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我国的房产中介出现了当事人卷款潜逃、房产中介公司一夜之间崩盘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其中既有房产中介自身发展中的原因,也有外部资金监管不力等原因的存在。这给我国的房产中介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规范我国的房产中介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近来,我国的房产中介出现了当事人卷款潜逃、房产中介公司一夜之间崩盘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其中既有房产中介自身发展中的原因,也有外部资金监管不力等原因的存在。这给我国的房产中介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规范我国的房产中介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所谓房产“黑中介”,是指不具备房地产中介资格。擅自从事房地产中介业务的中介公司,或者虽然具有合法的房屋中介资格,但却违法经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经济学原理和房产交易法律制度着手,提出房产中介具有提供房产交易机会、提供房产交易信息和提供房产交易服务三大功能。进而分析指出:二手房买卖方与房产中介签订的委托售(买)房合同不是单纯的居间合同,而应是确定房产中介负有居间义务和附带提供房地产咨询、估价服务义务的合同。笔者经实际调查后,对当前房产中介不规范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与整理,对其中三个方面八种不规范行为提出了相应的诉讼矫正对策;针对其他五种不规范行为和产生房产中介不规范行为的社会原因提出行政管理措施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43岁的李王宝是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人,2005年通过昆山市良诚房产中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诚房产中介)向同镇50岁的夏不凡购买了一套住宅房。李王宝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是,中介经办人带着代收的近35万元房款溜了,已经付清全部购房款的他被起诉到法院,一起被起诉的还有良诚房产中介。中介  相似文献   

6.
在房屋买卖居间活动中,房产中介公司作为居间人应根据委托人的真实意思开展居间活动,并尽到专业从业者的注意义务。在委托人本人未到场的情况下,房产中介公司在建立与委托人的居间合同关系时,应核查委托人代理人提供的委托书、公证文书等相关文件的真实性。房产中介公司未核查相关文书真伪,造成当事人损失的,是否应当对委托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以及如何认定其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在实践中存在一定争议。本文认为,房产中介公司作为专业的居间机构,因未尽必要的审慎核查义务而导致委托人利益受损的,应就该相对方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对其赔偿责任的范围可以从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认定。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委托相比,涉房地产委托存在属性异化的现象。现实中,一份单方授权的涉房地产委托书基本等同于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加一份房产抵押担保协议,委托公证书也逐渐演化成为了一些人炒房避税、逃避限购政策、高利贷担保的工具,这不但陷委托人于不利的境地,极易引发财产纠纷,也为公证机构、公证员带来了巨大的执业风险。本文拟探讨涉房产委托书(主要是房产中介、担保公司参与下的涉房产委托书,以下为叙述方便,简称委托书)异化情况,并从公证实务角度出发,审视在涉房产委托书发生异化的情况下,公证员在办理公证时应如何审查和告知,以切实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降低公证执业风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涉及房产买卖、房产抵押贷款的房产委托公证与日俱增,此类公证虽然收费不高,但一旦涉及错证和赔偿,其标的往往是整个房产的金额.笔者在办理房产委托公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容易引起纠纷和错证的陷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王尧峰 《法庭内外》2013,(10):36-38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繁荣景象,房屋价格以及房屋租金居高不下,这催生了房产中介市场的繁荣,大大小小的房地产经纪公司——也就是众人熟知的中介公司不断涌现,甚至出现一些无证无照无资质的个人也在做房屋中介代理,就是俗称的"黑中介"。这些中介公司逐步掌握了大部分的二手房屋租赁市场。其中,二手房租赁市场中存在一种常见的租赁方式,即大家熟知的房屋"托管",就是房东与中介公司签订房屋出租委托合同,房东委托中介公司处理房屋出租事宜,中介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租户签订合同,并将出租房屋所得租金交付给房东。房东、中介  相似文献   

10.
丁选旺 《中国公证》2006,(11):51-52
案情简介 张某和李某于前年为其9岁的儿子小张在本市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以小张的名字办理了房屋产权证。现小张的父母通过房产中介将该商品房卖给了他人,但房地产交易所(房产登记机关)不给办过理户手续,原因是房产证上是小张的名字,小张尚未成年,签字无效,其他人代签字也不行。房产中介所经办人小高来到我处咨询,说交易所不给办过户,只好为买卖双方拟一个协议,大致意思是,该商品房已卖给购房者,产权归购房者所有,等小张成年后,再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并为双方设立了违约条款,还提出将该协议进行公证,并咨询可有其它办法能够解决未成年人名下的房产权变更过户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纠纷大幅上升,而其中因房产中介公司不规范行为所引发纠纷占大多数。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经调研认为,当前房产中介公司的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4类:  相似文献   

12.
陈真诚 《法人》2013,(9):78-78
麦田房产数月骚扰客户上千个电话,可谓地产中介扰民之典型,对于此类在企业内部传播个人信息目大肆骚扰的行为,法律该如何规制?8月1日出版的《法人》杂志刊发了题为《麦田房产内享客户信息数月打上千骚扰电话》的报道,家住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某小区的李先生反应称,去年在麦田房产买过一套二手房、登记过自己的电话等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房价不断上涨,房产中介公司犹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多如牛毛,然而随着国家一轮又一轮房价调控,中介机构竞争日渐激烈,他们角逐于有限的二手房市场,甚至出现了部分"黑中介"。这里所谓的"黑中介",一类是指不具备房地产中介资格,擅自从事房地产中介业务的"黑中介",此类中介由于先天不足,极易违规经营,被消费者投诉的几率也较多。另一类是虽然具有合法的房屋中介资格,但却违章违法经营。根据北京市房山区法院的调研发现,仅以房地产经纪公司这一名称为当事人的案件在过去6年内增长迅猛,2005年仅为10件,2010年为75件。"黑中介"的手段翻番,有的向消费者提供虚假房源,骗取消费者的信息费;有的在购房合同上做手脚,骗取消费者的中介费;有的隐瞒房屋真实情  相似文献   

14.
陈玉峰 《法人》2013,(10):51
《办法》明确规定中介机构禁止泄露委托人信息、未经委托骚扰他人等20种房地产经纪行业违规行为。麦田房产敢"顶风作案",背后隐藏着什么?明明没有卖房、出租房屋的打算,可一直不断接到房产中介人员的电话,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013年8月,《法人》杂志发表文章《麦田房产内享客户信息数月打上千骚扰电话》,曝光了麦田房产经纪有限公司(下称"麦田房产")电话营销被指骚扰客户,引起强烈反响。9月15日,受害者李先生告诉《法人》记者,麦田房产故伎重演,一如既往的给自己打电话,有时候还会发短信,询问房屋租售信息。  相似文献   

15.
春节前夕,市民岳先生通过某房产中介买了一套二手房。和卖方、中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岳先生支付了1.2万元中介费和20万元首付款,并着手支付剩下的房款,以便办理过户。正当各项手续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中介突然要求岳先生再支付3000元的评估费和4000元的贷款费,  相似文献   

16.
【裁判要旨】当前房地产买卖中"跳单"行为基本发生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通过房产中介公司的居间介绍,买受人找到房源或者出卖人找到下家后,为避免或减少佣金支付义务,而通过其他中介公司或直接跳开房产中介完成交易的行为,俗称"跳单"。为了避免"跳单"行为,房产中介公司往往采用格式条款对此进行限制,以保证其居间收益。在审理中,该格式条款是否有效不应一概认定,而是应当站在公平交易的角度,区别当事人有无规避的主观恶意和客观事实来作出不同判断。若房屋买受人或出卖人构成"跳单"行为,买受人或出卖人要按照约定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过重的,法院可以依法调整。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调控政策的打压下,房价这匹脱缰的野马似已被初步遏制.据最新数据显示,各大城市房价环比涨幅均有所收窄.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中介门店的冷清.在上海,由于楼市降温,房产中介再现关店潮. 房价非理性上涨除了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外,也给社会诚信带来不利影响.近年来,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伴随“房价涨”,出现了“诚信降”.如何用法律手段对此加以规制,值得人们思考.  相似文献   

18.
林智翔 《法制与社会》2014,(18):274-275
自新《婚姻法》颁布以来就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婚姻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婚姻问题有法可依的保障,婚姻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的思想。新婚姻法就婚前房产、婚后房产分割,婚后房产、离婚房产分割等内容作出了新的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新婚姻法在总体上看来仍然存在着少许不足,为了更好的完善婚姻法,我们需要对当前婚姻法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完善婚姻法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周峰  李兴 《法律适用》2011,(10):94-97
房地产居间纠纷历来是审判实践中的难点,由于居间合同的特殊性以及长期以来对一些基本问题未形成统一认识,居间纠纷处理中的执法不统一现象仍然比较常见,尤其是对当前房地产交易中频繁出现的"跳中介"现象如何认定、处理,实务界分歧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当前整个新兴房地产中介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20.
陈玉峰 《法人》2013,(8):49-49
在客户不知的情况下,房产中介擅自将客户个人信息公开于内部资源共享平台并不断拨打客户电话,这种模式被指涉嫌侵犯客户隐私,如不改变,或将滋生出一系列法律侵权事件"去年通过麦田房产买了一套二手房,今年他们就接连不断地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卖房子,我都被他们烦透了。"李先生告诉《法人》记者,麦田房产的客服人员每天都给自己打电话,已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他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