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实际上提高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期望值。这样,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只有进路,而没有退路,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落实到实处。要实施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使法律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信仰.我们必须树立法律高于一切的理念,同时树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正确的权力观念。而且要做到:法律不仅应该公平正义,而且必须在百姓身边、惠及百姓,给百姓幸福感: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率先垂范,模范遵守法律,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检察工作面临着更新更高的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依法履行好各项法律监督职责,全力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相似文献   

4.
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联合召开的第七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13,(10):20-2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新任务新要求,2013年初,山东省烟台市组织开展"法德共进"活动,将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德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法律与道德在管理社会、规范行为、维护秩序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道德修养,推动全社会形成"重法厚德、  相似文献   

6.
普法进行时     
正2011年—2015年是开展普及法律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基层检察机关作为检察工作的“终端”,是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的地方,是展示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成果的一个“窗口”。在执法过程中能否解决好群众最为关心的司法问题,关系到整个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能否顺利地贯彻实施。因此,执法为民是基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切入点,是坚持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基层检察机关要做到执法为民就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转变观念“明确角色”,不断强化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我国宪法在检察机关前面赋予“人民”二字,就给了检察机关明确的定位,所以…  相似文献   

8.
最近,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下发《关于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2013年在全国组织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2013年将在全国组织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文显 《法学家》2006,2(5):6-16
"理念",是包括理论、理想、信念等在内的一个概念.法治理念是指人们关于法治的理论、理想和信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们对什么是法治、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实行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结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美好理想,是尊重法治、崇尚法治、积极参与法治活动的坚定信念.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精神和灵魂,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行为.先进的法治理念引领、指导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活动,是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服务人民、管理社会的行动指南,是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思想基础和价值标准.所以,在全社会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化为执政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若干理论问题作一阐述,以期与法学界、法律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实施的任务更加凸显,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不断增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六五”普法工作唯有紧扣发展、与时俱进,立好“四字诀”、做好“四词功”、念好“四字经”、用好“四为方”,全面强化服务保障功能,才能符合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相似文献   

12.
司徒泽 《法制与社会》2013,(18):169+175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干警作出重要指示: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重要使命,所以,检察工作应突出体现"人民性";检察机关应给力平安中国,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当;应围绕法治精神,强化检察职能,回应人民祈盼,让人民群众能够在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平安法治。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对大法官、大检察官关于"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的统一。面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用他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近年来,周玉华院长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发挥司法的功能作用,大力弘扬以规则意识、权利意识、诚信意识、司法终局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精神。作为司法者,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通过司法理念、司法制度、司法行为等方方面面的工作,着力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制观念,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要坚持"法律至上"原则。"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必不可少的原则,是法治精神的统领。在所有社会规则中,法律应当是最基本、最有力也是最高的规则。如果不承认法律至上,就是认为还有高于法律的规范,法律工具主义和虚无主义就难以避免,法律随时有被变通和虚化的危险,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11,(6):1-1
5月20日至21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在京召开第七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热词     
《方圆》2021,(5):5-5
历史基因2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部署检察机关党史学习教育。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主持会议并提出明确要求。"人民检察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检察事业同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成立后不久,就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在苏区创建了人民检察制度,说明我们党高瞻远瞩,一开始就注重法律制度建设、注重法治规律的探索遵循。"张军强调,要把人民检察史的学习教育融入党史的学习教育中,让广大检察人员深刻认识党创立人民检察制度并始终坚强领导着检察制度的建设和实践,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本质特征,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历史基因"传承好、延续好。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追求客观真实,还是追求法律真实,其最终归宿都是为了及时有力地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国家、集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正确把握好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李林 《法学论坛》2007,22(5):8-12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新形势下,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应当从制度上、程序上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弘扬法治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确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有效监督制约公权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努力提高法治整体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笔者认为,要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这是因为: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有无法治意识及其法治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的进程。人民群众只有在具  相似文献   

20.
全面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全面迈向法治中国的重要步骤.我们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同时,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社会主义宪法权威、强化社会主义法律执行和调控社会主义法治舆情等几个着力点,努力促使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输入法治“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