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司法》2011,(9):5-5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人民司法事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各级人民法院要牢固树立“人民法院既是国家审判机关也是群众工作部门,人民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的正确理念。深人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要以提高司法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一方面要提高适用法律的能力、驾驭庭审的能力、诉讼调解的能力、判决说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包括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法院既是宪法规定的审判机关,也是党和国家的群众工作部门;人民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人民司法既要在个案中宣示法律和正义,又要在审判中修复、拉近、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司法领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在司法目的上体现群众立场,以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本;在司法方法上体现群众感情,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胡剑锋 《法制与社会》2012,(19):153-154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指出:"检察机关既是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检察人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检察机关在履行检察职能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群众、切实服务群众、积极组织群众、有效引导群众,最大限度地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努力开创全社会协同作战的司法路径傅樟绚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院长司法的基本属性是人民性,其要求人民法官必须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要依靠人民群众来破解司法难题,使人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自2005年至2009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执结的案件至少增长了25%,但其间全国法官(包括非办案法官)的数量却一直维持在19万左右,几乎没有增长。"案多人少"反映出的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与人民法院司法能力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人民法院科学发展和公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11月12日在党组扩大会议上表示,将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确保公正廉洁司法.王胜俊认为目前极少数人民法院领导干部存在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徇私舞弊、腐化堕落的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人民法院和法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法律权威性和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山东审判》2005,21(4):1
宋鱼水是新时期人民法官的优秀代表,她以实际行动精准诠释了“什么是人民法官”和“如何当好人民法官”,成为全国政法工作者乃至全体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我们学习宋鱼水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即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为什么要学习宋鱼水。先进性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人民法院的时代先进性,尤其是党员法官队伍的先进性绝不是抽象的,它物化于人民法院的整体工作之中,物化于每一起案件的诉讼过程之中,物化于每一位法官的实际行动之中。宋鱼水是理想信念坚定的优秀党员,以其对党的事业和国家法律的无比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良好的司法能力和品质,做到了牢记司法为民宗旨观念的模范人民公仆与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审判技能娴熟的专家型法官的有机结合,为树立新时期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做出了表率。我们学习宋鱼水,就是要努力做到胸怀全局、心系群众、立足本职、与时俱进,永葆人民法官的时代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陈旭 《人民司法》2012,(21):16-17
司法战线是党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在当前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大量凸显的形势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更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才能切实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才能完成人民法院担负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是中央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和新一届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人民法院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要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必须将群众观念贯彻在审判执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树立群  相似文献   

10.
邹密  范诗蒙 《中国审判》2009,(12):56-57
人民性是人民法院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是对“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审判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按照“符合国情、群众欢迎、简便易行、公正高效”的要求,努力使司法为民举措更加完善,纠纷解决手段更加多样,为民服务方式更加便捷,人民群众普遍受益,在法院窗口彰显了人民司法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1.
徐军 《中国审判》2010,(9):76-77
公正廉洁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人民法院履行好司法审判职责的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要扎实开展以公正廉洁司法为核心的“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花大力气、下硬功夫解决制约公正廉洁司法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司法能力、司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许建 《中国审判》2009,(10):5-6
王胜俊院长提出,要切实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作为人民法院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树立大局意识,坚持能动司法,恪守司法职责,深入体察民情,增进群众感情,全力保障民生。这是对法院工作主题的最好解读,同时也为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审判》2009,(10):4-5
9月1日,全国中级、基层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轮训正式启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首期轮训班开班典礼上作了重要讲话。王胜俊院长指出,坚持“三个至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人民法院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的重要制度成果;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大力推进司法改革,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立场和态度;“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既是司法理念问题,也是司法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长涛 《中国审判》2009,(12):52-52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追求高质量与高效率,是衡量人民法院工作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最大期待。然而,如今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法官超负荷工作,通过体检,大部分法官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各种惩戒措施较多,法官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怕犯错的思想包袱比较重,造成个别法官怕接触矛盾,办案顾虑多,心理压力大,  相似文献   

15.
编辑提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人民司法的工作目标。冤假错案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极大伤害,坚决防止和依法纠正冤假错案,是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基本要求。本期特别策划重点围绕着刑事冤假错案的防范,邀请专家学者、资深法官展开研究。几篇文章从不同视角探讨了防范刑事冤错案件的体制机制问题,既有理论界对改革诉讼制度、落实证据规则的  相似文献   

16.
一就地审判的意义和它的发展就地审判包括就地调查、就地审理(调解)、就地宣判和就地执行。这是一种走群众路綫的审判方式,它最能体现人民法院便利人民、联系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作风。作为实施人民民主专政重要工具之一的人民法院,所以要实行这样的审判方式和作风,这是因为:第一,人民法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司法工作者是人民忠实的勤务员,它捍卫着党和国家的利益,也就是人民的利益,因此它必须尽量地便利群众,用群众最满意的方式执行自己的职务。第二,人民法院进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坚持走群众路线,以规范和加强人民法庭工作、将司法资源向基层倾斜、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司法需求为取向,着力打造"服务型、阳光型、规范型、效能型"四型法庭,"让司法走到群众中去,让群众走进司法中来",真正实现了"人民法官接地气、群众维权增底气"的目标,谱写出"法治江油"的动人乐章。广覆密织"服务"遍及犄角旮旯日前,江油法院雁门人民法庭的副庭长何志永又像往常一样用背篼背上国徽来到雁门山区榆树村,就地审理一起  相似文献   

18.
梁群 《中国审判》2010,(1):44-45
人民性是人民法院的核心价值,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强调,偏离司法的人民性,司法工作就会陷入困境和险途。“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坚持司法人民性,即努力维护民众权益、真正尊重民众意愿、切实方便民众参与。了解民众司法需求,倾听民意、尊重民意并以此改进法院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敏 《中国审判》2014,(1):22-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如何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根本的出路就在于司法公开,没有公开,公正无从谈起。司法公开既是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制约司法专断的有效方法,也是提升法官业务素质、提高裁判质量、防止外部干扰的有效途径。正因如此,司法公开制度改革—直是中央司法改革部署和最高人民法院改革纲要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司法公开和以往相比在方式方法上有了重要的变化。如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司法公开制度全面、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切实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这是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重要课题,全国各级法院也对此展开了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几个司法文件,并下发通知,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陕西等省市部分法院开展深化司法公开的试点改革。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对法治建设的呼唤和要求越来越强烈,依法治国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这样一个历史机遇面前,人民法院如何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上海一中院副院长黄祥青、青岛中院院长祝华、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赵贵龙和全国优秀法官邵晋栋等人一致认为,建设法治中国,关键是进行司法改革,其中提升司法公信力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