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18日下午,春节前夕,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了由市人大、政协和检察系统的司法监督员参加的座谈会。二中院院长姚奎彦向司法监督员介绍了二中院近几年来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工作目标及基本思路。司法监督员对二中院近年来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在能动司法、加大机制创新推进阳光  相似文献   

2.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0,(2):F0003-F0003
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第一届特约监督员聘任大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出席聘任大会并向各位特约监督员颁发聘书。他强调,聘请特约监督员对法院工作进行监督,是促进司法公开、弘扬司法民主、推进公正廉洁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大举措,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  相似文献   

3.
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的和谐互动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法院工作日益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司法审判面临严峻舆情危机的挑战。公众熟知并密切关注的杭州"5·7"交通肇事案的个案研究表明,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两者之间具有实现和谐互动的内在基础。要实现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和谐互动,法院必须把握好三大基本原则:坚持正面及时回应,坚守司法底线,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构筑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和谐互动关系,具体机制和举措包括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研判机制、舆情应对联动机制、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建设等以及实现对司法舆情的程序性回应与吸纳、加强网络舆论监督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郑建伟 《法制与社会》2010,(31):193-194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在检察机关外部进行的群众性监督制度。人民监督员可由司法行政机关提请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依照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成立人民监督员委员会,负责人民监督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舆情再审”:司法决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阳 《中国法学》2012,(2):180-191
李昌奎案件作为"舆情再审"的典型样本,引发我们对司法决策中舆情风险的思考。在形式合理性法治中,司法与以社会舆论为载体的民意冲突不可避免。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构建型法治推进中,死刑案件的司法决策便是舆情风险的高发地带。由于司法权威尚未牢固树立,中国司法机关的舆情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化解司法决策中的舆情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树立司法权威,而在当下,为实现对已有司法权威的存量保护,强化司法与社会诉讼过程中的沟通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张方杰 《法制与社会》2012,(21):194-195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逐步成为了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作用于司法领域的涉法网络舆情,是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涉法网络舆情一方面具有监督司法活动,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干预司法审判活动,损害司法公信力的负面作用。近年来,虽然国内法院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难以有效应对和管理日趋复杂的涉法网络舆情。因此,进一步加强涉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我国检察机关在《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在办理职务犯罪"三类案件"、"五种情形"[1]的实际中,从加强对检察机关监督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司法实践和探索。但在司法实践中,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诸多的制度性的不足,本文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司法实践出发,结合人大监督权的相关理论,探索在我国建立在人大监督框架下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人治精神及人本观念横行和当下民众"义务警员"倾向①,造就了舆情民意青睐刑事司法审判之不争事实。网络语境下,如何应对舆情民意扩张造成的刑事司法审判危机成为司法机关的当务之急。而要想从此困境突围,必须深挖和解构刑事司法审判视野中的舆情民意,对现行舆情民意能否影响刑事司法审判运行状况之尴尬境况进行实证辨思,并恰当通过舆情民意了解渠道创新配以科学的反馈机制,也方能作好判研刑事司法审判中的舆情民意真相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司法公信力影响因素,对网络舆情中影响司法公信力的诸要素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网络舆情视角下司法公信风险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帕累托分析法对风险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权重进行系统分析评估,以期为司法机关应对网络舆情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司法民主性看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民主性体现在司法过程中的很多方面。司法的民主性和司法的权威性一样是司法的本质属性之一,不应该于司法权威性的巨大光环下黯然失色。检察权作为具有司法属性的权力,其运作过程也要受到司法民主性的约束,体现司法民主性的要求。人民监督员制度就是检察权运作过程中司法民主性的重要体现。用司法民主性可以为人民监督员制度构筑起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司法广场化是一种没有身份和空间间隔、能够自由表达意见和情绪的司法活动。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舆情即是司法广场化趋势在现实中的体现。司法广场化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更深刻地揭示网络舆情的成因及影响。应对网络舆情,检察官应恪守客观公正义务,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性化执法,注重平等、公开、及时披露信息,并构建应对网络舆情的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进路: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实践证明该项制度具有现实性、合理性。作为新事物,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也面临诸如立法缺失,选任、管理模式不科学,履职保障不健全,五种情形监督缺乏可操作性以及监督程序规定不明确等问题。应立足于司法实践,结合我国的国情,遵循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从促进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创新选任与管理模式,保障人民监督员适度的知情权以及科学界定监督范围等方面入手,理性地选择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的进路。  相似文献   

1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在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制度创新,具有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自侦案件、增强检察执法透明度的独特价值,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切实执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大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宣传力度可以有效深化检务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14.
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目的是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健全确保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在人民监督员选任方式、监督范围、监督程序、知情权保障等方面深化改革。基于此,本刊特邀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围绕"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主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5.
张佳丽 《法制与社会》2012,(26):257-258
近年来,司法公信力缺失的问题愈发严重,成为影响公正、高效、权威司法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舆论传播方式的进一步多样化给司法公信力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微博时代”实现司法公信力建设新的跨越,是摆在全体司法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将结合“微博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探讨如何降低“微博时代”网络舆情可能对司法公信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寻找法院借力微博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改革内容,某县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中也取得一些成就,但任何制度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发展的,在新形势下,人民监督员制度运行也存在许多问题,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对其进行完善、构建从而从而使项制度为中国的司法体制注入鲜活血液。  相似文献   

17.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从自身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加强外部监督制约出发而推行的一项司法改革制度。该制度体现了司法民主和正当程序的要求。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立法、提升该制度的立法层级,明确程序、优化制度设计,加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和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美国大陪审团制度都是民众参与司法的模式。这些制度在司法理念和价值观念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在选任方式、决议效力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从国内外相关制度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优点和不足。探讨这一问题。将有利于更好地探索和完善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  相似文献   

19.
梁伟  刘坚  赵勤犇 《法制与社会》2011,(12):122+126-122,126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政治体制建设所带来的决策民主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催生了新的舆情民意环境;而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个环节的司法公正,也不可避免的在舆情民意新环境下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影响.被舆情民意所引导的司法,是多数人的暴政的开始;而司法对舆情民意置之不理,亦非司法公正之价值所指;面对舆情民意...  相似文献   

20.
张浪 《中国司法》2004,(12):60-62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褒扬也有质疑。作为一项新的司法制度改革尝试,争论在所难免,且将有助于推动这项制度的完善发展。笔者曾在检察机关工作多年,现担任人民监督员,从对检察工作实践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初步接触,个人认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确立,对于贯彻现代司法理念,进一步促进检察机关严格、公开、公正执法,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具有积极意义。一、人民监督员制度蕴涵的现代法治理念现代司法体制是建立在一系列理念基础之上,这种理念包含了对国家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