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论刑事法律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刑事法律关系杨兴培人们在其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各种社会关系。当这种社会关系一旦进入某一特定的法律规定领域并为该法所调整,就成为某一特定的法律关系。在法制社会中,几乎每一种法律都无不规定和调整着某一特定的法律关系。然而,在我们现有...  相似文献   

2.
也谈军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军事法律关系以涉及国家军事利益的社会关系为基础。涉及国家军事利益的社会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们在国防建设,作战和军事训练,军队及武装力量的组建、编制、装备和管理,军事科学和军事技术研究,军事教育等各种军事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可称为军事社会关系。无疑,军事社会关系直接涉及国家军事利益,应受到军事法的调整,从而成为军事法律关系的基础。另一类是人们在某些民间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从这类社会关系赖以形成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法律规范就是经济制度规范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主要社会规范之一.社会规范的特性使法律与社会制度发生直接联系.社会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是社会关系规范化的结果.社会制度也就是社会关系制度.构建社会制度的社会规范有多种,如传统、习惯、惯例、政策、法律等等.法律因具有规范性、普遍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强制性等特性,使其在实行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近现代成为构建社会制度诸规范中的最主要的社会规范.因之,在理论上,人们每谈到制度的时候,总会自然地将其与法律联系起来;在实践上,人们总会将国家重要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生活制度加以法律化.  相似文献   

4.
黄群 《中国司法》2012,(1):77-82
公证在社会关系的调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无法及时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予以调整,而社会关系本身却需要由法律进行确认时,就需要公证人在公证活动中凭借自身的法律智慧和专业经验,对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况进行"裁量",以助民事关系主体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冲击和国内的全面改革,我国的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一方面出现了许多从前没有遇到的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多样化,导致社会关系的愈益复杂化。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对各种社会关系加以确认和保护,而且赋予社会活动的主体——公民更多的权利,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然而,在我国法制建设中,还存在诸多不协调的现象。例如,法律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立法与司法之间,宪法与部门法之间等等,其中立法问题占有突出的地位。立法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法律和经济的协调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  相似文献   

6.
法官造法与司法权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的特点之一是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发展.首先,我们无法为尚未发生的社会关系制定规则,因为规则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来源于既存的逻辑;其次,当新的社会关系产生并且我们认为需要制定新的规则来予以调整时,这种社会关系已经存在,而法律却还没有出现;最后,立法需要相应的程序和时间,当法律制定出来时,它已经必然地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法律是社会交往和社会需要的产物,因之,法律也是主体交往中日常生活的公共产品。它不仅作用于人们日常的物质生活,而且也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法律作为正式制度,还缔造着人们的制度生活。但法律的规定并不是完全自足的,一方面,需要关注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民间规则的作用,另一方面,当法律规定有所遗漏,或者法律规定对公民的日常生活不能调整、规范时,民间规则对救济法律的不足,就可能会派上用场。甚至即使法律对相关社会关系有所规定,在实践中也免不了法律和民间规范相互交叠地发挥作用。基于这种认识,在两岸有关民生的交流中,应当把民间规则纳入保障两岸民生、促进两岸往来的重要社会因素中。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结果,是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但是,这仅仅是揭示了法律关系与法律调整的关系,揭示了法律关系在社会主义法律调整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阐明法律关系本身的规定性,没有说明法律关系与其它社会现象相区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庞正 《法治研究》2010,42(6):39-45
法律关系的本原是社会关系.是经由法律手段确认和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结果。法律关系的“物质性”是指客观实在性、必然性.该客观物质性并不因意志因素的存在而改变。应当将法律关系的物质性与法律关系客体的物质性区分开来.不能以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物还是精神财富为标准来区分法律关系。规范意义的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应然形态、制度形态,它以社会关系的制度面相出现,是立法对普遍而正当的社会关系模式的确认:事实意义的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实然形态、具体形态,它以社会关系的事实面相出现,是现实社会主体相互交往的关系缔结,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规范是抽象法律关系的前提,法律规范将某些社会关系设定为制度形态的法律关系模式:法律事实是具体法律关系的前提,是抽象法律关系现实化为具体法律关系的中介桥梁。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律关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关系是具有国家意志性的社会关系 ,是表明社会成员之多数或全体业已对某种价值追求和倾向达成共识并定型化了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一种具有权利义务属性的社会关系 ,是关于社会成员在各种条件下可以怎样行为、应该怎样行为或不得怎样行为的具体设定 ;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工具的社会关系 ,是依靠社会成员自身的力量对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行动进行限制的力量之不足和不文明之特点所决定的 ,不得不以该种样态存在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一种具有系统属性存在样态的范畴 ,它是社会关系的一个子系统或子集 ,而其又可以分成…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法律关系理论主要是在民法学的基础上构筑起来的,并将这一模式逐步渗透到其它部门法学之中。然而,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用民事法律关系的模式不能阐明一切法律关系的现象。以民事法律关系为基础的具体法律关系并没有全面地反映出法律调整和法律实现的规律,尤其是忽略了宪法和法律中的原则性规范和其它一般性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特殊性。因此,以民事法律关系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不当得利中返还利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关系复杂。法律要实现对社会关系之调整,方式不外有二:一是法定主义调整方式,一是法律行为调整方式。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法定主义调整方式中法律结果由法律直接规定而无意思自治之适用余地。不当得利为事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支持、相辅相成。法律与道德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法律效果及其研究和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法律效果的概念 所谓法律效果,是指人们为追求社会的秩序、正义、自由以及为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和变迁而运用各种法律手段于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客观效应。它集中体现为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法律实践活动对既有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维护或改变,即使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更适于统治者、立法者的要求,更有利于社会的秩序、正义、自由以及社会的良性运转与变迁。所似,法律效果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目的驱使下,人们  相似文献   

15.
法律秩序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有序状态。在法律秩序形成过程中,法律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法律秩序是通过法律关系实现的,因此,研究法律秩序中的法律关系体系问题,既能深化法律秩序理论,又能拓宽对法律关系的认识。 一、法律关系体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利益连带,不同的规范在不同的关系中具有不同的社会秩序维续的功能。由此导致在法律和面子之间的不同选择,不能急于让法律去取代面子的交换功能,而是要更好的为不同的行为标准寻求恰当的社会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之所以在本世纪做出西部开发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实然表现的客观要求.对这种实然关系中经实践检验认为是合理的那部分关系.需要法律予以确认.上升为法律关系.对其中被扭曲的、有违社会理想的实然社会关系则需要予以法律矫正.这种应然关系和实然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客观存在都产生了对法律的直接需求.针对这种法律需求,最有效的法律供给就是制定西部开发法.在具体探讨实然社会关系时西部开发的法律需求时.本文着重于对其中被扭曲的需要加以法律矫正的实然关系的分析.而对其中需要予以法律确认的实然关系则存而不论.  相似文献   

18.
传统刑法理论一般认为,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保护的、而为严重危害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这一概念将犯罪客体的实质归结为社会关系,并且对这种社会关系作了“社会主义”的限制。这种表述方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既不符合犯罪客体的特性,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犯罪客体的买质应该是合法权益为什么不能把犯罪客体的实质理解为社会关系?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个方面。物质关系是人们…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交换的关系。人际交换的关系在形式上表现为契约的交换和非契约的交换,两者在交换的主体意义、交换内容的性质、交换的程序意义以及交换的公正性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人类社会经历了从非契约交换到契约交换的历史演化,非契约交换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开端,而契约交换则是社会关系发达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法律因陌生人契约交换的需要而产生,并为陌生人的契约交换提供保证,从而法律与契约的交换形成了同构的关系。法律在将契约交换的关系纳入自己的领地时,也与非契约的交换关系发生了分离,这种分离导致了法律与非契约交换之间形成了张力。  相似文献   

20.
一法律以调节社会关系为神圣使命。人们的社会关系,按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传统的法学按社会关系的内容把它分为政治社会关系、经济社会关系、军事社会关系、家庭社会关系、国际社会关系等等;从而形成调节政治社会关系的宪法和行政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的民法、经济法,调节家庭社会关系的家庭法、婚姻法,调节国际社会关系的国际法等等。横跨上述各种社会关系的还有刑事社会关系、诉讼社会关系等,与之相应的则有刑法与诉讼法。以上大致可以视为第一层次的社会关系及因法律调节而来的相应的法律。还有第二、第三以至更多层次的范围较小的社会关系,因之形成的法律所调节的范围当然相应缩小。这就是法律体系所由形成的基础。人们的社会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广泛、复杂、繁多、丰富的。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社会关系在当代就变得十分多姿多彩了。原子能的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激光技术的进步,都引起科技管理、科研劳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