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号权与商标权之间所引起的冲突纠纷,已经成为当今知识产权保护的焦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对商号权与商标权性质、关系和法律、冲突现状的分析,我们得出二者冲突的主要原因。根据现有规范两者的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处理两者冲突的做法中,提出一些解决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商业标识法律保护之商号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号是一种重要的商业标识,本文从商号与商标的冲突入手,阐述了商号的重要性,然后,从外国的对于商号的保护手段对比我国商号保护立法的现状,探讨了怎样实现对我国商号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商号一般是指生产经营者的字号,是生产经营者进行民商事活动时用于标识自己并区别于他人的标志,因此商号的专用权,即"商号权"具有名称权和知识产权的双重性质。商号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日益突显,而我国商号立法现状却不容乐观,实践中商号侵权案件大量出现,所以探讨企业商号权的法律保护对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时代,商号已经成为企业信誉度的载体,是产品质量的代名词,也是企业拥有的一笔的无形资产,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然而我国对于商号的保护尚存在法律漏洞。在当今社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知名商号的侵权行为日益严重。社会关于要求用立法对商号进行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对商号的法律保护做详细论述,以期达到我国对于商号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马幼腾 《知识产权》1996,6(4):23-2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独立人格不断增强,商号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正在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市场竞争手段而被广泛运用。商号权之争也纷至沓来。因此,加强对商号及商号权的研究,于现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我国现行商号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什么是商号 商号是企业以及其他商主体为表明不同于其他企业及商主体的特征而使用的特定名称,该名称必须由文字组成,故又称字号。商号不  相似文献   

6.
徐斯敏 《法制与社会》2012,(13):79-80,100
商号和商标承载了消费者对企业和商品的认知以及企业的信誉,虽然商号和商标同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但是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权利,再加上我国法律对二者区分,尤其是对商号权的保护十分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导致商号同商标之间的冲突更是频频出现。本文将主要分析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并对该二者之间冲突的化解提供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商号权是商事主体对其商号所享有的专用权,是商号所有人依法使用、转让其商号并禁止他人滥用的权利。在我国,商号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很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对商号权的法律保护还很薄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对商号权的法律保护,构筑起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商号与商标:权利冲突与解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针对我国现行立法中对商标和商号分别予以保护,并由此而致的商号权与商标权的法律冲突问题,分析了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两权冲突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商号即字号,具有独立价值形态,不属于传统意义上对物进行绝对支配的有形财产,是一种兼具人身权与财产权性质的独立权利,是非物质化的财产权即无形财产权。在我国,由于对商号法律保护的欠缺,导致商号权与其它权利尤其是商标间存在冲突,不利于保护权利人利益。  相似文献   

10.
何志恩 《法制与社会》2010,(12):114-116
商号是商人用于彰现自己的标记,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商号具有财产权的性质,商人可将自己的商号转让给他人而获得经济利益,从而法律应对商号的转让进行具体严格的法律规制,否则将造成商号的混淆,不利于保护市场经济的安全与交易的秩序。本人首先对世界各国商号转让的法律规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认为我国法律对商号的转让应允许其单独转让,亦可同营业一起转让;且受让人应承担一定的竞业禁止的义务;商号转让须履行登记手续,才能生效,始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相似文献   

11.
杜小卫 《河北法学》2008,26(6):30-34
随着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域名抢注问题也愈演愈烈。如何从法律上认定域名抢注这一新生事物,依法协调与保护域名抢注纠纷中当事人的利益,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关于域名抢注法律规制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解决我国当前域名抢注法律规制中存在问题的途径是统一域名抢注立法,确立域名抢注法律规制的基本规则;同时修改《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国规范域名抢注提供多种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2.
刘春霖 《河北法学》2005,23(6):60-63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诸如注册商标与网络域名的冲突、网络主页上商标侵权等互联网上的商标权争议已经成为目前网络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互联网上商标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尝试在现有条件下探索一套互联网上商标权保护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郭寿康  陈霞 《政法论丛》2005,1(5):89-95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擅自仿冒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不是所谓的“中国特色”、一时之需。相对于注册商标,商品特有名称是商品表征中相对易变的部分,也是商品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是符合商品流通规律的。对于商品特有名称的简称等非正式名称,在具备公示、持续使用和特有性的条件下也构成商品特有名称,从而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商品特有名称在本质上是未注册商标,对其应限定于为相关公众所共知的范围内适度保护,才能保证经营者有相当的行为自由和较低的信息搜集负担。  相似文献   

14.
赵林青 《河北法学》2007,25(7):89-92
禁止地名商标注册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现今许多国家已通过第二含义理论对地名商标注册有条件的承认和保护.从不同的角度对地名商标注册的合理性进行法律分析,以期为该项制度的正当性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名资源商业化开发的法律秩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富青  孙昊亮 《法律科学》2006,24(2):129-137
我国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地名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地名商业标志化实质上是将公共物品的某些要素变为私人物品,是公共资源的私有化、公权的私权化。这有助于创造商机,开拓市场,实现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增强我国商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实力。但是,地名资源的商业开发必须尊重社会公共利益,依法有秩序、公平地进行,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生产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16.
公司名称是公司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又有工业产权的属性。文章对我国公司名称制度进行了全面讨论,认为我国公司名称制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在名称取得方面,提高名称核准的级别,实现两级注册管理,增设名称异议制度;在使用方面,建立使用备案制度、使用许可制度,解除对未注册名称的使用限制;在保护方面,重新厘定公司名称的保护标准,强化使用保护中的反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17.
商号因其承载着商业价值,出资是实现其价值利用的一种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商号出资现象逐渐增多.从理论上理清商号出资和企业名称转让之间的关系,界定商号权的性质以及商号出资的方式;在具体实务操作上解决商号变更、主体责任、商号估价等障碍,为商号出资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保障措施,是顺利实现商号出资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张红 《法学研究》2013,(3):72-90
姓名变更是重要的人格自由利益,亦是姓名权的重要内容。姓名变更应区分为姓的变更和名的变更,并建立不同的规制模式。称姓选择限于家庭关系,从父姓还是从母姓,原则上坚持父母意见一致,例外则依法考量子女成长利益的最大化。第三姓原则上应被禁止,仅于特殊情形方可为之。对于名的更改,应以维护人之尊严与自由为判断基准,并采改名从宽原则;更名事由在立法上以“列举+一般条款”为模式,为解释者提供操作空间,同时强调更名之规范性与适当性。对于姓名变更的主体,18周岁以上由本人行使,18周岁以下亦不应绝对否定本人之更改权利。对于姓名变更之次数,原则上姓为一次名为两次,特殊情况下允许突破次数限制,但应从严界定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19.
刘斌  徐珍 《行政与法》2010,(11):93-95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商号法律保护制度。在现行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现有法律体系的框架下切实保护商号,不仅要正确认识商号知识产权的性质和保护现状,更重要还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商号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由名企被“傍”看企业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祖国  郭勇 《行政与法》2004,(4):110-111
名什被"傍"的实质在于侵犯企业名称权,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我国现行相关法街规下的缺失.因而,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但对企业而言,采取以不正当竞争为诉因的诉讼程序仍不失为较好的现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