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诬告陷害罪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犯罪。诬告陷害罪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诬告者主观上具有诬告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目的;而就各个不同的诬告者而言,其犯罪动机则往往各异。诬告陷害的内容,包括了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轻重不同的各种犯罪;而这些犯罪的法定刑,又包括了悬殊极大的所有刑种及量刑幅度。诬告陷害罪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控告人”、“检举人”所“控告”、“检举”的事实是捏造的,客观上并不存在。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控告  相似文献   

2.
伪证罪是一种古老的犯罪,在历史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之视为犯罪并予以处罚。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也十分注重惩治伪证罪,都分别在其现行刑法与现行“刑法”中对其加以明文规定。撇开两岸间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伪证罪的其他构成要件不谈,单就其各自刑法与“刑法”对伪证罪的主体之规定而言,就存在颇多差异。本文试就两岸间伪证罪立法中的主体问题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完善诬陷罪罚则之立法建言姜伟诬告陷害罪是我国刑法分则中唯有的一个只有罪名而没有确定法定刑的条文。刑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包括犯人).的,参照所诬陷的罪行的性质、情节、后果和量刑标准给予刑事处分。”毋庸讳言,这实质上是承袭了中...  相似文献   

4.
诬告陷害罪若干问题研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诬告陷害罪的定义进行了重新界定 ;对诬告陷害罪的客体、客观方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 ,提出了独立的见解 ;就诬告陷害罪与非罪的界限、犯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界限、罪数界限中的两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发表了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5.
刑法分则中的具体犯罪的设置有两种可能的模式,即犯罪既遂模式和犯罪成立模式。在犯罪成立模式之下,面临着“多元”标准的难题,无从把握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界限,且很难落实刑法总则所规定的未完成罪的从宽处罚原则。对“犯罪成立模式说”应予以否定。  相似文献   

6.
《刑法修正案(七)》第8条规定的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与组织卖淫罪、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等犯罪之间形成了法条竞合的关系。针对这一新型犯罪,有必要对其中一些术语予以明确界定,如“组织”罪状中的“等”字、“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等。另外,由于本罪是借未成年人之手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有必要划清其与盗窃、诈骗、抢夺等犯罪的间接正犯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陈航 《犯罪研究》2007,(1):38-43
在刑罚轻缓化背景下研讨宽严相济政策,不应忽视现行刑法中“宽”“严”倒错现象的存在。就常见多发型家庭暴力犯罪而言,突出地表现在,一方面,是刑法对虐待罪、伤害罪的弱软失度,另一方面,是刑法对“以暴抗暴”型杀人行为的过份苛酷。因此,有必要从相关刑法规定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刑法中的连带之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带之罪,可以说是我国刑法领域的空白点。我国的刑事立法及司法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技术上都对此讳莫如深。连带之罪往往与“株连”,“连坐”等恐怖之词联系在一起。本文从理论上对我国现行刑法进行分析,揭示连带之罪之存在现实及其对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行刑法分则第3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相对于1979年刑法而言修改较大的一章,共包括了92个条文96个具体罪(按最高法院解释),有“经济刑法典’之谓。这些规定,大大完善了我国原有的经济刑法,既是改革近20年中出现过的经济犯罪现象的反映,同时又对有关犯罪作了预期性规定。这一章也是十几年刑法修订过程中呼声最高,理论工作者、实务工作者均对之期望甚高的部分。总体而言,这一章的修改是成功的,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认真细致审视该章的一些规定,也不难发现,该章在立法上仍存有不少缺陷。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一些应…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目前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主要集中在“刑法”和“贪污治罪条例”中。台湾地区“刑法”中没有关于贪污罪的专门规定,但对贪污性质的犯罪规定了三个条文,即第129条规定的违法征收罪和抑留或克扣款物罪、第131条规定的公务员图利罪及第336条规定的公务公益及业务上之侵占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