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法是一种社会本位法,相对于民法、商法、行政法,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本文以经济法学的独特法律观入手,从应然角度揭示经济法的价值观。具体分析经济法的价值体系,为立体地了解经济法的独特价值提供借鉴。通过对现今中国存在的经济法研究和法律建设进行综述和评价,展望经济法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武晓琪 《法制与社会》2011,(11):22+37-22,37
经济法体现的是国家运用法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两者都是调整经济活动的重要法律规范,在推动市场交易的良性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立法背景、指导思想调整范围等方面的差异,两者在价值追求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立足于经济法和民法的价值,通过对价值体系内的各种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来阐述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曾是经济法研究的一个热点,以往的研究多从调整对象和价值等诸多角度分析,其实,经济法与民法的一切区别都以财富分配内容为核心。另一方面,经济法与民法的显著区别正是两者密不可分的一个体现。  相似文献   

4.
民法与经济法价值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志义 《时代法学》2004,2(3):80-83
本文首先从经济关系层面出发 ,对民法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了分析。指出二者价值差异的根源在于经济思想、公平理念和利益观的差异。二者价值体系在总体上具有一致性、谐和性和互补性。同时揭示了他们间的文化与精神的互补、功能的相互矫正及调整对象的交叉。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经济法的价值体系是经济法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全面而深刻地论证了经济法的价值体系,认为经济秩序是经济法的基础价值;经济安全和实质正义是经济法的基本价值: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6.
同样作为调整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民法与经济法的对立统一关系一直备受争论。本文以效益价值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通过解析效益价值在民法和经济法中的地位与实现,实现两者的区分,同时寻找两者的和谐统一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民法与经济法的法律关系主体理论入手,分析了两种主体之间的联系,并将自然人、法人以及国家在民法与经济法当中的地位进行比较,明晰经济法与民法主体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安全是法的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安全是民法和经济法的共同价值目标。本文通过对经济法与民法中关于经济安全理念的比较,以期对安全价值理念的研究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经济法和民法学者在关于经济法的独立性问题上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对经济法和民法各自的理论体系及涵盖范围至今仍无一个基本的共识和定论。本文尝试从法的价值角度出发。探究经济法与民法的价值取向,分析各自对经济生活的不同作用。正视两者的互补关系,从而使其在共同调整经济生活时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本文所指的法的价值,是指“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一种特定的满足状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等对于主体(个人或群体)的意义“。即客体的有用性,另一个是主体的需要。我们探索经济法和民法的价值。一方面要从法理的角度分析两法的存在和作用,另一方面要从其对现实经济领域中群体或个体的需要的满足程度去了解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所在,这样,学术主张才不会仅仅是纯粹的“争鸣“。  相似文献   

10.
罗仁冰 《法制与社会》2010,(27):106-106
20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情况的剧烈变化以及第三法域——社会法的蓬勃兴起,传统民法理论受到严峻挑战,具有两千余年历史的民法理论固有其一套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但不可否认,这个体系是相对封闭的,其逻辑的起点和终点往往都囿于民法自身。传统民法终究也难以避免面对现实而无能为力的尴尬。本文从损害赔偿制度中民法的补偿性原则与经济法的惩罚性赔偿原则分析,力求探究经济法独立于民法而存在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带来了近代民法的弘扬,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近代民法“契约”精神向经济法“身份”观念的转变,然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要求限制“身份”的日益扩张,从而使得民法“契约”精神得以回归.在这种历史循环背景下来考察民法主体与经济法主体的差异,就会发现两者在人本哲学基础、社会价值演进和主体类型划分三方面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经济效率价值是经济法的核心价值,探讨了经济效率价值的具体内涵,并从四个方面指出经济法追求经济效率价值的具体表现。最后,本文还进一步指出经济效率价值的有限性,认为该价值必须和其他价值配合,共同构筑经济法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心。但既往研究却过于分散。从体系化、分层次的角度 ,可将经济法价值目标体系界分为两个层次 :工具性价值包含结果公平、经济安全和体制效率 ,目的性价值包含可持续发展。二者相互支持、相互弥补 ,构成一个完备的经济法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李贞 《法制与社会》2014,(13):16-18
经济法与行政法连带责任目前在我国研究甚少。尤其是行政法上的特殊连带责任,在我国行政法上是不认可的。但将其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拟从连带责任的概念,从分析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连带责任来比较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从经济法连带责任与民法和刑法连带责任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经济法连带责任的性质。通过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比较得出经济法连带责任的缺陷及其对经济法连带责任的构思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自民法,商法和经济法颁布实施以来,一直充分的运用在市场经济交易中,其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直备受讨论的.民法,商法与经济法都是社会主义体制中的重要法律,也给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针对民法,商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学术座谈会,讨论民法范围、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问题。参加座谈会的有政法院校、财贸学院的法学理论工作者和政法机关的实际工作者,共五十余人。及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等间题,与会同志就制定民法的重要性、制定什么样的民法,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与民法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调整范围,经济法立法须以实现经济法的调制功能为目的,从城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对房屋租赁合同效力的影响可以看出,将本应属于民法规范调整的内容放到经济法之中是经济法立法上的越俎代庖,会严重影响经济法的目的和宗旨的实现,更会影响民法原则的稳定,造成司法上的混乱,有损整个法制。明晰经济法的特征,深刻体会经济法的目的和宗旨,避免这种粗放式的越俎代庖的立法,让经济法和民法各司其职,互补配合,才能共同实现对各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效法律调整,共利社会法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结合中西方经济法理念产生的不同社会背景,分析西方经济法理念和中国经济法理念的共性和特性,提出经济法理念的内涵,阐述了经济法理念与民法理念的区别,以明确树立科学的经济法理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是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核心的和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一、争论仍然很大。有的同志认为,由于《民法通则》的颁布,经济法与民法的调整对象之争,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据我所知,目前,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和民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论。首先,对这个问题要不要争论,就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同志认为,民法通则已经明确了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此类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只能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了。从而认为,没有必要再对经济法和民法的调整对象进行讨论,否则,就是与现行立  相似文献   

20.
王海军 《政法学刊》2007,24(1):10-13
“从契约到身份”运动的兴起,使现代民法陷入了困境。民法的终极价值是自由,这决定了民法在面对上述运动时,必须放弃社会正义的价值取向,而坚持自由这一终极价值。“从契约到身份”运动只能由以社会本位为本原的经济法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