法修正案(十)》增设侮辱国歌罪,既惩治了侮辱国歌的犯罪行为,又维护了国歌奏唱、使用的严肃性和国家尊严。在填补刑法空白的基础上,有效地与《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衔接,确保了民族的优良爱国文化传承,保障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连续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欧洲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今年10月20日-24日在南宁举办,博览会除了继续邀请东盟国家领导人出席,将以中国政府名义有重点地向欧洲国家领导人发出邀请,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赴欧洲推介招商也取得良好成效。这充分表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国际元素越来越多,开放性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中国与其它主要东方国家的审判文化后发现,两者在起诉、证据的运用、审判后的执行等方面有些相似之处。同时,中国传统的审判文化还有一些方面与它们不同。比如,中国的传统审判文化中少有宗教因素、多有伦理因素、重视法庭调解的作用等。中国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审判文化相比较后发现,它们在世俗性方面十分相似。可是,在审判理念、法律的适用和审判方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相异之处。推究产生这些相异、相似之处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社会内部。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个世俗社会、伦理性农耕社会和专制社会,这些都决定了中国传统审判文化中的一些独特之处,形成了与东、西方主要国家审判文化的异似点。  相似文献   

15.
贺丹 《法学论坛》2012,(2):48-55
国家安全审查是对企业海外并购影响最大的贸易保护措施。近年来,数个国家对其外资监管法律进行了修改,其共性是建立或完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这种对国家安全审查的关注和强调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最大法律风险。从国家安全审查的法律实践中可见两个明显趋势:国家安全概念的扩张与审查过程中政治考量因素的增加,但中国企业应将政治风险与政治因素转换为法律层面的问题,合理进行并购申报,并通过东道国诉讼程序、WTO规则、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等多种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对海外并购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黄莉娜 《北方法学》2011,5(4):98-103
作为中国对外能源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安全合作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点。但是,由于东南亚出口能源的减少,能源运输通道安全受到的威胁,以及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安全合作虽前景广阔但障碍重重。为此,利用联合国条约体系,解决马六甲海峡防盗、反恐和南海问题;借助WTO协议和CAFTA协议,加强能源贸易和投资纪律;以及借鉴ECT和NAFTA,建立专门的能源合作协调机制应是双方未来合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与东盟各国有关知识产权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影响双方交流与合作的知识产权纠纷和冲突也日益增多,在当今世界知识产权法律趋同化的潮流下,中国与东盟知识产权协调机制的建立选择了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的路径;在实践中遵循从国家间到区域间双边协议,再到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这一制度具体变迁路径。当前我们应从双边知识产权协调机构的建立和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等方面的创新来强化这一正确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连续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欧洲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今年10月20日-24日在南宁举办,博览会除了继续邀请东盟国家领导人出席,将以中国政府名义有重点地向欧洲国家领导人发出邀请,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赴欧洲推介招商也取得良好成效.这充分表叫,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国际元素越来越多,开放性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北方法学》2020,(6):116-122
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与国家安全审查并存时,产生的问题较为复杂。国家安全审查常常是跨国并购中的障碍因素,同时也是国家主权维护、公共利益保护的重要体现。随着知识产权在企业资产与运营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跨国并购引发的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美欧加强了并购中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审查力度,新冠疫情引发一些国家对中国企业抢购不良资产的担忧并促使其收紧投资政策,使得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更大的阻力和障碍。同时,中国国内基础设施和投资法治环境的优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使中国国内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面对以上问题,可以从跨国并购中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范畴界定与类型化着手,探究如何规范外资在中国的并购行为、如何促进跨国并购中规避知识产权层面安全审查而获取目标方优质知识产权的路径,从而处理好涉及知识产权的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治化的现实基础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佳 《中外法学》1999,(1):84-9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当代中国法治化的时代强音,成为反映全国人民意志和愿望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也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律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内容,它的进化与发展是为社会上诸多因素所制约的,同样法治国家的建立也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我认为对我国法治化进程影响最大的是法治观念与法制意识的现代化、国家权力制约机制的建立、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等问题。它们也是中国法治化构建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也可以说,它们是中国法治化的最现实的基础。本文拟就这几方面做一探讨,以提示目前法治化路径选择上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