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行文前的简要交代 武汉教授在其专著《刑事侦察原理》一书中,在国内开创性地运用自然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方法论,来剖析刑事犯罪行为和刑事侦查活动的实践;提出犯罪的“形态论”、“痕迹论”、“结构论”和“关联论”,并以“信息论”为主线,探究刑事侦查活动的性质和任务;  相似文献   

2.
蒋奔贲  董凯 《法制与社会》2011,(35):194-194
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现场物证痕迹和心理痕迹都是公安机关获取案件线索的重要参考。在刑事侦查工作实践中,物证痕迹与心理痕迹往往不能够清晰明确地进行区分,需要侦查人员根据案发现场的实际情况加以串联使用,这就涉及到串用方式和技巧的问题。在本文中,根据刑事侦查工作的实践经验及相关案例,结合刑事侦查学理论,就如何有效地串用物证痕迹与心理痕迹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刘玮 《法制与社会》2014,(14):136-137
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侦查人员在进行刑事侦查工作中所运用的一种侦查技术。痕迹检验就是刑事侦查人员对犯罪现场的犯罪痕迹进行提取并进行检验,当前痕迹检验技术在我国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本文将详细阐述痕迹检验技术的种类、痕迹检验技术发展过程中阻碍因素、如何提高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水平以及痕迹检验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电磁信息痕迹的概念和特征:特异性、精确性、非直观性。电磁信息痕迹的种类,视听资料、电信信息痕迹、金融商务财税电磁信息痕迹,计算机网络、其它。电磁信息痕迹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发现犯罪线索和犯罪人、证实犯罪、破获刑案;不断创新发展刑事侦查措施手段,补充和完善犯罪侦查对策体系内容,是侦查、审理具备有关条件必须收集的重要证据,发现,制止计算机网络犯罪活动,侦破“网络犯罪”案件,惩处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5.
周雅清 《法制与社会》2012,(24):113-11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犯罪主体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和高知识化,而犯罪手段也越来越趋于智能化和专业化,遗留于现场的痕迹及其他物证亦随之趋于少量化和微量化,这给刑事技术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对于刑事技术人员而言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面临日益严峻的刑事犯罪形势和日趋繁重的刑事侦查任务,本文将阐述如何运用先进技术尽可能地发现现场痕迹及其他物证并予以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浩  王民 《政府法制》2011,(23):38-39
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机关对犯罪处所及其遗留痕迹和其他物证所进行的勘验和调查。目的是发现、收取犯罪痕迹和其他物证,了解和研究罪犯实施犯罪的情况和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为侦查和审判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7.
李文冠 《法制与社会》2014,(15):135-136
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心理测试技术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犯罪心理痕迹运用于侦查活动中,丰富了犯罪信息来源,对案情的分析和侦查,寻找串并案件,锁定其他犯罪嫌疑人,深挖其余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科研工作者以及一线干警应当充分认识其科学性,并对当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工作中正确对待、科学运用,有效促进刑事侦查工作的深入开展,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追根溯源,我们所称的钓鱼执法其实就是刑事侦查中的所谓警察陷阱,也称警察圈套、侦查陷阱、陷阱取证,是指在侦查刑事犯罪案件的过程中,侦查人员为了取得犯罪证据,特意创造某种机会和条件,诱使、暗示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活动,或者为其犯罪活动提供某种便利,从而获得犯罪证据并缉捕犯罪嫌疑人的侦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陈彦明 《法制与社会》2013,(31):294-295
现在对于刑事犯罪现场的痕迹侦查技术越来越得到公安机关的极度重视,现今的刑事犯罪现场的痕迹侦查技术,除了能起与侦查互补的作用,还能更好地可以根据刑事犯罪现场痕迹提供有力的犯罪证据.本文重点就如何提升刑事犯罪现场的痕迹侦查技术进行探究,希望对刑事犯罪案件侦破起到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晓东 《政法学刊》2008,25(6):61-65
反侦查是当前刑事犯罪中最具时代性的现象,伪造身份、异地作案、高科技犯罪、网上销赃等成为当前犯罪一种“时尚”。一直以来,侦查面对反侦查的挑战颇感困惑,侦查技术的发展总跟不上犯罪发展的步伐,如何认清反侦查的本来面目是侦查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对大量刑事案件的研究,采用文献、实证资料研究的方法,对当前我国刑事侦查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反侦查行为进行研究,对反侦查行为若干要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刑事警察》杂志是面对全国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和刑事警察的专业性刊物,这本刊物为公安民警学习和探讨刑事侦查理论、交流破案经验、推广典型和推动刑侦工作改革,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而深受广大民警的喜爱。从公安机关内部的分工情况来讲,我国的禁毒业务工作也是从刑事侦查工作中分离出来的,许多禁毒部门和禁毒民警都订阅了这本杂志。尤其是杂志开辟了“禁毒缉毒”专栏,对开展禁毒业务理论的研究很有帮助。当前,我国的刑事犯罪和国内外毒品形势都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是我们过去所没有碰到过的。可以说,过去老的传统意义上的“刑事侦查”的定义、概念和其所包涵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着变化。从大刑侦的角度讲,毒品犯罪属于刑事犯罪的范畴,打击毒品犯罪的缉毒侦查工作也是刑事侦查的“内涵”之一。从法理的角度  相似文献   

12.
提高刑事案件的破案率,从犯罪对策的整个战略考虑是主要的着力方向之一,也是保障完成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任务的一个关键性环节。而刑事侦查的失误,直接阻碍着破案率的提高。因而有必要对刑事侦查的失误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仅就刑事侦查之一的犯罪现场勘查中的失误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袁承亮 《犯罪研究》2004,(1):58-62,80
为了打击犯罪和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全,国家的侦查行为也要随着犯罪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犯罪行为方式的每一次嬗变,都必将引起国家在刑事侦查方式上针锋相对的回应,这是刑事侦查发展的客观规律。秘密监听作为应对有组织犯罪.黑社会犯罪、恐怖犯罪和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刑事犯罪的有效侦查行为,如何对其所获得的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加以确定,如何在运用秘密监听所获得的证据惩罚犯罪的过程中保障被监听人的人权,便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犯罪现场是犯罪信息的载体,包括隐含犯罪信息的心理痕迹,这些信息反映了犯罪人在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及犯罪动机和目的~([1])。侦技人员除了重视物质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外,也应重视对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1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概述1.1心理痕迹的概念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外显出来、通过犯罪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案例的方式引出刑事侦查中犯罪心理学的运用问题。首先论述了犯罪心理学的涵义和发展概况;其次分别从心理分析学、不同接触理论和异常人格理论论述了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6.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与分析操作性研究心理痕迹是相对于物质痕迹而言。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外显出来的某些带有犯罪意向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通过犯罪行为间接地反映在犯罪现场遗留痕迹之中。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心理痕迹与分析作为一种现代刑事技术和方法在国外兴起,并行之有效地在侦查破案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例如,美国犯罪侦查学家道格拉斯·莫尔,在侦破暴力杀人案方面已成功地进行了操作性应用。他认为对犯罪  相似文献   

17.
手印的相关性是指手印与犯罪行为内在联系的客观事实。手印是现场犯罪痕迹的一部分,是犯罪现场上出现率较高的一种痕迹,特别是手指头的印痕出现最多。根据现场发现、提取的犯罪手印,进行认真的分析甄别,能为侦察和技术检验提供方向和线索,为缩小侦察范围,刻画罪犯特征,鉴别犯罪嫌疑人提供客观依据。刑事犯罪现场极其复杂变化多端,犯罪现场上的手印,有的为罪犯留下,有的为事主、被害人或无关人员所留,确定现场手印是否罪犯遗留,关键是判明现场手印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1要结合现场环境和犯罪人的心理状态确定现场环境,能…  相似文献   

18.
刑事侦查的主要特性有五个:即刑事侦查的专业性、法律性、权威性、系统性、科技性。刑事侦查的专业性这是刑事侦查最显著的特点。刑事侦查是运用各种侦查谋略、侦查措施和科学技术手段揭露证实犯罪的一项特殊工作。刑事犯罪作为一种无处不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其特点决定了刑侦工作具有独特的专业性。在发达国家,警察机关总体上分为四大部门:穿制服的管理型警察,穿便衣的侦查型警察,还有情报信息部门和支援保障部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正规化的公安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实践中,入室盗窃类案件往往呈现出作案手段明显、系列性特征稳定、现场留痕条件好、痕迹物证多等特点,这同时反映出作案人智能化、职业化、作案熟练程度较高和反侦查能力较强等特点和屡屡得手、难以收手的犯罪心理。这种区域性、阶段性连续发案的犯罪事实为刑事侦查技术部门刻画犯罪特点、分析串并案件以及侦破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提供了良好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区分在犯罪现场提取到的指纹,足迹等痕迹是犯罪痕迹还是非犯罪痕迹,认真做好剔除。剔除和认定同一,在痕迹检验中同样重要,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认定同一的前提,首先是做好剔除;而剔除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犯罪痕迹,进行认定同一。实践中,一般是先剔除当事人、被害人及家属,以及可能接触过现场而留有痕迹但与犯罪无关的人,而后确定犯罪痕迹。但要注意,有些痕迹即使是事主或其他平时可能接触的人所留,亦不该笼统地排除其嫌疑,而应对现场痕迹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和综合分析。不但要研究痕迹本身,研究痕迹在现场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要结合研究现场访问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最后判断。一、认真做好现场勘验,是痕迹剔除的关键所在。1.研究痕迹的形成过程。痕迹的形成与作案人的心理、动作习惯、入侵方式,作案的目的动机,障碍物的高低,物体的形状等紧密联系。在勘查中要注意研究痕迹的形成过程,这样对分析案情,确定案件性质,确定犯罪痕迹和非犯罪痕迹具有非常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