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贾永生 《政法学刊》2014,(5):117-125
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发生爆炸后,警方要采取应急警务对犯罪嫌疑人、受伤亡人员、现场秩序、痕迹物证保全与记录等开展快速处置与勘验。爆炸现场快速处置与勘验就是现场整体清理与转移,虽然现场的原始位置变化了,但是载体及其位置关系还在,特别是整体搬迁的残留物、抛出物等相互关系也要记录好。现场编号是勘查人员对现场的场所区域、痕迹物证分布、尸体位置等所做的标记,这种外在的符号添加和记录留存应该与现场客观记录的需要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杀人现场一般都有血迹,犯罪分子为了隐瞒犯罪事实往往抛尸后对杀人现场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杀人现场由于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不能找到有力的证据,直接影响了案件迅速侦破。笔者通过研究杀人案件血迹的特点和分布变化规律,总结出了杀人现场血迹寻找的重点部位和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Fei G  Yan JJ  Qin FM 《法医学杂志》2007,23(1):44-45
法医现场勘查是公安法医检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痕迹现场勘查各有侧重。本文通过室内、野外、运动空间三类现场初步分析了法医现场勘查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正> 公民被不法侵害造成死亡的案件叫杀人案,发现被害人的尸体或尸块的场所叫杀人案现场。杀人案现场重建,是根据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结果,结合案情调查资料,对公民被不法侵害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或推断,以求再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为侦查提供范围、方向和途径。如何进行杀人案现场重建,本文作者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场重建所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发生了什么”和“怎么发生的”[1]。因此在交通事故所致损伤和死亡的案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007年10月13日晚湖口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笔者利用现场分析与重建技术,成功地确定了案件的性质,现报告如下。1案件资料1·1现场勘验现场位于湖口县正  相似文献   

6.
由现场勘查的性质反思我国刑事立案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军伟 《法律科学》2005,23(1):71-74
现场勘查是侦查破案的起点和基础 ,是获取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的重要途径 ,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我国传统理论、相关法律和司法实践均笼统认为 ,现场勘查的内涵是对现场进行的实地勘验、检查 ,现场勘查的性质是侦查活动。现场勘查之内容应包括现场实地勘验和现场访问 ,从其性质看 ,立案前的现场勘查和非犯罪事件现场勘查也应属于侦查活动 ,但刑事立案制度的存在使其实然性质又不是侦查活动 ,因此立案制度有其不合理性 ,建议将侦查确定为刑事诉讼活动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杀人案件现场分析(以下简称现场分析)一直是我国公安机关法医的一项重要工作。大约1997年前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举办了多期法医现场分析培训班,开始探讨、介绍和普及现场分析方面的知识和经验。2001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杀人案件法医现场分析交流会,开始有系统、  相似文献   

8.
临场分析,是指现场勘查过程中和结束后在现场就地进行的分析,是根据现场勘查、现场访问所获信息对案件有关情况做出的初步分析判断。搞现场勘查不能不分析犯罪活动,搞侦查破案不能脱离犯罪现场和对犯罪活动的分析判断,现场分析贯穿于现场勘查和侦查破案的始终。如果离开了犯罪现场和现场分析,现场勘查乃至侦查破案都将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失误。  相似文献   

9.
现场重建是对现场犯罪经过的恢复[1-3],是现场勘查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在各种场所的广泛使用,更多的犯罪现场将暴露在监控画面中。视频监控在跟踪、比对、抓捕等侦查工作中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和成熟,若充分应用到现场勘查工作中,将对现场重建提供重要帮助,大大提高刑事技术工作效率,提高现场快速、全面取证能力。本文中,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视频监控系统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侦查员或现场勘验人员在进行现场分析时,可充分利用勘验过程中发现的人的活动痕迹,同时结合人体损伤特征,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还原,达到现场重建的目的。本文介绍了一起出租屋内的死亡案件,现场勘验人员利用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情况,成功地对现场中人的活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完成了现场重建,为判断案件性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司法知识与法官流动——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一个有待检验的假设———最高法院可能愿意维持现有的法院行政性管理制度———入手,根据实地调研来的大量法官数据,展示了中国各级法院内部频繁的行政性流动的局部场景,并运用利益逻辑和成本———收益方法论证了法官为什么流动,法院和法官为什么忽视司法知识的积累等问题。更进一步地,借用激励理论、管理学和博弈论的工具,文中还论证了司法逻辑和行政逻辑之间的迥然差异,分析了中国法院系统忽视司法制度逻辑的原因以及改变这种行政性制度安排和行政性管理逻辑的困难和艰巨性。不仅验证了假设,还指出了法官的行政性流动制度和专业司法知识积累之间的张力,揭示了中国法院高度行政化管理现实背后的深层制度性成因。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Udayana??s logic in his theistic monograph Ny??yakusum??ñjali, especially in the second chapter where he postulates as conclusion the existence of God. In the course of this postulation, Udayana gives as its reason such Ny??ya theories as the extrinsic validity of cognition (*parata?pr??m???ya) and the creation and dissolution of the world (*sargapralaya). The present paper first focuses on the argument over the creation and dissolution of the world, clarifying whether Udayana asserts its necessary occurrence or just its possibility. It then analyzes the precise logic of Udayana that generates the theistic hypothesis, comparing it with a logic called abduction which is put forward by Charles Peirce.  相似文献   

13.
法律逻辑研究对象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的情境下,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可做新的定位: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思维的逻辑学科,是法学与逻辑学的交叉,是面向法律制度、法律实践和法律适用的应用逻辑,是法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One of the theses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hat, at the strictly 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level, practical logic has neither made, nor can it make any contribu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w, since none of the three branches of practical logic that have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namely, the logic of norms, deontic logic and legal logic, seems to be theoretically possible. The contribution of practical logic to the analysis of legal language is assessed in terms of both the instruments of analysis elaborated by practical logic, the artificial languages,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wo capital subjects, the negations of norms and the permissions.  相似文献   

15.
李文钊  庞伟  吴珊 《公共行政评论》2021,14(2):38-60,229
【问题】间断-均衡预算理论通过美国、欧洲等不同国家的联邦、州与地方政府的预算变迁得到检验,该理论对于中国政策过程和预算过程的适用性如何?制度摩擦假设是否能解释预算变迁的间断性?政治周期是否为替代性假设?【方法】论文通过利用1992—2019年的全国、中央和地方预决算数据,利用正态性检验、L-K值等计算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预决算变迁的间断性情况。除此之外,论文还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政治周期对预算变迁间断性的影响。【发现】研究发现中国预算变迁遵循间断性逻辑,制度摩擦也是导致间断性差异的重要变量,其中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作为制度摩擦的代理变量对中央政府预算间断性的影响更为显著。为了检验间断性的政治周期替代性假设,通过比较党代会周期和中央领导人更替周期的间断性,发现政治周期对预算变迁并没有太明显的影响。【贡献】中国的预算变迁为间断-均衡预算理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这进一步证明了“一般间断假设”和“公共预算的一般经验法则”,从而为理论的外部有效性提供了更多证据。而制度摩擦和政治周期假设的检验为中国预算变迁的间断性提供了更明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文化逻辑、历史逻辑、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是衡量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名领导干部政治素养的重要标尺,也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张晓光 《政法论丛》2008,5(3):68-71
法律论证作为一般论证的特定形式,法律论证应包括立法论证、司法论证等一切法律活动。同时,它作为一种说理的知识与技能,只有在所有法律活动中运用才具有整合法律的功能。以此为视角,法律论证的逻辑取向是非形式逻辑,关注思维的实质内容。特别是理由问题:理由的合成和逻辑联系、理由的可接受性、“形式理由”与“实体理由”的划分、理由的可能和论辩的和解等。法律需要逻辑,法律论证必须符合逻辑,倘若法律生命没有逻辑,则法律生命将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8.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competing institutional logics influence the knowledge base of the police, ideas about good police practice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ties. A tension between the humanistic professional police logic and the instrumental 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 logic is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policing. While the humanistic professional police logic gradually emerged in the 1960s and 70s,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the police force has been reformed in line with the NPM logic. Through qualitative interviews and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police force,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ideas of what constitutes a normative good practice are shaped in relation to these two, opposing, logics. A central finding is that despite many years of NPM as the dominant steering logic, a humanistic professional logic persists. However, the shift towards the NPM logic transforms the knowledge base in a more evidence-oriented direction and affects the ideas of normative good practice, especially among polic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逻辑可修正理论与法律论证评价标准的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玫瑰 《政法论丛》2010,(2):107-112,F0003
苏珊·哈克的逻辑可修正理论有助于法律论证评价标准的研究。康德、弗雷格的绝对主义逻辑观到蒯因、普特南相对主义逻辑观的发展,这是苏珊·哈克逻辑可修正理论及其逻辑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本文研究了哈克的逻辑可修正理论,主要探讨的是哈克对经典逻辑可择代性的论述和变异逻辑理论,分析了由此而引起的逻辑有效性概念的扩展,为法律论证的评价标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