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对强制措施制度作了大幅修正,在侧重实现诉讼保障功能的同时,愈加关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和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体系;将监视居住定位为逮捕的替代措施,规定监视居住区别于取保候审的适用情形,严格限制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增加对被监视居住人的监视方法;进一步明确逮捕的适用条件,规定逮捕、拘留后立即送看守所和通知家属,扩大诉讼参与人对审查逮捕程序的参与和明确逮捕后对继续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在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应当准确理解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关于强制措施的修改要点,正确适用各项强制措施,切实发挥诉讼保障与人权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我国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公益诉讼制度,赋予了检察机关提起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诉讼资格。但在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中,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受案范围模糊、起诉主体范围与顺位不明确、诉讼请求适用不完善等。对此,应当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合理拓宽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受案范围。检察机关应当积极能动履职,高质效办理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在案件办理中合理探索适用惩罚性赔偿等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年来一直将限制适用逮捕强制措施作为司法改革的目标,而取保候审作为替代逮捕的强制措施,必将得到扩大适用.新刑事诉讼法已经对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完善,通过实务调研,能够发现取保候审的扩大适用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土壤.构建以检察机关为审查主体的取保候审司法审查制度,将取保候审设置为权利与权力的结合,加强对违反取保候审义务行为的处罚,建立全社会连动的信息平台,并辅之以科学的考评机制,可以促进取保候审的扩大适用,更好地实现这一制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权保障观念下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诉讼化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谷  姜伟 《政治与法律》2012,(10):33-40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了检察机关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目的在于使审前羁押制度独立于办案期限制度,兼顾人权保障和诉讼保障两种价值,使取保候审成为常态,羁押成为例外,审查模式上减少审批色彩,加强诉讼化改造。羁押必要性审查应当定位于诉讼监督,适用于所有逮捕案件,并实现相对诉讼化。羁押必要性的判断标准应当排除绝对羁押必要条件,建立符合比例原则的个案评价体系,引入必要的外部监督形式,还要完善保障诉讼的羁押替代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析中国取保候审制度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该制度的实施既保证了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又可以尽量减少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益,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立法对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在取保候审的申请主体、申请时限、取保候审的期限、司法救济及适用条件等方面规定的不明确,易产生歧义而导致执法的随意性。因此,结合司法实践工作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深入剖析,对改进与完善取保候审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取保候审制度在实践中得剑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法律规定较为原则、执行缺乏必要监督等原因,耳义保候审制度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刑罚处罚的通道,也会给被害人造成新的人身威胁,同时为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障碍、为司法腐败埋下伏笔。加强诉讼监督、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取保候审也应纳入检察监督视野。  相似文献   

7.
取保候审适用率偏低,除了现有法律规定条件比较严格之外,司法实践中又附加的一些"潜规则"是导致适用率偏低的直接原因,而这些"潜规则"的形成和通行又是现行诉讼理念、刑事司法政策、诉讼结构等深层问题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现行刑事司法体制下完善取保候审制度应采取"渐进式"的方案,并从多方面对取保侯审制度应予以改革。  相似文献   

8.
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强制措施.在现行法律中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自行执行,但是,取保候审制度作为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后的一种变更的强制措施.与检察机关的决定息息相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对于取保候审制度缺少监督,这与宪法的精神是相违背的,也同刑事诉讼法的原则相违背的。因此.笔者建议强化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过程中对取保候审制度的有效监督.建立取保候审风险评估制度.完善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政法学刊》2017,(6):107-112
在先前试点基础上,我国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确立公益诉讼制度,成为检察机关进一步发挥检察监督职责、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契机。特别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探索,有助于完善行政诉讼样态、强化行政检察监督、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等。但不容回避的是,现阶段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包括可能适用案件范围的限定、诉讼各阶段的衔接以及检察机关职能定位、其它诉讼主体参与角色等方面。完善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既需要从该制度内部入手进行建构,还需要着眼于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大背景,注重与其它行政或者民事法律规范的配合。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保证金主要存在于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及缓刑执行过程中。而取保候审保证金制度是指公安、司法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责令其交纳一定数量的金钱,以保证其在被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或妨碍诉讼程序的进行,并随传随到的一种法律制度。①但因该项制度设计不够科学,配套措施不甚完善,致使其适用实效并不理想。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其中第六十四条至第七十一条对取保候审的适用主体、被取保候审人  相似文献   

11.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很重要的非羁押强制措施之一,对保障犯罪嫌疑人基本权利和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因此,针对我国现行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敏  刘炳坤 《法制与社会》2013,(31):160-161
刑事诉讼法专门规定了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诉讼程序,并在该程序中特别设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然而由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罪名的范围过于严格、适用条件的规定较难把握、监督考察的主体无适格性、考察制度的内容不够细化、最终作出的决定缺少救济,致使检察机关及诉讼参与人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程序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能导致该制度设立的目的难以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本文将从提高检察机关和诉讼参与人适用该制度的自愿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着手,讨论如何构建适用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取保候审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中的一种。该制度保证了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也降低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少了对公民的人身自由的限制。但是由于我国在取保候审制度立法上的不完善,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制度的实施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如何结合现今的司法实践来不断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立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之一,新《刑事诉讼法》对该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是该制度在诉讼实践中依然存在种种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极大影响该制度在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等方面功能的发挥。本文以新刑诉法为视角,从取保候审现存问题出发,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取保候审适用于那些罪行较轻,不应逮捕,但又需加以限制的犯罪嫌疑人。但在实践当中,由于适用取保候审不当,导致部分犯罪嫌疑人取保后逃跑。湖南省衡阳市郊区公安分局今年1至4月对已经拘留的30名犯罪嫌疑人办理了取保候审,占拘留总人数的42.8%。其中,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只有5人,占取保候审总数的19.2%。此外,报捕25人,检察机关批捕后实际只逮捕14人,其余11名犯罪嫌疑人因报捕前取保候审而逃跑,占应批捕数的44%。造成检察机关无法审查起诉、法院无法开庭审理。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刑事诉讼的…  相似文献   

16.
陈娜娜 《法制与社会》2013,(29):278-278,280
监视居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定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制措施,其强制力介于取保候审和逮捕之间,具有独特的法律地位。新刑事诉讼法增加"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议论,检察机关如何在司法实践中严格把握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强化法律监督职责、完善相关的制度,本文拟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为司法的进一步完善积极建言。  相似文献   

17.
张红 《法制与社会》2015,(9):123-124
在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遭受侵害而引发越来越多公益诉讼的情势下,我国各地检察机关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益诉讼中来,与此同时,检察机关介入公益诉讼制度的障碍问题也日显突出.本文认为我国应结合本国国情,借鉴他国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促进法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完善附起诉条件不捕制度有利于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回旋空间,防止对犯罪行为的放纵,也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减少冤假错案的产生。建立和完善附起诉条件不捕制度的关键点在于:转变思想观念,正确理解逮捕的涵义;以检察机关为主导,建立公、检、法协调机制;侦查机关要做好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工作;严格控制附起诉条件不捕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调研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刑事和解是近年来我国各地检察机关努力探索的一种新的刑事案件处理方式。虽然目前尚缺乏有关刑事和解的统一法律规定,但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实践表明,各地在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条件、程序等方面都存在着共通性和相似性,从而为立法上确立刑事和解制度奠定了基础。但同时,各地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适用的证据条件、调解主体的担任、辩护人及诉讼代理人对刑事和解的参与等方面仍存在不同认识,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取保候审问题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取保候审问题的几点意见西南政法大学夏云华,曾康存在于刑事诉讼法学界的取保候审制度的废存之争,最终不但被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予以肯定,而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实践证明,取保候审是从实际出发,贯彻实事原则,既可以保证诉讼活动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