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年前修正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增加了“禁止对妇女进行性骚扰”的条款,曾被乐观地认为是保护妇女权益的“护身符”。然而,修正案实施一年来,全国进入诉讼程序的性骚扰案不足10起。  相似文献   

2.
《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对职场女工予以了特殊的法律保护。然而,侵犯女工生育等伤害女工特有权利的行为,还是时有发生.下边通过案例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3.
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基本原则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建军 《法学杂志》2004,25(3):52-53
《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是该法的核心和灵魂,是准确认识和理解该法的基石。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应对其基本原则重新进行思考,并确立保障妇女人权、性别平等以及禁止一切形式性别歧视三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国司法》2006,(9):111-112
辽宁省大连市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规律,扎实、有效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一是积极开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及大规模法律咨询活动,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法律援助条例》。二是健全网络,为及时有效地实施法律援助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03,(8):54-54
性骚扰将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法律起草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6.
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权法》)为主体,包括《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和《母婴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障妇女权益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在诸多权益的保护上为妇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由于法律条款的原则化,特别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如何加强衔接,如何协调到位似乎没有具体规定,以致执行时"各就各位",体现不了合力的保护。为此,本文从妇女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不足出发,就强化妇女权益保护的机制和措施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清 《天津律师》2006,(2):1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从1992年的10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听到这个实行日期后感到有些巧合。因为在1949年10月11日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按毛泽东主席的话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又—个10月1日我们国家颁布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我个人认为它不是一个巧合,我认为这里面有很深远的政治意义。第一,说明中国妇女的社会作用和政治地位已经被社会和国家日益重视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中国妇女也站起来了!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又说明我们的妇女实际上是一个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8.
女性权益的保障,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针对从人大信访工作中分析出的全县女性权益维护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太湖县人大常委会开宸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活动——  相似文献   

9.
简论《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保障妇女权益,促进了妇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面临市场经济带来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论证了妇女在政治地位和人身权益保障方面若干有待提高和有待深化的问题,对目前妇女参政中普遍存在的女代表必须同时具有双重或多重身份之降低妇女参政质量的通行作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妇女权益必须着眼于保障妇女的发展权利,它是妇女获得一切权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去年12月4日,湖北省建始县司法局、县妇联等单位联合开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图为工作人员发送普法宣传材料。  相似文献   

11.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10,(19):48-48
9月1日,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正式施行,《办法》明确了保护妇女权益的责任主体,并提出公安机关要依法受理家庭暴力案件,将家庭暴力案件纳入出警范围。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已于最近正式施行。《条例》在防止家庭暴力和保障妇女健康方面作出了细化规定。其中,对妇女土地权益作了详细规定,比如,“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理由剥夺妇女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靳文静 《中国司法》2009,(5):100-103
一、问题由来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正案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这一规定说明:性骚扰在我国仅是作为男性对妇女权益侵害的一种违法行为,其立法基础是性别歧视。随着同性性骚扰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被认定为侵权行为被追究民事责任的案例出现,这一法律规则被我国的司法实践所突破。同时,由于对性骚扰的认定标准、证据适用规则、处罚措施等方面规范的欠缺,使得该规定的效力和可操作性受到公众和法律界人士的质疑,  相似文献   

14.
王静 《公民与法治》2005,(11):40-4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妇女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及时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修改,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实现男女平等,更充分地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该决定将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王克先 《法制与社会》2011,(17):249-251
美国法学家凯瑟琳.麦金侬是提出性骚扰概念的第一人,美国是最早对性骚扰司法干预的国家。2005年8月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将禁止性骚扰纳入了法律,但对性骚扰并没有界定。各地制定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中,对禁止性骚扰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如北京规定,禁止违背妇女意志,以具有性内容或者与性有关的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行为等形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用人单位、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情况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对妇女的性骚扰。本文认为,法律目前只调整对女性的性骚扰是可以理解的,建议对性骚扰的判断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性骚扰应以侵权行为法调整,法律对职场性骚扰问题应有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16.
吴萍 《行政与法》2006,(10):50-54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以妇女为主体,以全面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本文以其为视角,探讨分析进城务工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环境进行深层的剖析,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临河居 《江淮法治》2013,(14):24-24
7月1日,我国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上路。伴随新法在有着“百善孝为先”传统理念的我国,将子女应当“常回家看看”作为一个硬性规定写入法律,这一所谓精神慰藉条款的出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18.
<正> 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这是我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妇女群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本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妇女权益保障法》,以马列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以我国宪法为依据,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确立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机制,巩固和发展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9.
蒋斌 《广东法学》2007,(6):13-17
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从审判实践来看,人民法院审理的涉及妇女权益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绝大多数是离婚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依照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公正司法。切实维护了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但在新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某人事经理因“性骚扰”被以强制猥亵妇女罪判处刑罚。此案是2005年12月1日新施行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性骚扰’首次立法后,国内第一桩因‘性骚扰’而被处以刑罚的案件。性骚扰违背了性权利的自主性,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性骚扰可能成为“性犯罪”的预备行为。国家立法对性骚扰的规制,既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预防犯罪的发生,特别对性骚扰的遏制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