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绝对禁止与受损者合理补偿的法理之辩、投资者保护与公司自由兼顾之监管逻辑,为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监管提供理论基础。上市公司私有化监管从"实质审查"到"法定披露"之演变,体现了投资者保护与公司自由之间的利益平衡。通过考察中美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实证数据,探索数据背后我国资本市场生态破坏、私有化需求不足深层次的原因是总量控制之证券发行制度。应借鉴域外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类型化证券监管与公平性司法审查并重之路径,确立公司退市自由与投资者利益合理补偿兼顾之理念,联动修改《证券法》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我国证券监管机构2010年至2016年间各类监管执法手段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证券监管执法侧重于威慑式执法策略。结合规制有效性和规制成本来分析,这一执法策略并未达至理想的监管效果。我国证券监管执法应当引入"精明规制"理念,调整执法策略。证券监管机构应减少对威慑式执法策略的依赖,增加顺从式执法策略的运用;实现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实现与监管对象的合作规制;尊重证券交易所和行业自律组织的自律管理。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选择了上市公司这种模式。在现有法律环境下,往往缺乏对上市公司必要的监管。这样不但损害了国家作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利益,因而,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管作用,确立中介机构的监管责任对国企改革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从阐述证券监管的含义和当今国际上证券监管模式入手,介绍了我国现行证券监管体制的现状和构成、证券中介机构的构成和现行法律对证券中介机构的有关法律规定。探讨了证券中介机构的作用及其在我国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应当确立证券中介机构监管和被监管的双重角色,并且构想了证券监管机关对证券中介机构的监管模式,即加强中国证监会在证券中介机构和证券行为人之间的业务往来中的监督管理职责,建立中国证监会为证券行为人指定证券中介机构的运行机制。同时为了这一机制的有效实行,中国证监会应运用经济手段,即证券中介机构和证券行为人之间发生的费用由中国证监会收付。当然这种指定是以一系列保证公平、平等的机制为基础的。文章最后提出了证券中介机构的监管责任,并具体列举了几点立法建议,即建立证券中介机构的行为准则,对违规证券中介机构进行刑事制裁,对违规证券中介机构的民事赔偿应是惩罚性的而不是补偿性的。  相似文献   

4.
尽人皆知,在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中,对信息披露的监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主要是由于信息披露制度所具有的客观地位所决定的。所谓西悉尼披露监管指的是,为了使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并使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兼顾效益与效率的市场行为的建立得到保证,证券主管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实行的监督和管理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主体及其活动的活动。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进行阐述,然后对当前存在于我国当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督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制度的相关建议,以供业界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证券市场10年经历说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是中国证券立法的有效制度选择。完善的信息披露监管是增加市场透明度,保障投资者利益和建立市场理性与信心的有效制度,是中国证券监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严格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市场的秩序信誉将无法维持;如果没有足够有力的制裁,便对违规者没有威慑力量;如果没有足够的法律救济手段,也不足以保障受害的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同样发挥了其作用,有利于保证证券市场的稳健运行。本文对信息披露制度和新闻舆论监督在证券市场发挥作用作初步探索。一…  相似文献   

6.
钢丝上的平衡:美国证券信息披露体系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熟的信息披露制度美国联邦证券监管制度的核心 ,也是美国在对证券发行实行宽松、开放的注册制的同时仍能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根本原因。然而 ,信息披露越充分 ,对投资者的保护固然越有力 ,但公司的资本成本相应也越高 ,经营负担也就越重。公平和效率之间的这个悖论始终困扰着美国证券市场和监管者。从林林总总的具体制度和规定中可以发现 ,美国证券信息披露体系演变的过程 ,就是一个努力寻找二者间的微妙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证券式众筹虽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融资方式,但仍具有集资性和公众性的双重特点,这表明证券式众筹可能面临擅自发行和欺诈发行证券的风险,故有必要对其进行监管。较之于传统公开发行,域外立法已创新证券式众筹监管理念,并作出相应的制度设计,其监管重点已单纯从发行人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向兼顾投融资限额、投资权利维护转变以及强化中介机构在证券式众筹监管中的作用,此举或许可为我国证券式众筹合法化及其监管制度的确立提供有效借鉴。须创新证券式众筹的监管理念,并分别从发行人、中介机构资格与义务设定以及投资者权利的直接维护来确立证券式众筹监管的法律进路。  相似文献   

8.
域外证券发行权属性之争以及法定披露与自愿披露之争为我国证券监管提供了理论基础。证券发行权和上市权的商事权利属性,决定了证券发行上市应放权于市场,由市场来对发行人作价值判断;法定披露理论的支持,决定了我国的证券发行监管必须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机制。通过中外证券发行的社会宏观与微观基础的实证考察,比较我国与域外证券发行制度的市场生态、信息披露、司法与执法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寻求证券发行注册制路径。当下,我国证券限量发行的审核制是造成证券市场供需失衡、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我国证券发行的注册制改革应依循渐进式变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证券法的公共执行和私人执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前者主要是指证券监管,而后者则是指证券私人诉讼。证券监管的核心是信息披露,证券质量本身并不受重视。面对此次美国次贷危机,证券监管的制度缺陷显露无遗:事前即使进行了充分的信息披露,由于无人能够预期金融创新的后果,信息披露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通过以信义义务为基本规范的证券诉讼,可以追究实施创新的公司管理者对不当创新失败的责任。这种事后的责任追究机制,以及信义义务本身的灵活性和原则性,可以很好地协调金融市场的效率与安全、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混业金融背景下,网络借贷平台不宜被强制分割和限定为信息中介与小额贷款机构。管控型的监管模式不仅滞后于社会对平台监管的需求,也损害了网络借贷产业的发展和监管的公信力。为了实现与产业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之间的平衡,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监管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在监管理念上,推动监管成为内生因素,以公共产品供给为理念变革网络借贷平台法律监管的核心规则;在监管策略上,调整既有的风险隔离策略,以功能主义与类型化为导向开放平台的中介类、增信类、借贷及衍生类业务,构建一体化的网络借贷平台监管规则;在风险控制上,事前准入应引入产业发展、市场竞争与准入公平等考量,事中监测应通过穿透式监管识别业务属性并导入相应的指标体系;在信息监管上,强化信用评级、信息披露等信息性监管和投资者教育等公共信息服务;在风险分担上,加强投资者权益救济,完善风险基金、责任保险等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披露制度是现代证券市场的重要基石,而虚假陈述则是发行人对信息披露义务的严重违反.为能有效地将虚假陈述拒于证券市场之外,除了由证券监管机关在各个环节层层把关,要求发行人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之外,更应引入虚假陈述担保制度,由虚假陈述担保人就信息披露文件的虚假陈述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时引入推定过错和推定因果关系理论,实现投资者追究信息披露担保人虚假陈述赔偿责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不完全——对证券公开规制的一种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学军 《现代法学》2002,24(6):66-73
信息不完全是市场机制与生俱来的内在缺陷 ,它在证券这一特定“产品”的交易过程中得到更加充分地显现。公开规制作为国家干预证券市场的特定形式 ,恰是克服信息不完全的一种有效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3.
Various form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uch as labelling requirements,hazard warning and prior informed consent are increasingly beingused in the regulation of products that are traded across boundaries.In the context of GATT/WTO jurisprudence, in particular, informationalmechanisms are seen as more likely to survive challenge thanmore traditional regulatory methods such as export and importbans. Even then, there may be legal problems, especially where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relate to production methods as wellas to the products themselves. There are a number of distinctnormative justifications for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cludingthe right to make an informed choice, the need to secure consumertrust, the avoidance of market failure and the right to know.But these are difficult and contested concepts. The currentdebate concerning EU requirements for the labelling of 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s provides a compelling example of differentmodels at play, which can as a result cause confusion and dissatisfactionamongst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Much greater clarificationof the justifications for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requiredif their effectiveness as a technique for controlling tradeproduct risks is to be properly assessed.  相似文献   

14.
Increasingly, algorithms challenge legal regulations, and also challenge the right to explanation, personal privacy and freedom, and individual equal protection. As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s for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lgorithms are not value-neutral and should be legally regulated. Algorithm disclosure, personal data empowerment, and anti-algorithmic discrimination are traditional regulatory methods relating to algorithms, but mechanically using these methods presents difficulties in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Algorithm disclosure faces difficulties such as technical infeasibility, meaningless disclosure, user gaming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nfringement. And personal data empowerment faces difficulties such as personal difficulty in exercising data rights and excessive personal data empowerment,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big data and algorithms to operate effectively. Anti-algorithmic discrimination faces difficulties such as non-machine algorithmic discrimination, impossible status neutrality, and difficult realization of social equality. Taking scenarios of algorithms lightly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 regulation path dilemma. Algorithms may differ in attributes due to specific algorithmic subjects, objects and domains involved. Therefore, algorithm regul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and employed based on a case-by-case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able algorithms. Following thes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specific rules can be enacted to regulate algorithm disclosure, data empowerment, and anti-algorithmic discrimination.  相似文献   

15.
论证券交易所竞争与监管的关系及其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因知 《时代法学》2008,6(6):68-77
多国历史事实和理论推演证明:证券交易所只有在竞争环境下,才会对证券市场进行积极有效的监管,这一监管的动力在于交易所追求收入的最大化。而交易所监管由于具有专业、贴近市场、反应迅速等特点,也是政府监管不可替代的,过于集中的一元化政府监管不利于恰当充分的监管,中国也特别存在着政府监管权力过大和实际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中国证券交易所并不处在竞争环境中,监管也不足,并有必要通过多种路径重现其竞争性,以加强其监管能力,包括推动天津柜台交易市场的发展,并有效协调交易所监管与政府监管。而法院仍需保留对交易所监管行为的反垄断审查。  相似文献   

16.
在公司股份回购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行为。美、日等国家一般在放松公司股份回购的同时,在证券法中加强对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行为的联动规范。但我国在公司法中增加股份回购事由的规定时,并未在证券法中对信息披露、内幕交易行为作联动规范。鉴于此,我们应在证券法中针对股份回购中的内幕交易行为作联动规范,将公司规定为内幕人员;股份回购行为本身构成应披露的内幕信息;限制内部人交易本公司的股份;同时还应禁止公司的短线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7.
试论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管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盈利预测信息对于证券市场发展和投资人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证券法实行允许自愿性预测信息披露的制度 ,并建立了安全港规则。我国证券法应借鉴美国的做法 ,对诚实、信用的证券发行人发布的盈利信息预测实行负责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长波 《政法学刊》2008,25(3):70-74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有效补充,上市公司基于寻求信息租金的逐利性考虑,存在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由于立法不够健全和上市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还存在着较多不规范性问题,因此,从立法、执法、司法等角度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鼓励、保护和监管是有效引导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有效运作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9.
政府监管的缺陷与证券监管的适度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东方 《现代法学》2002,24(4):153-157
对证券业的监管说到底就是政府干预社会经济在证券业中的体现 ,然而 ,政府干预 (或称政府监管 )在其运行过程中 ,本身是会存在缺陷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政府监管缺陷和证券市场法律监管负成本的分析 ,从而阐明政府对证券市场监管适度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