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霞 《法制与社会》2011,(13):185-18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利润不断增长,如何树立正确的企业观和道德观,这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无疑为企业观的导向,本论文试着从这一著作中,在现今社会体制下,了解企业的道德诉求与道德准则,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依法执政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璋 《行政与法》2005,1(8):40-43
实现依法执政应从观念、法制、体制和机制四方面创新入手。观念创新即实现观念上的五大转变: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从权力至上人情至上向法律至上转变、从泛道德主义向德法并举转变、从国家本位观向人民本位观转变。法制创新:实现国家权力资源的配置法制化、党的执政权及其行使程序法制化、党执政活动的监督法制化以及完善宪法监督制度。体制创新: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理顺和创新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健全权力分离机制、监督机制、约束机制以及道德推动机制、执政党社会双轨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在法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卫 《政法学刊》2003,20(3):47-49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始终是法学范畴内倍受人们关注的话题。道德的多元化导致了法律规范的产生,也使得相容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历史表明道德在法律体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决定了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法治也不能忽视道德建设。道德的法律化是解决道德与法律关系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它只是在立法层面上解决了问题;法律的道德化可以使得制订的法律被自觉、良好地遵守,从而真正实现法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知识产权犯罪控制中的道德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犯罪控制与社会道德存在着一定联系。我国控制知识产权犯罪的刑法规定融入了道德内容,控制知识产权犯罪的法律实施也需要社会道德的支撑。积极守法观是知识产权犯罪控制与预防的高级境界。  相似文献   

5.
一、哈特法律与道德的“有区别的适当联系论” 1、法律与道德学说方面的两种对立观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自然法学和分析法学两个学派长期以来相互对峙而又经久不衰进行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两个学派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即自然法学派的法律与道德的绝对联系论。和分析法学派在法律与道德问题上的绝对区分论。  相似文献   

6.
朱军 《广东法学》2008,(3):42-47
许霆案中“道德法律化”的主张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本质区别,在逻辑前提、价值定位上存在无法弥补的漏洞,许霆案从事实层面上看,正是“道德法律化”对“法的法律化”的误解,从价值层面上看,这一命题隐含着道德标准绝对化、一元化和道德约束强权化的倾向,对社会道德生活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威胁,同时也破坏了法治的核心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承担着道德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对其准确定位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法治,既意味着善法之治,更蕴含着人类对普遍的道德理念价值与终极关怀目的之追求;法治,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规则体系与制度的客观组合,而且还包容了人类在认识与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对自身生活目的和价值理想的情愫记载。道德法律化,既是将人类的道德理想、原则、规范铸为法律的过程,也是善法由此产生并存在的过程;法律道德化,则是使法律内化为更高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过程,更是法律得以被社会主体普遍遵守乃至信仰的过程。由是观之,由道德法律化到法律道德化,当是人类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理想国》第一卷中,色拉叙马霍斯先后提出三种正义观:正义是更强者的利益,正义是法律,以及正义是他人的善。根据传统看法,他鼓吹“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因而是一位无道德主义者。研究表明,“正义是法律”才是他对正义本身的定义,另外两个正义观只是关于正义结果的描述,因而他是一位法律实证主义者。法律实证主义曾经树立起现代国家法律的权威,却带来了道德选择冲突与政治极权主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朱军  谢芳 《法制与经济》2008,(12):118-119,122
许霆案中“道德法律化”的主张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本质区别,在逻辑前提、价值定位上存在无法弥补的漏洞,许霆案中“道德法律化”的判决结果从价值层面上看,这一命题隐含着道德标准绝对化、一元化和道德约束强权化的倾向。对社会道德生活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威胁。同时也破坏了法治的核心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1.
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的变革及调控郑远民,周忠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激剧的变革。在这中间,道德和法律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它们正确的引导和调控功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及道德调控社会价...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必将实现法律观的伟大变观,这是数代人实践的结果和必然的归宿。中国是世界的一员,市场经济是世界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要求和原动力,中国必然走向市场;法律是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必然走与世界法律共同发展的道路。市场经济的法律观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法律观相比较,将在法的本体论、价值论、法运行、法文化及法学研究等方面发生深刻的转变。下面着重阐述两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从西塞罗的《论义务》中提炼出作为罗巴法道德基础的古罗马道德观,分析其在罗马法中的体现及对现代法律制度的影响。在确认社会道德观对于同一时期法治巨大影响的前提下,参照罗马法道德基础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提出了“转变法律权威来源;”、“以超前立法唤起法治精神”、“设立公民不损于已的利他义务”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封建史上具有典型特色的明代法律体制与具有普遍性的封建道德标准之间的种种联系为研究对象,结合法学与伦理学、政治学知识,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法解释学等方法,在对明代的法律体制进行较为全面的评析的基础上,揭示出其与封建帝国时期的传统道德标准之间的种种联系,重点探讨了明代法律体制与社会道德中的因果逻辑,并从政治学与伦理学角度客观的评价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15.
自然法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其中包含着西方的古代自然主义法治观、中世纪的神学法治观和近代的理性主义法治观.在西方的法治思想与法治传统中自然法蕴含着公平、道德、理性、人权、自由等诸多精神的内涵,正是由于其丰富的观念造就了西方法理学范畴内最具持久,最富有生命力的法律思想.本文先是通过对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的阐述,然后进而阐述出表达出西方自然法中所蕴含的公平、道德、理性、人权、自由五方面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法律的伦理基础,从立法、执法、守法到监督都渗透着道德精神。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能单纯在法的领域解决,还需要道德的力量,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法律,都是要靠人执行的,再好的法律,如果没有好的执法者,也不能起到法律的作用。削弱了道德的作用,法制调节必然势单力孤。道德和法制都是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法制重在外在强制,道德重在内在自觉,防治腐败需要内在自觉与外在强制相结合。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就道德力量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做一论述,以期引起人们对道德建设的关注。一、道德的价值导向作…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亟待加强,尤其是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商业制度建立及相关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造成了我国在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制度上存在许多空白,本文对当前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在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法理观、法理道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方式提出经济分析和法理制度建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法律权威问题作为一个潜在话题存在于法律实证主义与自然法学关于法律与道德问题的争议中.法律实证主义者在为法律权威寻找经验性基础的过程中,发展出三种不同的权威观,即奥斯丁的"强制性"权威观、哈特的"内在面向"权威观与拉兹的"服务性"权威观.三种权威观体现了法律实证主义权威理论的三个特点,即法律权威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权威,从"外在面向"权威观到"内在面向"权威观的转向,以及法律权威事实面向与规范面向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随着经济体制的革命性转换,人们的道德观、法律观、以至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人们的社会心理平衡正逐渐打破并向新的心理平衡过渡。在社会日趋商业化,人们生活日趋消费化的今天,道德的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人们。有人慨叹:纯朴美好的道德在现代社会堕落了!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新闻宣传机构大肆地宣传“爱心”与“道德”,但总是摆脱不了“一阵风”的怪圈。对物质贫乏的恐惧导致了人们对物欲的狂热追求,在“占有”的生存方式逐渐成为大众的生存方式的现代中国,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道德到底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呢?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同受制于物质生活条件的社会主体道德和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然而,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这内部和谐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正受到削弱和破坏,二者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显露:一方面传统的道德观与当代法律观的冲突日见端倪,另一方面被扭曲的道德动机和选择与当代法律的追求目标的错位日益突出。如何善待和修复这些“裂痕”,使两者重新整合,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就此略谈浅见。一、现阶段传统道德观与当代法律观的冲突和错位任何社会的变革,首先反映在观念领域之中。我国向市场经济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