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中韩两国航海类专业院校的办学情况、专业设置和招生就业等情况,并分析了由此带来的海船船员培养素质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中韩两国航海类专业院校的办学情况、专业设置和招生就业等情况,并分析了由此带来的海船船员培养素质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和原因,提出应从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和适当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等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提升高校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水平,是把广西打造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客观需要。文章基于广西高校国际商务英语专业在就业知识和技能、具体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与需求,提出创新培养模式、完善课程设置、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以提升国际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阿计 《政府法制》2006,(15):9-11
女童上不了学,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农村出嫁女分不到承包地……诸如此类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渐成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陷入困境的为何多为女性?这一切,莫非都是性别惹的祸?其实,女性在教育、就业、财产分配等方面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恰恰证明,性别歧视,不仅影响着女性的个体命运,也损害着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教育,失衡的起点2005年8月下旬,各大高校的招生录取已经收尾,有媒体却爆出一条刺人眼球的消息:北京一家著名高校在小语种专业招生中,对男女考生设置了不同的分数线,文理科女考生录取分数线竟然比男考生分别高出8分和17分,理由是“为…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美国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随着美国社会快速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而迅速增长,也随着美国社会的剧烈波动而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近年来,社会学者在美国的就业面广阔但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社会研究资助的减少和就业的困难,美国社会学专业的设置更加注重实用,专业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用性。在就业方面,21世纪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实用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极强的适应于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的能力。从美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变化与就业发展状况,中国社会学教育应充分吸收其优点,力避其不足。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下,公安院校公安学专业毕业生的入警比例于2015年得到明显提升。相比之下,政法院校公安学专业的招生与就业受到冲击,部分政法院校公安学专业就业率显著下滑。政法院校作为发展公安学专业教育的传统及优势力量之一,具有鲜明的特色,但在学生的供求关系失衡的情况下应及时做出调整。通过分析政法院校公安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比较与公安院校公安学专业在就业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出发展困境的原因,整合出促进政法院校公安学专业发展的合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中带有战略性的重要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制度改革正在进行等大的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应该用多维视角和科学发展观来思考和审视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不利因素,并努力寻找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和研究生本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研究生就业现状、产生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就如何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招生环节,应当注意适度压缩招生规模、扩大推免比例,保证生源质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环节,应当注意增设相应的实体法课程,强化实习,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在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师生同堂授课的方法,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通过举办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的方式,开辟第二课堂。强化导师责任,对学位论文进行集中开题,严格学位论文答辩,也有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医学工程课程设置改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我院在调查三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动向后,依据毕业生的择业范围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需求,对我院生物医学工程的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一方面,它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发展态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加剧了我国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的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出现严重分化现象:理科生优于文科生,综合类院校文科生优于理工类院校文科生。文章将结合当前就业总体形势,从理工类院校文科生的教育培养模式入手,着重分析当前理工类院校文科生就业困境之原因,并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期望能够对理工类院校文科生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创建于1980年,1981年开始招生。三十年来,法学院全体教师精诚团结,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目前,法学学科门类设置齐全,研究方向明确,专业特色突出,科研实力雄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日渐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14.
《公民与法治》2013,(1):27-27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位于石家庄市学府路169号,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多年来学院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设置专业,开设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建筑设计技术等20余个与就业紧密结合的热门专业。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中国刑警学院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将侦查系分为刑事犯罪侦查系、经济犯罪侦查系和公安基础教研部等三个系部。同年9月,学院又将原刑侦系分为技涉情专业方向和刑侦预审专业方向。分立后的技涉情专业方向设有犯罪情报、涉外警务和行动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由犯罪情报、涉外警务、行动技术和警务战术四个教研室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涉外警务专业方向2002 年招生,行动技术专业方向2004年采取“3 1模式从侦查学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大三学生招生,犯罪情报专业方向2005年采取”3 1模式从侦查学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大三学生招生。目前这三个新成立的专业方向初具规模, 已建设成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特色鲜明、前景看好的专业方向。  相似文献   

16.
谢恩 《法制与社会》2011,(19):236-237
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怎样另辟蹊径拓宽就业渠道成为了当前就业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及就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广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支援西部,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岗位等几个方面的措施与对策,以期对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崔淑霞 《法制与社会》2010,(22):238-239
据统计,法学是近年来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就业倒数前列的专业之一。其原因与该专业的学生要想从事检察院、法院、律师等法律专业工作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一门槛高有关,同时高校也应当注重查找原因,思考如何解决高校教学脱离实践的问题。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法学实践人才培养的载体,虽然法学实践教学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视,但目前还存在着对实践课程内容认识不足等误区,挖掘问题所在并予以解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是考量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就业工作更是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招生及其生存和发展。但目前高校就业工作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本文拟从高校就业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谢珺 《法制与经济》2010,(16):135-13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可谓发展迅速,截止2007年全国的法律院校(系)已由二十多年前的不足十所增长到了六百多所。在法学教育的规模日趋扩大的同时,提高法学教育培养的质量这一工作就日益紧迫。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法学本科生的就业率逐年降低。在所有大学专业中,法学专业的就业率排在最后。而另一方面,符合就业市场需要的法律人才有效供给却严重不足。就业市场所急需的是法学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具有应变能力、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必须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矛盾性展开与破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中国的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热门专业与就业困难、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及课程设置中通识化与专业化等诸多矛盾。破解这些矛盾,应确立法学教育本身的职业性特点,明确法学教育的定位,确立法学教育的精英化走向,同时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开辟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互结合的新途径,改善法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并借助司法考试,提高法学教育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