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是美国商务部在"乔治敦钢铁案"中所持的立场并为美国联邦巡回法院所确立。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发起一系列反补贴调查充分表明其已经推翻自己在判例法中所持的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立场。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理论与实践表明,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在法律依据方面面临三种选择。就中国个案而言,美国可能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的法律依据:美国商务部承认中国某个产业为"市场导向产业";由美国国会立法确立美国在《中国加入WTO协定书》第15条下的贸易权利;美国商务部有处理针对中国产品的反补贴申诉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制度和反补贴制度在市场经济语境下是各自独立的贸易救济工具,而在非市场经济语境下却具有相同的目标定位。WTO多边协议在针对非市场经济成员方是否可以实施双反方面的立法具有模糊性,《中国入世议定书》不但没有使中国作出接受双反的承诺,而且还消除了这种模糊性,从而排除了WTO其他成员方针对作为非市场经济成员方的中国实施双反的可能性。因而,美国对华实施双反违背其在WTO的义务,属于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3.
张书林 《河北法学》2015,(1):147-154
H.R.4105法案旨在为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提供法律依据,也是作为其履行WTO争端解决机构对DS379案裁决义务的回应。但该法案存在以下重大问题:其一,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的溯及力条款有违宪嫌疑,且与WTO规则不符;其二,防止重复救济举证责任规则不符合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规定;其三,法案两部分不同溯及力规定导致的差别待遇不仅有违法律平等保护原则,也违背了美国在WTO下的义务。该法案对生效前和生效后输美产品都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中国应针对法案本身的"硬伤"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力争把法案对中国输美产品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4.
胡晓红 《法学家》2007,(4):155-160
美国对我国铜版纸征收反补贴税案不仅意味着美国长期遵循的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不适用反补贴法的贸易救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还意味着我国出口产品可能陷入来自反倾销、反补贴的双重挑战.运用WTO规则审视我国各级政府给予的企业的各种优惠,是我国政府、学界以及企业的当务之急,以应对反补贴指控.  相似文献   

5.
对美国针对中国进口产品提起的反补贴调查的程序和适用进行分析.根据1986年乔治城钢铁案确定的原则,美国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将不采取反补贴调查.然而美国近年针对中国产品开展的两反调查--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在反倾销调查中坚持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采取第三国价格定价,但同时在反补贴调查中则否认中国属于非市场经济国家.从美国国内法和国内判例的角度分析美国反补贴调查的适用规则,并结合案例提出我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周天翔 《法制与社会》2013,(29):230-231
2012年3月13日,美国《1930年关税法》修正案经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字后正式生效,该法案赋予了美国商务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的权利,并对"双重救济"问题作出明确的的规定,使美国对华"双反"调查中的双重救济问题更加难以解决。本文将探析此法案中"双重救济"问题的法律缘由,并探讨我国可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华铜版纸案”述评——基于反补贴申诉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页纸业集团基于中国政府为促进国内造纸业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性贷款计划、税收减免优惠措施等向美国商务部提起了针对原产于中国铜版纸的反补贴申诉,美国商务部也一反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做法,作出了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征收反补贴税的终裁裁决。"美国对华铜版纸案"启示我们,在WTO法律体系下我国现行的补贴政策还有待调整和转换,税收和银行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华铜版纸反补贴案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华铜版纸反补贴案揭开了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的第一例反补贴调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和美国以往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的实践相悖。这预示着,美国开始把一直放在反倾销方面的重点向反补贴转移。我国应该意识到美国对我国进行反补贴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及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胡加祥 《河北法学》2011,29(1):43-49
WTO框架下的非市场经济主体不是一个法律命题,而是源自关贸总协定各缔约方和世贸组织各成员的实践。受"乔治城钢铁案"和"钾碱案"的影响,美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曾对非市场经济主体采用反补贴制裁措施。这种做法导致中国人有一种误解,以为美国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主体。近年来发生在中美两国之间的"铜版纸案"、"反补贴与反倾销案",乃至刚刚裁决的"汽车轮胎案",都向人们表明美国的反补贴制度同样适用于非市场经济主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除了在争端解决中据理力争之外,更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补贴政策,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0.
刘林静 《法制与社会》2011,(11):110-110
从1985年乔治城钢铁案到2006年铜版纸案可以看到,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经历了一个不适用到适用的漫长过程。目前的新形势是,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已经不存在法律障碍,对中国来说,不应再纠结于乔治城钢铁案是否确立了美国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判例,当务之急是如何寻求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美国反补贴法中“因果关系”的确定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福永  杨陶 《时代法学》2005,3(4):107-111
在反补贴调查中,"因果关系"的审查和确定是决定反补贴措施是否公平合理的关键所在,各国对此做法不同、争论很大.在"因果关系"的确定上,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规定存在不明确之处,各国对其保留有相当程度的解释空间.美国反补贴法在因果关系上的用语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不同,同时还存在两个重要的争议因果关系是应存在于"进口"与"损害"之间,还是存在于"补贴"与"损害"之间;应同时决定还是别决定损害与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的具体分析方法上,我国可借鉴美国的"整体分析法".  相似文献   

12.
陈利强 《法律科学》2008,26(2):156-162
美国一方面对中国适用反补贴税法,另一方面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控告中国的禁止性补贴措施之做法,说明美国正在积极行使WTO协定下的贸易权利。应当从美国联邦宪法与国际法之双重视角把握贸易权利之性质并将其分成实体性市场准入权利与程序性贸易救济权利两大类,唯此才能理解美国对中国实施“双轨制反补贴措施”之实质。对美国正在推行的以贸易权利为导向的对华贸易政策,中国必须用自己的贸易救济权利加以对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反倾销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凛 《金陵法律评论》2004,(1):45-50,69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赋予进口国自我保护的一项合法权利,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中国经济深受外国反倾销指控之害.加入WTO 以后,中国的企业仍将面临反倾销与倾销的双重考验与挑战.中国应该在符合世贸组织反倾销法律框架内构筑反倾销机制.一方面,建立正确的价格战略和反倾销预警机制,制定完备的反倾销应诉法规,尽量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和控制,努力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被动地位,充分利用WTO规则应对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体系,调整反倾销机构的职权,对外国产品在中国的倾销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我国的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14.
孟琪 《行政与法》2013,(7):104-110
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现实对经济主权的内涵产生了重大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经济主权为“藉口”,拖延甚至不执行WTO裁决,中国作为WTO成员中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严格执行裁决,在维护本国经济主权的同时,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本文通过对美国和中国在WTO裁决执行中的实践研究,讨论两国的经济主权现,得出WTO成员既要维护经济主权又要执行裁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官松 《北方法学》2013,7(5):140-149
报复在WTO争端解决体系中起着最后救济手段的作用。2009年WTO争端解决机构通过的美国—陆地棉花案DSU第22.6条仲裁裁决,是关于WTO报复的最新司法见解。补贴案件中的报复规则主要涉及报复水平的认定、交叉报复适用的原则和程序两个方面,而美国—陆地棉花案不仅在这两个方面均有涉及,且发表了若干重要见解。作为涉及报复问题最新的WTO仲裁裁决,美国—陆地棉花案对当前补贴案件中的报复规则有诸多发展,其中包括:将SCM协定中规定的反措施与一般国际法上的报复制度相联系;将"贸易影响"作为判定补贴案件报复水平计算的标准;仅允许原告就自己受到的不利影响采取报复措施;坚持"既往不咎"的原则,不允许对已经纠正的违反措施实施报复;澄清补贴案件中的"反措施"仍应遵循DSU第22.3条所规定的报复原则和程序,并确立了判定该条所规定"有效性"的新依据等。  相似文献   

16.
The anti-dumping war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lately, especially after a March WTO ruling and a November US domestic court ruling on the issue in 2011. While the former held that the current US method of applying countervailing and anti-dumping duties simultaneously on imports from China and other non-market economies was “inconsistent” with the WTO rules, the latter ruled that such action was “illegal” under the US countervailing law. China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targets by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decades. Although it currently has more than one hundred anti-dumping actions against its trading partners at the domestic level, China is a very new player of anti-dumping litigation at the WTO level. China filed its first WTO claim on anti-dumping in December 2007 against the US, since when it has made frequent appearance at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examines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anti-dumping disputes during the first ten years of its WTO membership, five as complainant and four as respondent. The alleged undervalued Chinese currency has been claimed to provide unfair price advantages to Chinese products and consequently tops trade fri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its trading partners. It to some extent contributes to the rising anti-dumping disputes of China. With the continuing pressure to appreciate the Chinese currency globally as well as the current debit crisis in the EU, more anti-dumping and countervailing investigations against China are expected to emerge as countries are pushing more exports to assist the gloomy domestic economies. This becomes more like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ounting claims on the job lost in the US due to the flux of cheap and competitive Chinese products.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启动201条款谈保障措施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于 2 0 0 2年 3月启动 2 0 1条款 ,对进口钢铁采取保障措施。包括中国、欧盟、日本等国及利益方在内的各国对此均作出了反应 ,各有关国纷纷要求与美国磋商 ,并向世贸组织申诉 ,有些国家还拉出了报复清单。此案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次利用世贸规则来解决贸易争端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立韬 《河北法学》2007,25(10):197-200
随着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反补贴调查情况剧增和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步确立,我国现存的某些产业补贴措施的影响,正在由潜在危胁转化为现实危害.进口国具备了同时使用"反倾销"与"反补贴"两种手段和其他的保障措施,来限制中国的产品出口的条件,给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反补贴已经成为将WTO协议及相关规则融入我国法律体系和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宋才发 《河北法学》2004,22(4):9-12
补贴和反补贴协定属于货物贸易部分,WTO成员协商达成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和《农业协定》。WTO规则对发展中国家反补贴措施作出了特别规定,对禁止性补贴救济措施作出了专门规定。中国政府在《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中对反补贴作出了具体承诺。为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中国正在实施《反补贴条例》。  相似文献   

20.
WTO《SCM协议》下补贴问题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阐述外国对我国的反补贴形势和我国关于补贴的立法与实践及其与WTO《SCM协议》的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法律对策,即依据《协议》调整、完善我国的补贴立法;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以及积极进行反补贴应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