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章群  苏兴华 《法制与社会》2011,(11):236-237
在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法学教育是以法学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讲授为重点,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与法律实践彼此分离、相互脱节的现象。因此提出新的教育模式是必然的选择。当前法学院实践性教学有两种路径——案例教学法和法律诊所教学模式,但由于案例教学法固有的模拟性缺陷,法律诊所的真实情景反射无疑可以弥补上述缺陷,这使得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成为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当然选择。本文所倡导的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使得法学的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与灌输,它将为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法律院系和公安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围绕学科理论体系,结合具体教学目的,通过逐一分析典型案例和实际解决模拟案例,使学生既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又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包括三个方面:案例教学构成;案例教学程序;案例教学检验.它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溶为一体,紧密结合;但是,各自又有不同的侧重面和具体要求.一、案例教学构成  相似文献   

3.
法律规则缺失是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景象和现实难题,法律解释弥合说、法律续造补充说和法律论证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境。从司法实践的结晶"创制型案例"出发,能够为解决"大前提"缺失提供实践性思路。作为法官实践智慧的载体,创制型案例是法官在"无法可司"与"不得拒绝裁判"的夹缝中裁判的案件,"规则创制"和"法律认可"共同构成其判定标准。以创制型案例中规则创制的外观形态和必要性为维度,可将创制型案例分为形式性、实质性、刚性、柔性四个类别。在法治实践中,创制型案例对填补法律漏洞、补充制定法、裁判争议和疑难案件、提升法官裁判说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将创制型案例类别化,则对指导法官裁判和法治价值的维护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贾磊 《政法学刊》2014,(6):51-54
法律实践离不开逻辑理性,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效的逻辑命题贯穿于法律实践始终。法律的逻辑理性包括法律的明确性、法律的一致性和法律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5.
论不真正连带债务--一种方法论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真正连带债务是德国概念法学抽象化、体系化法律思维方式的产物,对把握法规范间的关联、避免个案公正与法秩序整体的矛盾,将处理不真正连带债务纠纷的具体的、零散的法规范整合于法规范整体之中、形成法体系有机整体中的一环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其构成要件和法效果没有涉及各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用概念逻辑推演、逻辑必然性计算的逻辑三段论法律适用方法将其适用于个案纠纷处理时,存在构成要件和法效果过度抽象之嫌.为克服概念法学法概念与其所蕴藏的法律价值法律原则相背离之弊,还法律这个评价性事物的本来面目,需引入以价值导向为基础的类型化思考.以价值导向为基础的类型化思考所塑造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类型,其类型特征要素仅具例示性、象征性而非缺一不可,它们可以以该类型的规范价值为基础、以强弱程度不同的方式结成一个整体,只要与类型的"整体形象"相符,就可归属于该类型之下.在法律适用时,应该以该类型的规范价值为基础,将个案事实的具体特征与形成类型"整体形象"的要素特征结合起来并予以具体化,形成完整的、具体的、确定的处理该个案纠纷的法规则并予以适用.  相似文献   

6.
梁惠民 《法制与社会》2010,(35):382-383
在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盗窃犯罪也日益猖獗。本文结合现行法律规定、法理知识、司法实践中的常见案例以及几个比较有社会争议性的案例,论述盗窃罪的构成,并根据论述内容把结构划分为非焦点简述与焦点论述两大部分,以求使论述更切合司法实际。  相似文献   

7.
论法律概念——以民法典体系构成为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概念是民法典体系构成的基本细胞。法律概念具有规范性、抽象性、确定性中带有较大程度的模糊性、含义的专门性、价值性的特点。法律概念在体系构成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发展成为法律类型,同时也需要法律原则的平衡与统率。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法学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提高法学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与其他实践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且成本低,效果好。因此,将案例教学法成功引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刘汉民 《政法学刊》2010,27(4):108-112
公安理论创新就是通过概念、判断或推理完善、创造新的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规律性的公安知识体系。从公安理论创新的实践来看,公安理论创新包括两种类型,即概念创新、观念创新。公安理论创新具有人本性、继承性、指导性、实践性、维稳性等特征。公安理论创新为公安各项工作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公安工作的各项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公安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法学案例教学法是法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重法律规则的宣讲技巧,同时,应对学生受众群体讲授法律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二者的精巧结合构成案例教学法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语义辨析来尝试澄清部门法哲学概念的混乱状况,可以建议使用法律科学与法律哲学这对界定比较清晰的范畴来讨论问题。法律科学是指探究法律现象的普遍规律和普遍解释的思想活动,作为法律科学的下位概念,可以区分一般法律科学和特殊(领域的)法律科学;法律哲学是指以法律思想本身为对象的反思和批判活动,它们都探究法律是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部门法哲学就是指以特殊领域的法律思想为对象的反思和批判活动。造成部门法哲学概念混乱基于两个虚假前提,即混淆知识成果和思想活动以及学科分立天然正当。  相似文献   

12.
再论法律解释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钊 《法学论坛》2004,19(2):23-33
本文通过对法律解释学与概念法学、法社会学、价值法学、解释学法学、立法学关系的揭示,旨在厘清法律解释学的概念及其范围。法律解释学是一个偏重方法论的学科,属于实用法学的范畴,是一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实践理性的法学。法律解释学把司法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以建构裁判规范为己任,强调根据法律进行解释是其基本方法,但它并不否认其他法学方法融入裁判规范。当代法律解释学承认制定法、法律价值、事物的本质、公共政策、良善风俗等都可以通过发现、论证、解释、衡量进入作为裁判规范的法律,都可以作为法官法源。法律解释学是以司法方法论为核心内容的实用法学。  相似文献   

13.
14.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即将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形成的理论脉象》一书,梳理了历史唯物主义法学从萌芽到形成阶段的历史进程,把马克思、恩格斯从新理性主义法律观到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演化、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理论脉络清晰地揭示出来。该书所针对的这一理论衍生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原生形态。  相似文献   

15.
Legal terms have a special statu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language and law. Adopting the general framework developed by Jackendoff and the concepts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as developed by Chomsky, it is shown that legal terms cannot be fully accounted for unless we set up a category of abstract objects. This idea corresponds largely to the classical view of terminology, which has been confronted with some challenges recently. It is shown that for legal terms, arguments against abstract objects are not pertinent. As abstract objects are not natural,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ir creation. Two types of creation are distinguished and illustrated, one for new concepts and one for terms corresponding to existing general language concepts. In the latter case,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abstract object to remain close enough to the intuitive prototype. At the same time, legal terms as abstract objects are shown to have a natural place in relation to legal theory.  相似文献   

16.
The South African Criminal Legal System is based on Roman Dutch law. Court proceedings are led by a single presiding officer of the court. Prosecutors and defence advocates present the court with evidence in an adversarial manner. This system has inher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refore the training of legal professionals in handling DNA evidence in court is important. The prosecutors resort under the National Prosecuting Authority and the defence advocates act independently or e.g. under the auspices of Legal Aid South Africa.Education curricula of legal professional do not include forensic science evidence. Principles such as evidential value in the forensic context are not addressed. Training of legal professionals with our Essential DNA Evidence™ Course has been a multiplier of forensic science knowledge in the legal profession in South Africa. We present prosecution and defence perspectives in an unbiased manner, compensating for the possible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s of evidence that may be presented in court. Forensic evidence is subsequently carefully evaluated prior to being court presentation thus improving court efficiency, and allowing for a more focussed approach to the presentation of evidence. Approaches to the customisation of course content that adds value has been identified via evalu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mes.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legal professionals have the ability to incorporate relatively complex scientific concepts into their legal arguments if provided with the appropriate training opportunity. Appropriate training in DNA evidence has made the court process more effective, both in terms of time and costs, and ultimately serves justice.  相似文献   

17.
舒国滢 《政法论坛》2022,(1):147-160
法学的实践性实际上是与法学的科学性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上,有学者(比如冯·基尔希曼)认为,法学作为"科学"从理论上说是无价值的,它并非"科学".应当看到,法学是一门以"问题-决定"为中心、以某个特定的在历史上形成的实在法秩序为基础、采取诠释-评价的论证方式来探求法律问题之答案(解决法律问题)的(实践)规范性诠释科学,它...  相似文献   

18.
法律学说是连接立法与实践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桥梁,也是推动司法与社会互动的知识引擎和理论动力。学者的学术观点是法律学说的直接体现。在我国,存在司法判决引证法学学者观点的现象。实证研究表明,268份样本裁判文书中,有60位法学学者的观点被引证307次。法律学说在裁判文书中发挥着解释法律、论证说理及补充法律漏洞等作用,从而增强法官对法律事实性质或裁判结果判断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提升裁判结果的可接受性。从应然层面来看,法律学说要为司法裁判提供可能的参考答案,为司法裁判提供有效的法律方法以及通过司法裁判总结科学的司法规律。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表明,虽然司法判决可以成为法律学说的“试验田”,但是从主题任务和实践立场两分的角度看,法学与司法的适当分离是法治持续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19.
法律实证主义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锐 《政法论丛》2009,(3):16-23
法律实证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之一。同时,它还是一个难以精确界定的学术派剐,“法律命令说”不过是法律实证主义的伪标志。法律实证主义的意旨是:通过概念分析,从而使得法学成为一门自足的科学。法律实证主义思想在清末民初时传入我国,但并没有真正地扎下根来。法律实证主义对于当下中国的法学发展、法治建设以及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雷磊 《法学研究》2020,(2):20-41
要破除部门法学因过度教义化形成的学科壁垒,不能走向要求法学无条件地向其他社会科学全面开放的极端,而应该深化和发展法理论研究。通过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科学范式的转换、传统法哲学的衰落和部门法学的内在诉求构成了法理论研究形成的背景。它发端于历史法学时期,以19世纪的法学百科全书运动为其先声,而其作为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则经历了创始、成熟和多样化三个阶段,从一开始的分析法理论逐渐发展为包括多种进路在内的宽泛领域。法理论是一门从内部观察者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基本法律概念来致力于法律知识的一般化与体系化的关于实在法的规范学科,包括法的理论与法律科学理论两部分。它对部门法学发挥着体系构造、学说批判和知识筛选功能,构成部门法学之知识和方法的法理。当下中国的法理论研究,要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与部门法学形成良性互动,提升研究的整体自洽性和一般性,加强分析法理论和社会法理论方法间的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