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为了解目前新农村建设情况,近期,我对新农村规划和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十分期待,要求也十分迫切.只要积极引导.认真组织,  相似文献   

2.
宋阳 《法制与社会》2010,(8):189-189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的各种现象的态度、心理、知识、思想和观点的总和。法律意识的深入、普及是实现法治必要条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培养农民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同时,正确把握农民法律意识现状也对基层法庭日常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法律问题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农村法律问题的调查才能够使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目标,需要完善农村法制,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需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控制,构建多渠道解决争端的机制;需要有效解决关系农民利益的多发纠纷,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民的法律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吉林省的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而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与走访发现吉林省农民的法律意识总体还算良好,但仍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对目前吉林省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试图提出进一步培育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以期为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张越 《法制与社会》2013,(1):157-158
农民权益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通过对农民权益概念分析,对农民权益保护现状的认知,把握当前我国保护农民权益的具体措施,实现农民权益的全面保护,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任何法治都是以民众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作基础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任.因此,在农村实行法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7.
旬邑县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十大红旗"单位,为全省乃至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典范,提供了经验.目前.旬邑县立足于更高的目标定位和更强的发展导向,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跳出单纯的"三农"模式,着力实旌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一体化工程,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苏红义 《法治与社会》2008,(2):I0004-I0005
旬邑县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十大红旗”单位,为全省乃至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典范,提供了经验。目前,旬邑县立足于更高的目标定位和更强的发展导向,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跳出单纯的“三农”模式,着力实施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一体化工程,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陈婷 《法制与社会》2010,(13):210-2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知火如茶的展开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的权益维护能否得到法律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农民是否需要法律服务?现行法律服务体系是否能满足农民需求?如何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按]"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世纪性难题,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结构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源是土地问题。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与农业经营体制、农民权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密不可分。2013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和谐,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新农村的建设需要调动起政府与农民两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作为农村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凡 《中国公证》2010,(5):20-22
北京市国信公证处所在的海淀区,是北京市城八区农村人口比例相对大的城区,随着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民群众的守法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公证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公证服务,成为了国信公证处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孙冕 《行政与法》2010,(2):62-65
法律意识是法治模式构建、运行与变迁的先导和基础,直接决定和反映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法治状态和法治水平。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农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始终伴随和影响着农村法治化建设乃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因此,研究当代中国农村法治化进程问题,必然要将农民的法律意识置于其中,关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民法律意识的变化及其特点.将法治建设与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制度的创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目前,我国农民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知识结构,与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都存在较大差距。加快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强农村道德发展建设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冯斌 《法制与社会》2011,(34):10-11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在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对相关的法律知识缺乏正确的了解。本文通过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的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成因,并提出培养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广大农民的心愿,农民群众对党中央的这一重大举措,举双手赞成。但一些人把“好经”念歪,搞一些脱离实际的“跨越发展”和“样板工程”等。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不少,但有一个问题是很根本的,就是新农村建设贵在“实”。新农村建设贵在“实”,开展建设就应因地制宜搞好规划。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差异比较大,这两点,应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确定目标、制定政策、选择发展途径的根本出发点。新农村建设从这个实…  相似文献   

17.
农民的法律意识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仍然相对淡薄,现实中的法律尚未内化为其自觉的法律意识,尚不能发挥出法律意识应有的作用。现代法治要求农民法律意识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本文引用两个乡土社会的社会文本,分别从司法制度与行政制度的角度加以分析,力求引出一条转换农民法律意识的制度进路,为农民法律意识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政策和取消农业税,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加了农村资金供给,繁荣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但这一政策仍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新农村建设方略的深度实施,应按照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对直补和取消农业税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宝洪 《行政与法》2014,(12):121-125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主的体制、较低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农村产业不合理结构、差距明显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制度的缺陷影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此,应以促进城乡农业经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建设与管理一体化为路径,加快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农村百业之基,是农民生存之本。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法律制度,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因此,在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