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况 2004年的法理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热点和亮点,原来所关注的某些问题也有更进一步的深入讨论.本年度召开的研讨会主要有:在日本北海道大学举办的第4届亚洲法哲学大会,<法学研究>杂志社和黑龙江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俄罗斯法学理论的转变"研讨会,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和比较法研究所主办的"中德日法学研讨会--法律全球化与共同法的发现",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法律移植与中国法制"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讨会",吉林大学法学理论研究中心举办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探讨会",吉林大学法律理论研究中心和湖南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的"法治、人权与宪政"的学术研讨会等.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特别是法哲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中,道德法律化又是大家争议的焦点。本文通过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从而引出道德法律化的内涵,接着论述道德法律化的理论根据,实行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谈谈道德法律化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3.
陈耿  安海涛  李晶 《法学家》2004,(1):127-129
一、军事法学研究概况 2003年出版的军事法著作有十几部,其中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军事法研究>(张山新主编)、<军事法教程>(许江瑞、赵晓东著)、<军事经济法学>(陈耿主编)、<军事检察学>(李昂主编)、<战争法原理与实用>(丛文胜著);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危害国防利益罪>(黄林异主编)、<军人违反职责罪>(黄林异、王小鸣著);法律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军事法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张建田著);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刑事侦查学>(李自飞主编);海潮出版社出版了<新形势下部队与官兵涉法问题研究>(国防大学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北京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编)、<圣雷莫海上武装冲突国际法手册>(任筱锋、杨晓青译);长征出版社出版了<军法纵横>(张纪孙著).  相似文献   

4.
陈耿  傅达林 《法学家》2006,(1):118-120
一、研究概况 2005年,中国军事法学研究蓬勃兴起,学术成果突出.在著作方面,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了李佑标等著<军事法学原理>,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余子明著<中国军事法律思想史>,刘继贤、刘铮主编<新军事变革与军事法制建设>,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李昂、田龙海主编<军事法学研究综述>,法律出版社出版了张建田著<军人说法>,海潮出版社出版了张春林著<论军人违反职责罪>.全年在<中国军事科学>、<中国军法>、<西安政治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共发表论文约220余篇.  相似文献   

5.
富勒是美国著名的法理学家,也是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法的本质的目的性和法律必要的发展方向,使“法律事业”的特殊性体现在或者归因于具体的法律形式.他强调,法律与道德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开创性地提出了法律的“内在道德”这一观点,指出法律的存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富勒的新自然法理论阐明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治的基本原则,将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变成了可变的活法,从而使我们对相关的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法哲学的范畴,就是实然法与应然法之间的关系。这是法学、特别是法哲学的一个重大而艰巨的问题。在当代西方法哲学中,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论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道德的法律强制;如何处理法律与道德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对欧美法学家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评析,便于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实现法治与德治的互动结合。  相似文献   

7.
沈宗灵 《中外法学》1997,(4):112-114
<正> 波格旦(Michael Bogden)是瑞典隆德(Lund)大学法学教授。《比较法》是他一本近作。1993年以瑞典文在本国出版,1994年英文本由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P.O.Box23,7400GA Deventer/The Netherlands出版。据作者在该书序言中称,此书译成英文本时已对原书(瑞典文)作了许多修改。该书主要是供罗马—日耳曼法律传统国家的法律学科学生和法学家之用的,因而英美法的份量多于法德两国的法律。总的看来,该书是一本外国法和  相似文献   

8.
埃利希的法社会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埃利希的生平简介 埃利希(186—1922),欧洲社会学法学、自由法学的创始人之一,生于奥地利布科维纳省(Bukowina)省会切尔诺维茨(Czernowitz)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律师。1886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894年,任维也纳大学私法讲师,主讲罗马法,并兼任律师工作。1897年起在切尔诺维茨大学担任罗马法教授直至1922年去世。在此期间,埃利希于1906年担任该大学的校长。埃利希终身未娶。他的主要著作有《法律的自由发现和自由法学》(1903年)、《法律社会学的基本原理》(1913年)和《法律逻辑》(1919年)等。埃利希的理论主要体现在《法律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这本书是现代法社会学的第一部系统作品,也使其因此而赢得“欧洲法社会学之父”的称号。  相似文献   

9.
《法律的道德性》的创作动机源自富勒与哈特的论战,同时,这部经典著作也是富勒自然法思想的巅峰之作,在书中富勒充分展现了他的新自然法思想及其理论建构,尤其是在全书中富勒围绕法律的内在道德而展开的论述及其由此而引发的学界的激烈讨论,使我们对法律本身的理解乃至对整个法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啻引起了自然法思想的一次重大的理论变革。  相似文献   

10.
<世界人权宣言>是二战后最重要的国际人权文件之一.它超越抽象的"自然权利"人权理论和地域性"基本权利"人权理论,建立了"全球道德共识"人权理论.这一世界新人权理论的确立与中国学者张彭春的贡献密不可分.张彭春作为人权委员会副主席全程参与了<世界人权宣言>的制定.他以儒家思想为依托,提出了反对西方中心、提倡多元、抛弃宗教哲学纷争寻求道德共识、用良心制约理性等诸多人权理论主张.他提出把"仁"这一道德禀赋作为人权的基础,为面临宗教批判、理性批判和权力批判而陷入困境的传统人权话语找到了新的合法性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