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旭 《法治研究》2009,(2):17-25
刑事鉴定启动权是刑事鉴定制度的核心,我国刑事鉴定启动权被国家职权机关完全垄断.被追诉人及其律师的申请权也无法得到保障。这种鉴定启动模式使辩方的取证权受到严重抑制,不仅无法形成控辫平等对抗的取证格局.而且对侦控方的鉴定活动辩方也无权参与和监督。学者们提出的“当事人启动制”和“法官启动制”的改革方案.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我国目前都不具有可行性。我国刑事鉴定启动权的改革应当以被追诉人取证权的保障为核心,实行“分步走”的战略,采取“渐进性”改革和“重构性”安排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强化辩方对鉴定程序的参与,增强其获取鉴定结论这一科学证据的能力。“渐进性”改革就是把赋予辩方初次鉴定申请权、建立强制鉴定制度以及引入专家辅助人作为改革的近期目标:“重构性”安排是以构建控辩双方启动鉴定程序为主、法官启动鉴定程序为辅的启动模式作为改革的长远目标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鉴定意见可靠性是证据可信性的一个重要维度,与相关性之证据准入门槛相比,可靠性是鉴定意见证据品质高低的主要指征,不可靠的鉴定意见会成为事实认定错误之源。增强鉴定意见的可靠性有三个主要途径:一是加强鉴定过程质量管理,包括重视预评估(合同评审)程序的作用,建立检材来源全程可追溯机制,维护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中立性”;二是完善鉴定意见法庭举证、质证程序,包括辨认鉴真证人凭借亲身知识、司法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对鉴定材料同一性或真实性的证明,律师和专家辅助人对鉴定意见可靠性的质证;三是法官对鉴定意见基础有效性和应用有效性的认证“把关”。在鉴定意见基础有效性审查中,关键是把握一项具体法庭科学技术的“错误率”和“法庭科学技术标准”。同时,还探索了鉴定全过程似然比量化控制的国际理念。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鉴定质证的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当事人参与鉴定质证的权利,从此改变上可以看出保证当事人在鉴定程序中权利的立法意图。但是我国立法仍然缺乏对当事人鉴定程序启动权的保证,近年来一些错案的产生往往与当事人在鉴定程序中的这种尴尬境地有关。鉴于保证当事人鉴定程序的启动权已经成为外国立法的趋势,我国相应制度的建立是有其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4.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增加通光量会使鉴定程序更加公开与透明,这也是司法鉴定改革趋势与方向。但司法鉴定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必须考量减少外界“噪音”对鉴定人的干扰,因此在“鉴定阳光”射入方式上,如果说鉴是前与鉴定后阳光应当直射,那么鉴定中阳光则折射优于直射,这样既充分地保障当事人诉讼参与的权利,同时也保障了鉴定人无“刺眼”的鉴定环境。  相似文献   

5.
现行刑事诉讼中,对刑事被告人的精神病鉴定权赋予了司法机关,当事人只能向司法机关申请鉴定而无权自行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论作为证据提交法庭。这种鉴定体制有违“程序参与原则”、“程序对等原则”、“中立原则”等正当程序原则,未来可借鉴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精神病鉴定合理因素,将精神病鉴定权赋予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并规定在当事人自行聘请鉴定人进行精神病鉴定时,负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6.
关于“零储蓄”的调查 “我们一起玩的人都不储蓄的。”这是很多人在采访过程中的一句 开场白,他们除了承认自己属于“零储蓄”,往往还会兜出一群人:经 常和他们一起玩的朋友大多也是“零储蓄”。 这是个特征明显的群体。 年龄:多数都在35 岁以下。 家庭:一部分人还是单身,选择租房居住的较多;一部分人虽然 有了家庭,但至少暂时没有想过要孩子。 学历:都有较好的学历或者技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消费:刷卡消费的较多,品牌观念很强。在采访中,笔者发现“零 储蓄”的大部分花费都用于吃穿玩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司法鉴定法律制度缺乏应有的理念和对鉴定机构应是法院的辅助机构、鉴定人是“采着制服的法官”,还是鉴定机构应是独立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应是中立的等等争论。笔者提出了应引入程序正义,并尝试运用程序正义的理念,程序正义的“本体说”和“价值说”,分别对我国司法鉴定法的理念,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作出一些反思,提出了一些设想,井进行了必要的论证。以期引起法学界和司法实际部门的讨论,推进我国司法鉴定法立法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新刑诉法将原刑诉法第89条改为第120条,改变了过去司法机关对伤情鉴定“一统天下”的状况,防止了公、检、法三机关对同一人身伤害案件或同一精神病鉴定对象的重复鉴定,以其各自的法律职能相互实行监督而导致“扯皮”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强化了对人身伤害和精神病医学鉴定的制约。应该说,新刑诉法第120条的规定,从法律程序上保证诉讼公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新刑诉法第120条规定,对人身伤害和精神病医学鉴定的一些问题仍未很好解决,有一些缺憾之处。缺憾之一,规定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由省级…  相似文献   

9.
《法学》1991,(1)
《法学》本期刊载了金建华同志《是挪用公款罪,还是疑罪?》一文(以下简称“金文”)。笔者对金文的结论,“本案未能查清赃款作何用途,挪用人是否获利……暂定疑罪比较适宜”不敢苟同。下面就如何运用司法会计鉴定问题,谈些看法。一、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作为定案根据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金文在介绍本案时,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本案在立案后是否请司法会计人员进行过会计鉴定,但曾有过“查帐”活动。按照司法会计学的理论,审计活动或会计检查活动一旦纳入诉讼程序后,便成为一种司法会计鉴定活动,审计报告或会计查帐报告也就成为一种司法会计鉴定报告。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作为定案根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也就是说,有了会计鉴定结论,还要有办案人员对鉴定结  相似文献   

10.
新的审查逮捕工作方式操作程式是“一书”(《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简称《意见书》)代“一录”(阅卷笔录)、“一表”(逮捕案件审批表),《意见书》高度浓缩了审查逮捕工作程序,提高了审查逮捕工作的科学知识含量,是实现审查逮捕工作方式改革的关键环节。写好《意见书》的关键是写好证据部分。笔者认为,写好《意见书》的证据部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熟悉案情,统览全卷阅卷是审查案件的必经程序,是制作《意见书》的基础,阅卷质量决定着《意见书》的质量。因此,在制作《意见书》之前,必须认真阅卷,吃透案情,把握住案情的方方…  相似文献   

11.
凌宏  张江 《刑事技术》2010,(6):60-60
笔迹检验是确认文件是否存在添改事实的方法之一,通常这种方法多适用于添改人与原文件书写人并非同一人、且添改文字较多、具备一定检验条件的情况。然而,在笔者参与鉴定的一起添改变造文件案件的检验鉴定中,却是通过对一“横笔笔画”的准确鉴定确认了原文件书写人添改变造文件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鉴定意见作为专门性问题的鉴定结果,是诉讼案件得以正确处理的重要依据,其对诉讼结果的影响不言自明。鉴定意见不仅关乎证据制度,也涉及司法体系和诉讼程序。医疗领域的诉讼因裁判者囿于知识的局限,鉴定意见的作用更为突出。长期以来,鉴定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司法裁判的效率与公正。本文通过梳理鉴定意见在医疗损害诉讼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鉴定方式、鉴定主体、文书内容以及审查采信方面等问题的成因,提出确立以自然人为中心的“鉴定人——专家辅助人”的“双翼”医疗损害鉴定人制度,规范鉴定意见内容和表述方式,完善质证程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刑诉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二款有关法医鉴定的规定改变了过去司法机关对人身伤害鉴定“一统天下”的局面,防止了公检法机关对同一人身伤害案件或同一精神病鉴定对象重复鉴定、互相“扯皮”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了对人身伤害和精神病学鉴定的制约,这对法律程序上保证诉讼的公正性、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一、人身伤害鉴定由医院负责最终裁决不利于鉴定的科学性刑诉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诉讼的“中立”理念──兼谈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中立”是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和体现,它贯穿于诸多诉讼原则和制度之中。但是,人们对其理解过于偏狭,而我国现有诉讼制度对“中立"的保障或体现也有些不足,其直接后果就是阻碍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实现。从中立性的理念出发,在制度上完善或保障法官中立、检察机关在审前程序中保持中立、鉴定机构中立、看守所在侦查机关与被羁押人之间保持中立,是诉讼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公证书完结程序”是笔者根据公证实践提出的个人不成熟视点,试求对完善公证程序的理论与操作有所研益,拟定义为:对已出具的依法有效公证书,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由公证机关作出公证书使用完毕、收回终结的决定活动。笔者提出增设“公证书完结程序”是基于以下论据——一、公证实务中适用现有程序处理的不足:如出具遗嘱公证书后,立嘱人因合法理由提出取消,经审查可予同意。但对此应适用何种程序规定处理呢?现有程序中“终止”是指公证书出具前的处理;“撤销”特指对已出具公证书有违法律、社会公益,或严重违反公证程序的废止决…  相似文献   

16.
《检察风云》2014,(24):76-77
近年来查处的各类官员,大多有这样那样的“爱好”。玩摄影、写书法、搞发明……然而,各类兴趣爱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腐败的交易清单上。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的行贿心得“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一语道破了官员爱好与贪污腐败间的关系。一旦权力和爱好混杂在一起,受伤害的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的公共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7.
胡杨 《行政法制》2001,(6):38-38
报载,辽宁本溪市从1998年开始出现“自由举报人”,他们对违法违纪的人与事明察暗访,确认属实后就会依照程序将写好的举报材料上报给检察举报中心,.并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联系地址。自1990年以来,本溪市绝大多数查处案件都是“自由举报人”举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笑蜀 《法制与社会》2011,(10):24-24
出于特定需要操纵人心,在中国似乎是太容易,太小成本了。这样的事,其实并不新鲜。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糖高宗”,基本都是一个路数。所有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背后皆有推手,皆有地下利益链条驱动。外国有很多科幻电影,写狂人如何尝试以尖端科技控制所有人的大脑,为的是征服世界,但无一例外都被某个传奇英雄击败。手握游资的奸商们倒没有征服世界的捧心,他们对政治没兴趣,  相似文献   

19.
"玩官"     
“吃喝玩乐”人皆喜之。仅就一个“玩”字,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尤其是在今天“富”了起来的中国人,“玩法”更是花样翻新,日新月异,犹如打麻将中的“胡吃乱岔”,玩法无规则,咋玩都有理。 养花、养鸟、养狗,玩纸牌、玩麻将等等早已是“小菜一碟”,现在盛行的则是“玩人”,诸如嫖娼、包二奶,搞女秘书的“玩女人”,玩得“色胆包天”,已判无期徒刑的某市市委书记,一夜之间“包睡四个俄罗斯女郎”,真是玩  相似文献   

20.
“多头鉴定”、“重复鉴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司法鉴定体制改革讨论中,不少司法部门、司法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以至学者都对“多头鉴定”、“重复鉴定”不怀好感,认为它是鉴定体制不顺的主要表现,是引起鉴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是造成鉴定分歧的重要根源。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从法律和科学技术角度分析,“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有利有弊,一般是利大于弊,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客观的态度应当是:既要合理主张,又要适当控制。一、“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的必要性所谓“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是指对案件中的同一个专门性问题,经过多个鉴定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