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银行信贷管理实践中,针对不良信贷资产的诉讼时效问题,有两种现象较为突出: 1对借款人拒绝签收对帐单或停业、关闭等复杂情况,信贷人员不知如何依法中断诉讼时效; 2对已丧失诉讼时效的信贷资产,信贷人员错误认为债权已丧失,放弃追索。上述两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对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认识不够,对有效中断贷款诉讼时效和依法保全已丧失诉讼时效的贷款手段不多。笔者现就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以及在保全银行信贷资产中的运用作一浅析。   一、有关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1诉讼时效的概念及特征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  相似文献   

2.
陈杰 《法制与社会》2012,(26):115-116
诉讼时效是银行催收业务的关键点.一来诉讼时效复杂,业内颇有争议;二来事关重大,直接关系银行逾期实体债权的实现与否,加之“一事不再理”的司法原则,更突现诉讼时效的重要性.所以,正确理解诉讼时效,准确把握诉讼时效保全的途径,是催收业务部门必须掌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诉前财产保全制度作为一项临时性救济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申请人的利益,但却没有为被申请人和案外人提供充分的陈述和申辩的程序,缺少相应的救济制度规定。本文借鉴发达国家财产保全救济程序和制度,提出了完善我国诉前财产保全救济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行为保全制度作为民事保全制度中重要的保障制度,其救济功能直接关系到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程度.本文对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在我国的构建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诉讼救济的公正性,及时保护权利,实现民事诉讼目的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5.
陆璐 《法学论坛》2016,(2):31-37
随着独立保函在国际商事中的广泛应用,独立担保制度在我国司法中的法律地位也逐步确立.由其独立性和单据性而引起的保函欺诈和滥用也成为独立担保制度发展的主要障碍.2013年《民事诉讼法》第100条将我国的保全制度从财产保全扩大为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为保函欺诈的保全救济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中、英、美不同法律视角下保全救济在独立担保领域适用的比较研究,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独立担保制度下保全救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6.
诉讼时效的功能在于保障第三人对债务人信用的合理期待,这是诉讼时效的制度基础.通过物权法定和公示公信原则,任何人的物权性财产信息处于透明状态,使第三人不至于对债务人的信用产生错误判断.这决定了没有必要设置诉讼时效制度,对物上请求权的行使加以限制.返还财产之外的其他物上请求权没有财产内容,更没有适用诉讼时效的必要.即使法律强行规定诉讼时效适用于物上请求权,诉讼时效也会被当事人的私力救济所消解,物上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缺乏客观可能.无论在必要性还是可能性方面,物上请求权均不适用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7.
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研究有理论价值 ,也有实际意义。我国《民法通则》对此的笼统规定 ,更使该问题的争论增加。从民事权利种类体系出发 ,结合各类型权利的特质分析 ,诉讼时效只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及其救济权。  相似文献   

8.
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纵观各国立法例,学界众说纷纭。随着社会的发展,诉讼时效的价值基础与我国社会大众道德、伦理相背离,权利人欲通过司法途径进行救济时,却往往因诉讼时效的届满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一般社会大众的感情和道德观念难以接受,最直接的反应是权利人对法律的公平、司法的公正失去信心。权利人受到不公平对待,与我国的本土法文化资源格格不入,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不再是为了提高司法效率,更不是为了惩罚"躺在权利上睡觉"者。诉讼时效如何摆脱民众道德感情上"恶法"的感官印象,以及对诉讼时效正当性基础的怀疑,都需要在理论上重新考量。本文欲从诉讼时效的价值基础入手,运用法社会学的理论论证诉讼时效的正当性,从而为建构诉讼时效具体制度提供价值指导。  相似文献   

9.
文章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诉讼保全制度,将我国的财产保全制度改造为民事保全制度,增加行为保全制度,并取消先予执行制度,将其内容并入保全的范围,进而建立合理有序的临时性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般情况下,在欠条与借条都约定了还款期限,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时开始计算,这不会产生多大争议。但是,如果欠条和借条中都没有约定还款期限,诉讼时效从何时起算,常产生较大争议。本文将主要通过诉讼时效是针对原权还是救济权角度予以分析,进而探讨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和借条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仲裁证据保全制度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仲裁制度中,证据对当事人实体权益的影响很大,因此,能否合理地保全证据对仲裁程序中当事人的胜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我国现行制度对当事人提出仲裁证据保全的时间、仲裁证据保全过程中仲裁机构与法院审核权的分属以及仲裁证据保全不当的救济机制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对我国的仲裁证据保全制度予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陈旭 《法制与社会》2014,(13):12-13
浙江属于民间借贷纠纷的高发地,财产保全的采用愈发广泛与频繁。然而在实践中,财产保全工作存在着担保数额未明确化、申请与受理手续不规范、财产保全的执法主体不统一、救济程序部分缺失等现实问题。我以司法实践为出发点,提出列举式确定担保数额比例、统一财产保全案件流程管理、分程序确定执法主体等建议,以期对财产保全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民事保全程序中的程序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福华 《法律科学》2002,(6):93-104
民事保全程序中的程序保障由多种因素致成 ,包括法院和当事人各自在民事保全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是单方参与审理结构还是对审结构 ;是否适用口头辩论和提供上诉救济等等。在民事保全结构上 ,混合结构较简易结构、“本案化”审理结构更能适应程序保障的需要。一般来讲 ,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请求保全的性质、法院保全的措施决定所采用的程序。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诉讼时效的适用在我国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特别是有人认为,对知道或应当知道连续实施的侵权行为超过两年以上的,法院就应驳回诉讼请求。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分清知识产权侵权法律救济中物权法上的救济方法与债权法上的救济方法之间的区别,停止侵权属于物权法上的救济方法,而损害赔偿属于债权法上的救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巍 《法学评论》2012,(5):43-48
诉讼时效制度价值是该制度存在于民法体系中的理论依据。现有通说"三目的说"系源自日、台旧说,该说存在诸多理论缺陷,且脱离我国当前社会现实,无助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诉讼时效制度的基本价值是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确立公权力对私权利提供救济的界限、平衡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基于法制发展程度、权利保护现状等现实因素,我国现阶段诉讼时效制度应兼顾权利人、义务人双方利益大致平衡的前提下,将保护权利人作为首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债的保全制度是债法之重要内容,是对民法意思自治原则、债的相对性原则的突破.债的保全是对债权的一般担保的保全、救济制度.债的保全之标的有多种,而我国合同法对其所做的限制不符合该制度之本旨.同样基于该制度之目的,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结果不应直接清偿行使代位权之债权人的债权,而应归于债务人.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要全面完善抵押保证手续,主动参与企业改制,保全银行债权,做好贷款诉讼时效,抵押时效和保证时效的监控管理,应采取切实措施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85条规定了卖方保有货物的权利,同时规定了保全货物的义务;第86条规定了买方保有货物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保全货物的义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买卖双方如何正确行使法定的违约救济权利并履行违约救济义务,实现保有货物权利与保全货物义务的协调,是有效减少  相似文献   

19.
诉讼时效的客体与适用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晓峰 《法学家》2003,(5):90-99
诉讼时效客体的界定经历了一个从诉权到实体权利的发展过程.由于"请求权"并非一严谨的法学概念,在其误导下,德国法系有关权利保护和权利行使限制的立法背离了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划分.绝对权被纳入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是在责任关系问题上采单一的债之关系构造立场的产物.诉讼时效的规范目的决定了其适用应以救济关系中的债权为限.  相似文献   

20.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保护将逾诉讼时效的债权,通常以向债务人、担保人送达催收文件,并以公证的方式证明其送达的过程及所送达文件的内容,从而达到中断诉讼时效的目的,以期在其内部债权管理及日后的诉讼中占据有利位置。在此类公证中,一些法律问题亟须做一些探讨与研究,以利于更好地开展此类公证工作。  一、邮寄送达与留置送达的优劣  目前金融机构为达到中断诉讼时效的目的,通常以出具催收文件、通过邮寄方式送达或派人亲自到债务人、担保人住所地留置送达、并申请对其送达的过程及所送达文件的内容办理保全证据公证的方式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