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法理学向何处去”专题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学研究》2000,(1):152-160
为了系统分析我国法理学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法理学的使命与作用及与部门应用法学的关系 ,谋求 2 1世纪中国法理学的大发展 ,《法学研究》编辑部与《法商研究》编辑部联合 ,于 1 999年 1 2月 1 7日至 1 9日在武汉召开了“法理学向何处去”的专题讨论会。与会的学者约有 2 0人 ,其中既有硕果累累的老一代学者 ,也有近年来活跃在学坛的中青年新秀。尤其有特色的是 ,民法学、刑法学界的几位知名学者也应邀与会 ,这使得会议的讨论充满新意。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议题 :法理学现状分析、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法理学的承继、引进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来 ,《读书》上陆续刊登了一系列探讨法律、法学的文章 ,内容涉及法理学、刑法学、宪法学和法律移植等问题。这些文章大都视角独特 ,立意新颖 ,读后使人受益匪浅。然而文章中阐述的有些观点似乎也存在偏颇之处。由于《读书》的读者并不仅限于从事法学研究或教育的人 ,这些观点的流传或许会使人们对法律和法学本身产生某种误解。本人拟将不同意见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兼与诸位作者商榷。在《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载《读书》)1997年第 2期 )一文中 ,朱苏力先生着重研究了“无罪推定”和“政治正确”等问题。朱先生主张“普通百…  相似文献   

3.
关于法学中“29个多”问题的理论是非张光博陈桢先生一稿两投。以《1995—1996年中国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为题发表在《法学》1997年第3期,又以《认真看待当前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为题发表在《当代法学》1997年第3期。其中摆列了张光博否定的“主干...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 ,回顾 2 0世纪的中国法理学、西方法理学和比较法学研究 ,人们自然会想起北京大学教授沈宗灵先生。新世纪伊始 ,笔者受《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之托 ,有幸以学生身份拜访了这位淡泊自处的一代法学宗师。七十八岁高龄的沈先生在北大中关园寓所回答了笔者的问题。问 :沈老师 ,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法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 ,西方法理学和比较法学两个学科的创立引人注目。您对这两个学科的开创性贡献已得到普遍的承认和尊重。能否请您向读者简要介绍一下您的主要著作和理论观点 ?答 :1 98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美国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5.
迄今,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在中国已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清末民初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法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吸纳,其中含有对法哲学问题的初步思考,如梁启超在1902年所写的《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中就采用了日语的“法理学”名称,并于1904年在《新民丛报》第四卷第5—6期发表的《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一文中主张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法文”的解释,而且包括法文以外的法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翠霄 《法学研究》2000,(1):100-104
《1 998年行政法学研究述评》(《法学研究》1 999年第 1期 ) ,《1 998年行政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法学家》1 999年 1— 2期 ) ,《中国行政法和行政法学 2 0年的回顾与展望》(杨建顺 :《法学家》1 999年 1— 2期 )等刊物和学者都对 1 999年以及以后行政法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意见对学者们的选题和研究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这从 1 999年行政法学的研究状况中就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下面我们把 1 999年学者们在行政法学研究中讨论较集中、观点较鲜明、有自己独到见解、研究较有深度的问题加以综述 ,以供广大学…  相似文献   

7.
我对法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看法●孙国华《法学》杂志1996年第6期发表了丁以升同志的《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以下简称丁文),批评了包括拙文(发表于《法学》1996年第4期)在内的几篇文章。我认为丁文对拙作有重大误解,特申论如下:一、关于“契约...  相似文献   

8.
侯健 《中外法学》1998,(6):89-91
<正> 一九九八年,是我国著名法学家沈宗灵教授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五十周年。沈宗灵教授早年负笈美国,归国后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他在当代中国法理学、现代西方法理学和比较法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会总干事和比较法学会总干事。他的足迹记载了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为此,在北京大学法律学系的支持下,《中外法学》编辑部和该系法理学教研室,于九月十二日举办了题为“沈宗灵学术思想暨当代中国法理学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以志庆祝。有关领导、各地学者、沈  相似文献   

9.
编后     
今年六月六日至十日、六月十一日至十五日,由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省法学会、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政法丛刊》编辑部和本刊编辑部在长春市联合发起并组织了“法学基本范畴研讨会”和“宪法的实施与保障研讨会”。应邀参加这两个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知名的法理学、宪法学家和近五年来脱颖而出的部分青年理论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法学系列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印报刊资料》法学系列刊,包括《法理学、法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刑事法学》、《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国际法学》七种,全面覆盖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的各个领域。以"繁荣学术,服务实践"为宗旨,《复印报刊资料》法学系列刊扎根学界和业界,以专家的眼光选文,用专业的素养办刊,在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各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是法学研究、立法和司法实践不可或缺的素材与参考。《法理学、法史学》(月刊,96页):反映国内外法理学界、法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汇集法理学、法学新学科、法史学等方  相似文献   

11.
《法学杂志》一九八○年第二期发表了肖永清同志的《必须重视法学》(下称《肖文》)的文章,提出了法学的研究对象问题。第三期又发表了刘升平同志的《谈谈法学的研究对象》(下称《刘文》)和谷安梁同志的《也谈法学的研究对象》(下称《谷文》),对法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开展了不同意见的争论和讨论。与此同时,《法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五期发表的余先予、夏吉先同志的《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性》(下称《余文》)中也涉及到这个问题。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和认识。一对三种不同看法的三点认识从上述论文中可以看出,存在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法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包括国家与法”。理由主要是“法律与国家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法是从属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研究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12.
论《学风》的学风陈桢一、令读者悲叹的《学风》及其学风(一)《学风》即《法学争鸣应当讲求学风》,载《当代法学》1997年第6期。据考,《学风》是由于学风的原因而使法理学界步入极不正常发展阶段的第3年年底的情况下发表的。此时此刻,法理学界是多么需要有人用...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法学评论》创刊 2 0周年 ( 1 982 .1 0 - 2 0 0 3.1 0 )暨武汉大学建校 1 1 0周年( 1 893.1 1 - 2 0 0 3.1 1 ) ,武汉大学法学院和《法学评论》编辑部于 1 0月 6日至 7日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联合举办了“新世纪与中国法学期刊的历史使命”专题研讨会。武汉大学副校长吴俊培教授到会致词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曾令良教授全面介绍了武汉大学法学院的基本概况 ,《法学评论》前任主编马克昌教授就如何办好法学期刊发表了讲话 ,《法学评论》副主编赵钢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法学评论》2 0年来的办刊历程和今后的办刊设想 ,并对与会代表表…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14日,由《政法论坛》编辑部主办的“《政法论坛》与法学期刊的未来走向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处、全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三大权威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部分高校学报的主编,以及来自学术界的著名学者、新闻出版界的来宾6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分为两个主题:“《政法论坛》的特色与定位”与“法学期刊的未来走向”。参会人员在充分肯定《政法论坛》改版的基础上,就《政法论坛》的定位,更进一步地,就法学期刊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层次的、并有激烈思想交锋的讨论。探讨问题集中于:(1)法学学术期刊的品格何在;(2)学术类文章的表达自由如何体现;(3)学术创作是否是纯粹个人的行为;(4)法学期刊的未来走向。下面是部分参会人员的精彩发言,发言者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5.
孙玉红 《中外法学》2006,(1):126-128
<正>物权法(草案)三审稿已向社会公布,为配合物权立法,北京大学法学院民法研究中心暨《中外法学》编辑部于2005年10月28、29日联合举办了物权法草案研讨会。民法研究中心尹田教授及《中外法学》主编贺卫方教授致词后,研讨会由民法学家魏振瀛教授、尹田教授及郭明瑞教授主持。来自北大、清华、法大、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等单位的中青年民法学者以物权法(草案)三审稿为对象,以服务物权立法为宗旨,对物权法草案的评价标准、物权变动、所有权的取得及类型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继《对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质疑》(载《法学》1986年第1期)提出了一些颇值得探讨的问题之后,张宗厚同志又在《法学研究》1986年第6期上撰文《略论法的概念和法的质的规定性》,重申了自己关于法的本质和概念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7.
法学争鸣应当讲求学风王吏民读过《法学》1997年第4期《1995-1996年中国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署名陈桢,以下简称《是非》)文,感慨良多。该文讲的是与张光博先生的法理学“是非”之争。张先生在学术观点上与他人存在争论早有所闻,但不知已经到了该文所...  相似文献   

18.
王申 《法学》2005,(2):29-33
20 0 4年 1 0月 ,本刊编辑王申书面采访了我国著名法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国华先生。围绕“中国法理学知识谱系中的前苏联因素”这一主题 ,孙国华教授接受书面采访。在采访中 ,孙国华教授在简要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经历之后 ,着重谈了两个问题 :一是其本人所经历的法学领域的几次重大学术争论和重大法律事件 ,这些争论和事件几乎都与前苏联法学理论模式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二是前苏联法学理论模式对中国法理学的影响 ,包括这种影响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利弊得失等。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的 2 0 0 0年 ,使每一位学者都站在了一个新的时间视点。反思过去一百年法学发展的艰难历程 ,揭开新世纪法学繁荣的历史帷幕 ,已经成为一种神圣的历史使命 ,促使学者们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全球的眼光、内省的立场、科学的精神、多元的方法 ,研究和审视法律问题。从而使我们在 2 0 0 0年收获了丰厚的学术成果。一、本年度召开的主要学术会议本年度法理学界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 ,共同研讨法理学及相关问题 ,下面对两次规模较大 ,研讨主题较具代表性的会议予以简介。(一 )“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 0 0 0年 5月 2…  相似文献   

20.
1988年6月11日至14日,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省法学会、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当代法学》编辑部和《政法丛刊》编辑部于长春共同发起并组织了宪法的实施与保障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著名宪法学者和一批近年来在宪法学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的中、轻年学者云集一堂,本着平等追求真理,自由进行学术争鸣的原则,各抒己见,就宪法实施的涵义、标准,宪法实施的研究范围与核心,宪法实施的条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现将会议探讨和争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