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人生经历和朋辈交往中 ,可见李昌祺刚正性格之有自 ;而其小说《剪灯余话》则反映了其谪贬房山时的特殊情怀。与前此瞿佑的《剪灯新话》相比 ,在个人的情绪宣泄方面 ,《余话》体现的是李昌祺对仕途前程暂时的灰心和跻身功名淡淡的悔意 ,《新话》体现的是瞿佑的“感离抚遇”和“哀穷悼屈”;在同以战乱为背景的篇目中 ,李昌祺旨在重建理学的道德规范 ,瞿佑则多“只怨干戈不怨天”的反战呼号。出现彼此差异的原因 ,是由于两人所处之时代环境、人生遭际和个人性情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剪灯二种”均为明初的言小说集,既往的研究多侧重二的相通之处。本采用学社会学及本分析的方法,从瞿佑和李昌祺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及两位作的遭遇入手,阐释“剪灯二种”的同种之异,既情与理的对峙。这突出地体现在“剪灯二种”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及艺术风格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是公认的现代最突出的书话家。目前钟叔河编《知堂书话》已出四种版本。对比这四种版本的《知堂书话》,意义不容小觑。四种版本的变迁体现出1980年代至今30年间对书话文体的认知变化,折射出周作人研究的曲折历程。这无论对书话研究还是对周作人研究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引用了许多来自《诗经》的诗歌。考察其引用的具体篇目以及比例,可以发现《四书》在内在精神上与《诗经》提倡的“思无邪”、“温柔敦厚”诗教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即强调培养个人道德修养,教化民众,以平天下,同时对统治者的举措失误和道德败坏,给以及时讥刺。这些是《四书》引《诗经》的主要倾向  相似文献   

5.
话蛇     
进入蛇年,关于蛇的传闻趣事多了起来,奇蛇怪蛇五花八门,令人大开眼界。譬如,有的蛇是“气功蛇”,被卡车从身上碾过竟安然无恙;有的蛇是“飞蛇”,能在空中滑翔数百米;有的蛇是“组合蛇”,身体由多节组成并能分分合合;有的蛇是“变色蛇”,到什么环境变什么色;有的蛇“会唱歌”,夜深人静时发出美妙的歌声。我想以上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越来越关注蛇这一动物。  相似文献   

6.
《圣经》(以下简称“BGT”)希腊文中用来表示“爱”的词主要有两种,一个是α’γαπáω,一个是φιλ`ω。前一个特指宗教含义的爱,后一个是一般泛指意义上的爱。《圣经》原文作如此用法和意义划分,并着意对此差别进行对比,既体现了其执笔人对世俗之爱的贬低和对宗教之爱的虔诚,也说明其用词上的深思熟虑。其他表示“爱”的词汇在《圣经》使用中也各有取舍,其中表示上帝仁慈恩宠的xápιs也是一个比较常用的词,而表示性爱的`pws则从未使用过。  相似文献   

7.
三、说《鹿鸣》为《小雅》之始《小雅》七十四篇,大部分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少数出于东周初年,作者绝大部分为贵族。全部诗作有近一半(三十一首)是赞颂诗和写燕饮生活的诗,其余为反映征戍之苦和士大夫的怨刺诗。苏辙《诗集传》曾认为《小雅》有美恶,是“周德之衰”。《小雅》内容虽兼美恶,但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周德虽衰,诗中反映周人的一贯思想观念却是愈益执着强烈。浓重渲染燕乐亲和的《鹿鸣》为《小雅》之始,它集中体现了周初以来“尊尊而亲亲”的亲和意识,强调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自我调节。统治集团内部的亲和是政权保持…  相似文献   

8.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本祖诒《西班牙随笔》 《西班牙随笔》正如标题所示,写的是丁祖诒西班牙之行的所见所闻,重点写的是作者的所感所思。这种散文随笔。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用细致的笔触描摹对象,去穷形尽相,力图以生花之妙笔传达所游之地、所观之物的彤貌与神采,同时抒发情感,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一是触景生情,“思接干载,视通万里”,展开丰富的联想。抒发纷纭的思绪。丁祖诒这篇《西班牙随笔》在写法上属于后者,因西班牙之行的所见所闻而有所感发。触物联类,纵横捭阖,抒其情抱,发其思致。  相似文献   

9.
黄红 《律师世界》2002,(8):27-2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条例》已将医疗事故的范围由《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的“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扩大到“人身损害”,而“人身损害”的范围则相当广泛。这表明,只要有“人身损害”,并不一定造成死亡、残废、功能障碍均可构成医疗事故。《条例》的这种规定,体现了对患者利…  相似文献   

10.
《吕氏家塾读诗记》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诗》说的肯定、维护和发展有力地校正了宋代《诗经》学演变,激活了传统《诗》说的生命力;主张《诗》为雅乐的“主声说”是郑樵、王质“主声说”向朱熹、王柏诗乐理论嬗递的桥梁;对郑樵“淫诗”说的批驳是“淫诗”说从郑樵到朱熹再到王柏不断演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惠特曼在《草叶集》结尾的《再见》中说:“这不是书本,谁接触它就是接触一个人。”从诗人的创作经历和作品内容来看,接触这“一个人”便是接触了诗人的两个“自我”:一个是具体的现实的真实的诗人惠特曼;另一个是抽象的理想的虚构的诗歌主人公惠特曼,即诗人的“创造性自我”。两个“自我”的对话和融合,既唱出了诗人之声,时代、民族之声,又唱出了超时代、超民族之声  相似文献   

12.
东汉是经学兴盛的时期,《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在当时具有很大影响,对赋的学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东汉作家由于对《诗经》认识不同,在赋的创作中,一些作家注重接受颂德和讽谏内容,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另一些作家则从学方面吸收《诗经》的养分,表现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就学史而言,后的意义固然重要,但前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3.
条约解释是国际法上的重要问题。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至33条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传统的奈约解释规则。实践中,《联合国宪章》的解释对于传统条约解释规则多有突破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宪章解释过程中除运用传统方法外,还形成了“暗含权力”和“机构嗣后实践”等新方法;第二,各种传统条约解释方法在运用于宪章时,相互地位关系较之一般条约解释有所不同;最后,存在于条约解释中的解释与修改、解释与新规则创制的关系问题,在宪章解释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宪章自身的特殊性质是形成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宪章解释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条约解释理论和实践,为条约解释提供了全新的样本,拓宽了条约解释在现代国际法学研究中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法”概念是战国时期黄老学说的核心理论之一,其对法家学说之影响尤大。但由于双方探讨基本着眼点不同,导致后期发展各异。作为战国末期黄老作品,《鹖冠子》中的“法”观念更充分地体现出自身学派的特点,并已发秦汉后新理论之先声。  相似文献   

15.
刘阳 《政府法制》2009,(13):31-31
王元化先生《九十年代反思录》之“近思札记·八”对“诸葛式的法治”作了阐发。先生引贺麟《文化与人生》一书中《法治的类型》一文,认为《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几句话“既提出严纪律,信赏罚,兼有申韩之长,又提出要去偏私,以求达到公平开明的政治,乃是代表道德的法治最精要的宣言。”接着又说挥泪斩马谡“更说明诸葛对行军的法令,朋友的情谊,双方顾全”。  相似文献   

16.
金敏 《中外法学》1997,(6):111-113
<正> “以法治国”盛于今日而源于先秦古籍《管子·明法》篇与《韩非子·有度》篇。前者的措词为:“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后者的造句为:“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两者的说法几乎毫无二致。《明法》约500字,《有度》的字数约为《明法》的三倍,而《明法》的500字内容在《有度》篇中差不多都可以找到。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明法》和《有度》有无法割断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苏显学  艾国 《行政与法》2002,1(10):25-27
马克恩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在当代仍然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他们关于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理解经济全球化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他们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论述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视个人发展问题的理论依据;他们对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论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何晏是现存最早的《论语》学代表著作《论语集解》的编纂者,同时也是《论语》学的研究者。他的《论语》学研究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对他人《论语》学成果的裒集;一是自己对《论语》的注释和理解。何晏的《论语》学研究体现了从汉儒到六朝学者《论语》学研究的因革创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古学术转型的方式与规律。在中国古代学术史,特别是《论语》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太史公在《史记》中特作循吏列传》,这对于研究司马迁的政治法律思想,具有莫大的价值。但是,这不是我们本文的题旨。什么是“循吏”呢?《史记》“索隐”释之云:“谓本法循理之吏也”。太史公在《循支列传》开篇有语略云:“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可见,执法之吏,对于国家之治乱,至为重要。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如何,不仅仅在乎其写在文本上的法律条文如何,更在于这种体现统治阶级“导民”意志与政策的法律条文是否在实际生活中被严格地遵循。虽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与与载体的《周礼》,其内容应看作是作者对周代社会更加理想化的构筑。由于这种“构筑”,具有可行的诱惑力,所以历史上几次重大变革都曾借鉴了《周礼》中的若干设想。在当今社会亟待加强的法制建设中,《周礼》中围绕六乡设置的普法网络体秒,以及“观法”、“读法”等“以礼防禁”、“以刑纠民”的做法,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