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鼎彝铭文中,很多表地名、人名的字比较难以辨识。有些字虽能隶定,但不知音义;有些字虽拟了音,然而又疑不能决。因为这些字多不见于后世典籍,而又不能从“六书”角度予以解释清楚,阙如存疑者,往往而是。笔者在认读这一类字时,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字的构造比较特殊,用传统的“六书”方法已不能解释。这类字的构造特点是:构成字的两个“文”或“字”,都是表声的,也就是说两者都是声符,为区别文字学中“皆声”的名目,姑且把  相似文献   

2.
举报信牵出警官受贿大案2012年4月初,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检察院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举报信虽廖廖数语,不足百字,但反映的内容引起了检察机关的关注:冀东监狱原五支队支队长温英豪在2009年借对外承包鱼场之机,收受承包人巨额好处费。冀东监狱位于渤海之滨的唐山市南堡开发区,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监管场所之一,行政级别为副厅级,  相似文献   

3.
"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观念。尽管关于甲骨文中有无"仁"字尚无定论,但是甲骨文已经有了"仁"字的原形。从"夷俗仁"、"相人耦"的风俗习惯入手,可以发现仌、夾、乘、化、尼、弔六个字形,分别是东夷民族二人相亲、抱哺其子、抵足而眠、靠背而卧、男女之爱、追孝父母诸风俗的写照,它们共同成为酿造"仁"的文化土壤。西周有"心"符之"德"源于并超越殷商无"心"符之"德",其强调"怀保小民"、"以民为鉴",可能系受东夷"相人偶"精神的影响。西周的"德"字与战国时的"忎"(仁的古字)之间存在联系。"忎"最早源于母亲对胎儿的关心。从人从二的"仁"字,最早见于西周晚期的《夷伯夷簋器铭》,比学术界公认的首次见于战国时期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中的"仁"字,要早约五百余年。"仁"经过孔子的加工上升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从野蛮不断走向文明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五年,在陕西省歧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中,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器上面铸有一篇铭文,共一百五十七个字。  相似文献   

5.
王沛 《当代法学》2012,(5):155-160
井和誓同为西周审判之依据。从兮甲盘和鸟形盉铭文中可发现,西周时期对当事人加以制裁时,或循先例,是为井;或依约定,是为誓。井在东周后亦写"型"。在涉及井和誓的案件中,准确核实过去的文书档案为相当重要的步骤。所"井"者通常由裁判者决定,先例对其而言较为明确;所"誓"者为当事人自行设定,事后遇纠纷时,或有空口无凭之弊,所以将重要的誓言铸于铭彝,传于子孙,以备核查,就相当有必要了,这大概也是金文中屡见誓言的原因。《国语.周语上》说:"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可谓是西周时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6.
阿成 《政府法制》2007,(1):18-20
2006年4月24日,新华社的一条百字电讯震惊全国:南宁市一名律师和其情妇被枪杀,凶手竟是广西宁明县的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凶手和受害者之间究竟有何不共戴天之仇?精明的律师在乌云密布时为何涉险赴死亡之约?红粉佳人在蹊跷百出中为何还浪漫地成了情夫殉葬品?狡猾的法警布下层层烟幕又是如何被揪出狐狸尾巴的?2006年9月上旬,随着此案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一桩扑朔迷离的枪案真相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言”字共有一百八十余见,其中作虚词用的约一百例。此中有一种句式,如“薄言采之”、“薄言有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祮之”,“薄吉撷之”。(以上《周南·芣苢》)、“薄言往愬”(《邶·柏舟》)、“薄言采芑”(《小雅·  相似文献   

8.
小臣静簋铭文最早见之于清代中期的著录,且为摹本。该铭文在字迹、字形、书体、辞例及内容等诸多方面,皆有不合西周青铜器铭文和金文风格特点之处,而有后人杜撰伪刻之嫌疑。  相似文献   

9.
"刑"字在中国古代法律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它不同于现代部门法中的刑法。刑的本义是处死,后泛指五刑之属;又与型相通,借指规范与标准;而随着上古法律的发展,刑又指法典、刑书。刑字的意义包含了上古法律的发展历程以及人们早期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0.
盖闻惟道集虚,不美夫言说;得意忘象,奚假乎筌蹄。然柱下则著书五千,漆园亦寓言十九。性命之橐籥,造化之权舆。旨约渊微,义賅鸿鬯。神道由是设教,玄宗赖之以传。况黄天当立,有太平之经;金液升黄,具抱朴之籍。并理通格致,事证史林。此则会三教之同,  相似文献   

11.
王韬是近代中国的改良思想巨擘,"通"——以变通、疏通、沟通求得融通的思想,即改良变法的思想——是其法律思想之主旨所在。以"通"为法思想之逻辑起点,王韬着力于对传统法哲学观——"天下观"、"道器观"、"循环观"、"变易观"等的融通与重构,并把"变通"、"改良"的思想主旨溶灌于种种具体法律主张中。把握"通"的法律思想主旨对深刻理解其法律思想的整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佩英 《检察风云》2010,(21):77-77
2008年春天,我在邢台市古玩市场购得铸有文字的铜权一件。权为青铜质,合范铸造。权身铸阳文,惜铸工不精,字多漫漶,三十余字只认出:"至正四""曹州水""救灾""准官""公私米"十余字,从铜权的形制和铭文看应是元代铜权。  相似文献   

13.
名词另释     
在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中,汉语是比较难学的一种语言。在汉文字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假借、通借、双关、暗喻等等独特的语法现象,再加上避讳等历史原因,使得不少字、词,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正确释读。当然,语言的变化快,近年股市的兴盛与网络的崛起,许多专业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的为政之道颇受后人推崇。近日,偶读其写给当朝文武百官的《百字箴言》,笔者对作为手握大权的各级官员该如何从政为官有了更深的认识。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历史上,像《百字箴言》中所说的公正为官者不乏其人,他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民…  相似文献   

15.
论造景     
景物,是古代作家在诗文中描写得最多的客观实体。诗文的旨意与景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此,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宋征璧曰:“情景者,文章之辅车也”。李渔在《窥词管见》中也说,词不出情景二字。刘勰的《文心雕龙·物包》篇,对景物与情旨的关系作了透辟的论析。因此,古往今来,读者对诗文中的景物一向是十分重视的,由景探旨是研读诗文的途径之一;而借  相似文献   

16.
近日无事,随意翻阅蒲松龄《聊斋志异》。读至卷五《骂鸭》篇,区区百字余,读来甚觉有趣。反复读之,掩卷而思,始觉“异史氏”之“一骂而盗罪减”之评语,绝非冤冤相报的“陈腐思想”可以评断。只是对“谁有闲气骂恶人”一句,即使今天,尤其是司法工作者更可作深入思考,此中大有深意。  相似文献   

17.
短评建国之初,刘青山、张子善苛剥救灾粮款,大发不义之财,自绝于“开国第一刀”下。时过40年,这一震惊华夏的枪声余音尚在,却又有人乘改革之机步其后尘,搜刮不义之财。君不见有的贪污赈灾扶贫款物,有的偷挖“希望工程”墙角,有的借募捐集体私分,有的借“义演”、“义展”、“义卖”、“义捐”等中饱私囊。今天,本刊发表的《一场义演不义的丑剧》便是“借义举之名谋私”的一个典型。泱泱中华特别看重一个“义”字。故民间早有“不义之财不可取,嗟来之食不可贪”的戒条,亦有“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千古名言。到了社会主义今天,提倡…  相似文献   

18.
顾云卿 《中国公证》2005,(10):34-35
今天,人们对"借贷"一词已经十分熟悉."借"字,即暂时取用他人提供的财物为己所用;或者将自己所有的钱财暂供他人所用,前者是借入,后者是借出.<左传·定公九年>谓:"(阳虎)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约而归之."这个阳虎,将借来的车不当回事,把轴弄断了,将车面弄毛糙了才还给人家.再看<论语·卫灵公>:"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不用解释,即知前者是借入,后者是借出.  相似文献   

19.
由著名中青年学者赵秉志教授主编的大型刑法基本理论研究著作《当代刑法理论探索》于2 0 0 3年初由法律出版社刊行面世。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法理论的新发展”的研究成果 ,系集众多青年学者之力 ,积经年辛勤探索之功而成。全书分为四卷 ,共计五十九章 ,凡30 0万言。依次为 :第一卷 ,《刑法基础理论探索》 ,共十三章 ,计 82万余字。第二卷 ,《犯罪总论问题探索》 ,共十八章 (第十四至第三十一章 ) ,计 91万余字。第三卷 ,《刑罚总论问题探索》 ,共十三章 (第三十二至第四十四章 ) ,计 83万余字。第四卷 ,《国际区际刑法问题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光明日报·文物与考古》第六十九期,发表了陕西扶风出土一批西周窖藏青铜器的报道,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在完整窖藏的一百零三件珍贵文物中,报道特别介绍了一件铜盘上的二百八十四字的铭文,仅仅少于举世闻名的周器“散氏盘”七十三字,是相当珍贵的古物。虽然较大的拓片影本和释文尚待发表,但从报载的说明已可获得初步的认识基础:(1)出土亦即窖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