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公司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公司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得到迅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大量设立,从而也出现了公司人员向国家工作人员送“股票”和其他“股份”等不良现象。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股票”的定罪处罚问题,由于股票交易的规范性,其价值容易认定,所以在司法  相似文献   

2.
按投资主体来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 国有股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由于我国大部分股份公司制企业都是由原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而来的;因此,国有股在公司股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法人股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经营的资产向公司非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目前,在我国上审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法人股平均占20%左右。根据法人股认购的对象;可将法人股进一步分为境内发起法人…  相似文献   

3.
公司取得自己股份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司取得自己股份是指公司取得并持有了自己发行在外的股票。世界各国对公司取得自己股份问题主要分为两种立法模式 :一种是规定公司可以取得自己的股份 ,以美国为代表 ;另一种是采取“原则禁止 ,例外许可”的限定模式 ,如德国、法国、日本等国。我国的公司法应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 ,在原则禁止的前提下 ,许可公司取得自己的股份 ,并就取得自己股份的事由、方式、程序、后果等事项作出具体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4.
股份代持是公司法学界的前沿问题。由于经济领域股份代持现象和司法实践中股权纠纷大量存在,而我国《公司法》对此并无规定,公司法解释(三)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代持问题作出规定,但不完善,在立法上仍需区别对待代持协议的效力。本文将从有限公司股份代持的现实出发,进行理论反思,并试对有限公司股份代持制度建立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5.
熊壮 《律师世界》2002,(5):19-20
增加注册资金是企业筹集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一种方式。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非上市公司”或“公司”)定向增资是指已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股票上市之前,以协议方式向原股东以外的特定的人发行股份,从而  相似文献   

6.
法人股特别是企业法人股在股份制企业中大量存在,是我国股份制企业的一大特色。企业法人股作为法人股的一种,是指企业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作为企业法人股份的投资,不一定是企业所有的资产;而且企业法人股也包括作为公司的企业法人向自己投入资产所形成的自有股份。企业法人股以投资主体的身份为标准来划分,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1. 国有企业法人股,是指全民所有制企业用国家授予其自主经营的国有资产向独立于自己的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2. 集体企业法人股,通常是集体企业以其所有的资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  相似文献   

7.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49条第1款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公司合并时除外。”从理论上讲,股份是公司资本的构成单位,如果允许上市公司收购自身股票,必然导致资本减少,这就可能损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从实践上看,允许上市公司收购自身股票,会引发公司内幕操纵股价、通过炒作公司股票来掩盖公司实绩等问题。因此,各国公司法一般都严格限制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实践中,不严格执行(公司法}第149条关于限制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8.
“国家工作人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刑事立法上,对“国家工作人员”曾有过两次不同的规定,但由于对这一概念的表述不甚明了,对其范围的界定过于庞杂,因而,人们很难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曾一度给司法实践带来混乱。新《刑法》吸取以往的教训,较为准确地阐述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含义,科学地界定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为正确适用法律,笔者就有关“国家工作人员”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以求教于同行一、国家工作人员的种类新《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9.
于维同 《经济与法》2003,(12):66-67
我国目前市场上所谓的“三板市场”,实质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主要是为了给原STAQ、NET遗留股票提供有效的流通渠道,其次也给主板市场退市提供一个退出渠道。截至2002年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共有挂牌公司12家,交易股票14只,投资者10万,流通股份14亿股,流通市值约50亿元。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其起到了流通的作用,但却没有融资的能力。我国主板市场上市的门槛高,二板市场又迟迟未开,此时我国亟需一个广大的场外交易市场,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在我国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股份有限公司又称股份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可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非流通股是指不能上市转让交易的股票,只是一种股权的证明,我国目前股份制企业中的法人股和国有股就属于这一类股票。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的…  相似文献   

11.
在执行工作中 ,经常遇到被执行人除了股权或其他投资权益外别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这就出现了如何执行投资权益的问题。如果该被执行人具有法人资格 ,其持股对象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则冻结其股份或扣押其股票予以转让或拍卖 ,以转让或拍卖所得清偿债务即可。对此 ,由于司法实践中已有多次成功操作 ,故理论界和实践界均已不持太多疑义。但是 ,如果被执行人 (有法人资格 )出全资成立一公司 (该公司在学理上称为被执行人的“全资子公司”) ,则由于它们母子公司之间的特殊关系 ,实践界对如何认识该投资权益的性质以及如何执行该投…  相似文献   

12.
谢山 《律师世界》2002,(5):16-18
一、股票质押的含义 在资金融通和市场交易过程中,质押是保障债权实现的一种有效手段。债务人在向银行或者其他债权人提供担保时,可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股票出质。在我国,股份/股票质押是随着公司(商事)、证券法律制度的确立和发  相似文献   

13.
仲裁员法律责任之检讨(下)——兼评“枉法仲裁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枉法仲裁罪之批判赞成者认为,虽然仲裁人员不是司法人员,但其实际上行使了国家授权的一部分司法权力。由于社会上存在着不良风气,司法机关也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因此在司法活动中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执法不公、徇私枉法的现象,这种司法不公的现象同样也出现在仲裁活动中。社会上一些人为了让仲裁结果有利于自己,到处托关系,请客送礼,向仲裁人员行贿等现象日益增多。这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司法第149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可见,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取得自己股份是持原则禁止、例外允许的立法态度。但对子公司能否取得母公司的股份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却缺乏规定。有鉴于此,笔者拟就此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完善我国公司立法的相关规定有所裨益。一、子公司取得母公司股份的立法例及其评析西方国家公司法虽多数允许一般公司间的相互持股,但对母子公司之间相互持股限制很严。有的国家于公司立法中明文禁止此种行为,如《日…  相似文献   

15.
贪污罪主体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贪污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实施的犯罪。但对什么是国家工作人员、何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无论在法学研究中还是在司法实践上,都还存在着不同看法。我们看来,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国家工作人员”释之过宽,而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则释之过窄。我国刑法规定,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刑法第八十三条把国家工作人员具体解释为是“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对国家工作人员进一步扩大解释为“在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军队、国营企业、国家事业机构中工作的人员,以及其他各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由于立法和司法解释未明确规定受聘用人员应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对受聘人员能否构成贪污贿赂罪的主体存在分歧。笔者认为,解决此分歧的关键在于明确受聘用人员是否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我国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依照这一规定,笔者认为,受聘用人员属于其他依法从…  相似文献   

17.
股份协议收购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购 ( Acquisition)一般理解为一家公司以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取得其他公司 (又称为目标公司 )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 ,以取得这些公司的控制权的经济行为。收购的形式可分为要约收购、股份协议收购和资产协议收购。其中 ,股份协议收购 (简称协议收购 )指收购人 ,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和目标公司的股东达成股份购买协议 ,进行股权转让 ,以谋求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的行为。收购人在进行协议收购时 ,通常只和目标公司的控制股东私下协议 ,购买其股票以控制目标公司。由于协议制度是私下达成的 ,容易存在信息不公开 ,难于监管的弊病…  相似文献   

18.
张佩钰 《法学杂志》2012,33(2):142-147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近年来在西方国家行之有效的一种企业激励机制,在我国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甚至空缺,我国大多数公司在这一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改变我国现有的公司资本制度,为建立"库存股"提供可操作性,并修改《公司法》与《证券法》中关于新股发行与股份回购的相关规定,是有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其次,将独立董事纳入激励对象范围,为激励对象提供更多行权资金来源渠道,有助于提高该制度的实施效果;最后,修改《税法》,给予股票期权制度更多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体现税法在调节该制度激励尺度和激励方向上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职工持股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工持股是指公司职工在公司的组织下持有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从而成为公司股东的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各国普遍实施了职工持股制度。例如美国,到1985年,雇员拥有股票的公司已有7000多家,拥有股票的雇员超过1000多...  相似文献   

20.
孙逊  周斌 《中国律师》2001,(12):55-56
公司法第149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资本而注销股份或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公司依照前款规定收购本公司的股票后,必须在十日内注销该部分股份,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变更登记并公告。”事实上,我国目前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现象已不限于第 149条的规定。如 1999年4月,云天化宣布定向回购2亿股国家股。紧接着,申能股份斥资25.1亿元回购10亿股其母公司持有的国有法人股,青岛啤酒在香港市场用现金回购其已经发行H股的10%。这几个案件中,公司回购自己股份的目的分别是减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