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良  王荣文 《中国公证》2009,(12):62-62
近几年,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安置问题,是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全运、保稳定”工作的难点问题,拆迁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如何既保护当事人利益,又能确保拆迁安置公开、公平、公正地顺利进行?记者认为,在今后加快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中,让公证服务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
城市房屋拆迁,是指因国家建设、城市改造、整顿市容和环境保护等需要,由建设单位对现存建设用地上的房屋进行拆除,对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给予一定补偿或视情况进行迁移安置的活动。然而在拆迁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被拆迁人的利益得不到妥善的保护。要有效保护被拆迁人的利益就必须从行政权利的规范和约束入手改造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裁判要旨】在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中,倘若对合同条款的解释既可能有利于立约人,又或者有利于反立约人时,则按照有利于反立约人的意思进行解释。对格式合同文本提供者即拆迁安置补偿义务人进行适当约束,倾向保护被拆迁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廖赞梅 《法制与社会》2010,(18):145-146
随着沿海产业的转移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内陆地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商业开发和基础实施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建筑房屋拆迁和耕地被占用的情况。特别是农民房屋拆迁后,补偿标准过低,宅基地被村委会无偿收回,拆迁中的农民对此很不满意。本文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保护农民利益的目标,探寻新的补偿安置方法,以期为解决该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杨江涛 《人民司法》2023,(16):95-101
在最高人民法院清理司法解释,将原《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7号)第7条删除后,我国对被拆迁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权益之保护成为空白。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属于特殊行政协议,除兼具行政性与协议性外,尚具有物权性。被拆迁人补偿安置权益在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分为补偿与安置两部分,前者针对所有权,后者针对使用权。本文基于补偿安置协议的物权性,认为被拆迁人补偿安置权益名为债权、实为物权,应当依所有权物上代位理论对补偿安置权益施以物权性保护;基于补偿安置协议的行政性,强调临时安置补助费及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等费用属于行政机关公法上的义务,且应事前补偿到位。  相似文献   

6.
2001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拆迁条例》)、《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管理办法》)着重在规范拆迁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方面作出规定,有效地缓和以往拆迁过程中安置方式单一、以户籍为依据等不利因素对拆迁工作实施的影响。通过审判实践我们发现,本次拆迁法规确立的拆迁原则,客观上忽视了对原所有人、原承租人的共居人利益的保护,且相关的纠纷数量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裁判要旨】在未办理安置房过户登记手续前,被拆迁人享有其基于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所获得的利益。赠与的财产亦指财产性利益,包括积极财产利益、消极财产利益、无形财产利益。在赠与关系中,被拆迁人享有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项下的利益属于赠与人的消极财产利益。赠与人享有处分权。被拆迁人享有对安置房的优先取得权,这一权利是基于被拆迁人的特殊身份所获得的,是优先于一般债权的特殊债权,因而除被拆迁人之外的其他人不应享有该权利。  相似文献   

8.
房屋拆迁行政案件合法性审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我国的城市建设生机勃勃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大规模地拆迁城市旧区房屋是城市建设基础性的工作。这项工作牵涉面广 ,涉及利益大 ,容易引发大量的拆迁纠纷。一、拆迁行政案件的特点拆迁行政案件主要是指拆迁人或被拆迁人对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围绕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事宜作出的裁决不服 ,向法院起诉而形成的案件。拆迁人或被拆迁人不服拆迁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核发拆迁许可证、限期拆迁决定等行政行为而形成的案件 ,不属于本文论述的范围。拆迁行政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一 )审理的对象是拆迁补偿安置裁决…  相似文献   

9.
姬婧 《公民与法治》2010,(21):44-45
拆迁补偿协议是否有效的一般认定方法 拆迁补偿协议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拆迁安置补偿事宜达成民事协议。有效的民事协议受法律保护,无效的民事协议,不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方岩 《中国律师》2004,(7):67-68
2001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拆迁条例》)、《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管理办法》)着重在规范拆迁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做出规定,有效的缓和以往拆迁过程中安置方式单一、以户籍为依据等不利因素对拆迁工作实施的影响。通过审判实践我们发现,本次拆迁法规确立的拆迁原则,客观上忽视了对原所有人、原承租人的共居人利益的保护,且相关的纠纷数量有上升的趋势。与原有的拆迁条例、管理办法相比较,新《拆迁条例》与新《管理办法》主要对以下4方面着重进行了修改:1、明确被拆…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以来,我县采取“先建后拆、综合配套、让利于民、阳光动迁”的办法,对被征地拆迁的农民进行集中安置。工作中,我们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全程介入,严把“四关”,强化监督,保证了安置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严把征地拆迁安置政策关。我们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带着问题深入拆迁户进行调查研究,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征地拆迁安置政策规定,了解被拆迁群众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准确掌握拆迁安置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邀请拆迁安置户代表参与制定了《新津县农村居民拆迁及集中安置补偿实施意见》、《新津县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办法》…  相似文献   

12.
"小产权房"的拆迁补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也日趋频繁,其中拆迁补偿问题最受关注。"小产权房"作为一种饱受争议的房屋,对于其拆迁补偿,我们认为,应该在承认"小产权房"的合法性前提下,在征地拆迁中的补偿范围和标准、安置补偿争议的解决方式上,给与其利害相关人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由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方兴未艾,城市房屋拆迁纠纷也随之有所增加。鉴于此类案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因此,有必要研究此类案件的成因,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妥善解决纠纷,防止纠纷发生,充分保护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促进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导致房屋拆迁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动迁部门与拆迁户就房屋安置不能达成协议而引起纠纷。在我国城市,房源普遍紧张和奇缺,而房屋拆迁对拆迁户(单位或个人)的工作、生活、营业等均  相似文献   

14.
城市房屋拆迁中物权的行政法保护,要求在明确公共利益范围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城市房屋拆迁法律体系,以缜密的拆迁程序为主线严格规制拆迁规划、征收、许可等拆迁执法行为,以构建补偿安置制度为核心全方位完善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行政补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房屋拆迁过程中民事纠纷案件的审理□王忠义王睿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的民事纠纷,主要包括拆迁补偿安置纠纷、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纠纷和拆迁委托合同纠纷三类。其中,拆迁补偿安置纠纷,是指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房屋拆迁中,损害被拆迁人利益的恶性事件将如何保护拆迁人利益的民生问题推向社会转型的风口浪尖。本文旨在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推演拆迁过程中房屋拆迁相关主体间的博弈关系,提出冲突焦点在于被拆迁人的权益能否得到合理保障,所失利益能否得到合理补偿,并以此为基础探究被拆迁人利益保护不力的原因,探究了被拆迁人利益保护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主要法律依据是2011年国务院通过并开始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实施以来在实践中依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就表现为拆迁入在拆迁过程中无视破拆迁人的权益,致其物权以及人身权和行政参与权、知情权等法律权利受损.本文通过分析被拆迁人权益保护现状及拆迁制度在法律方面的缺陷,提出立法要从完善征收程序、科学界定“公共利益”以及完善拆迁补偿安置制度着手,以求更好地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裁判摘要】一、生效的拆迁补偿安置裁决是实施强制拆迁的基础.拆迁补偿安置裁决被一审撤销后,强制拆迁不得再继续实施。  相似文献   

19.
房屋拆迁中私人财产权利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侯雪梅 《法学论坛》2004,19(5):47-52
随着城市建设以及城镇化的加速 ,拆迁纠纷已经逐渐成为社会性问题。从我国房屋拆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看 ,矛盾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拆迁人滥用公共利益侵吞私人利益的现象普遍 ;二是房屋拆迁中的政府角色定位模糊 ,因滥用行政权力干预拆迁活动而引发的社会冲突严重 ;三是拆迁补偿严重不足 ,民怨很大。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从合理保护房屋拆迁中财产权利的必要前提、保护财产权利的关键及根本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以期对我国房屋拆迁法律法规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房屋拆迁补偿与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蕊 《河北法学》2004,22(10):40-44
房屋拆迁是对公民重大财产的剥夺,不仅涉及到公民财产所有权等民事权利的保护,更涉及到公民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保护的制度性的不足,是导致房屋拆迁实践中种种问题的渊薮。尤其是此次修宪对“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对征收、征用私有财产的补偿原则的缺失,使公民财产权利保护的原则在宪法层面上缺乏依据。在房屋拆迁方面,上述不足将公民房屋拆迁及其补偿造成至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严格规制公共利益和公平补偿应当是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宪法原则,也应当是房屋拆迁补偿中的核心原则。其中,拆迁补偿方式中, 原址产权调换在体现公平补偿原则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以原址产权调换为原则,来确定拆迁补偿方式或金额,并以此为房屋产权人户提供多种安置补偿方式,是当前解决拆迁纠纷的现实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