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危机阶段是企业裁员的多发期,而经济强劲复苏阶段将也是劳动者“跳槽”的活跃期。法律在对用人单位炒劳动者鱿鱼设置多重“紧箍咒”的同时,也对劳动者跳槽作出了限制,劳动者如果任意而为,闯了法律“禁区”,照样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去年第一季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的经济形势继续表现出了持续回暖向好的喜人势头,、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已经明显减弱,经过了金融风暴洗礼的国内企业和广大劳动者也开始抖擞精神迎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实践表明,经济危机阶段是企业“裁员风潮”的多发期,而经济强劲复苏阶段将是劳动者“跳槽”的活跃期。  相似文献   

3.
《法制与经济》2009,(9):3-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极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我国劳动力市场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劳动合同纠纷也大大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与劳动者对相关法律的认知度和依赖度也都大大增强了。如何预防与处理好这类合同纠纷,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劳动关系?这是许多人尤其是企业家和劳动者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又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的时候,本刊特编辑一组有关劳动合同纠纷的案例,提供给有类似情况的企业和劳动者作为预防和处理相关问题时的参考,并欢迎社会各界对这类法律实践与理论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中国学界,和谐及和谐社会已成为十分凸现的论题。“情理法”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法律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的重要体现和中国人建构其所认同的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情理法”抑或“情”“理”“法”进行语义上的分析和梳理,再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情理法”的相互关系及其功能角度进行考察,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社会是如何建构和谐社会的,从而启示我们对当下我国学界和谐社会的研究进行反思。这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伍德志 《法学》2023,(1):17-31
“关系”具有情境中心主义的特征,其运作以情感为铺垫谋求工具性目的,并且容易形成超制度的义务性压力。“关系”本质上是私人性的,在制度运作过程中容易导致公私不分。“关系”以人情与脸面为影响法律运作的核心机制,人情能够产生超法律的义务压力,实现对违法行为的正当化;脸面不仅可能对法律权力进行正向与逆向再生产,还有可能将法律权威异化为脸面的维护。“关系”不仅导致了合法与非法区分的情境化,也导致了法律与私德之间界限的模糊化,并最终使法律运作在结构形象上呈现为表里不一的双层交往系统。为克服“关系”对法律运作的不当影响,需要对法律领域的“关系”实践进行全面规范与限制,确立“关系”实践与法律实践之间的制度屏障,以及树立对于法律运作“表里如一”的制度信任。  相似文献   

6.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实体法难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实践中 ,劳动者预告解除、保密义务、经济补偿、“房改房”处理等都因立法缺陷而存在难题 ,本文通过对其作法律、法理和事实上的分析 ,试图找出求解对策。  相似文献   

7.
田夫 《新法规月刊》2013,(6):152-158
“八二宪法”对检察院的宪法地位与性质进行了“双重界定”,即将检察院的宪法地位界定为检察机关,将检察院的性质界定为法律监督机关。学界对“双重界定”及其意义并无完整而清晰的认识,以致产生了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等在检察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影响深远的错误认识。因此,需要从理论与制度层面证成与厘清“双重界定”。这一工作的意义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厘清“检察机关”与“法律监督机关”不同的概念功能,唯有如此,才能正确认识检察权的规范性来源,相应地,法律监督权概念既不存在于宪法文本中,又不源于对宪法的正确理解,因而是一个伪概念;第二,洞察“法律监督机关”对“检察机关”的意义支撑,唯有如此,才能透彻理解检察院享有独立宪法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冯巍 《中国法律》2007,(6):17-18,94-97
《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法律,是中央对港方针政策的法律化、制度化,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总章程。回归十年来,“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得到成功落实。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香港保持了稳定、繁荣、发展的局面。香港同胞和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和香港前途的信心明显增强,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创历史新高,香港正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申媛 《中国公证》2008,(6):F0002-F0002
诺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法诺”,集“法律”与“公证”于天成,“fanuo”(法诺)与“notary”(公证)珠联璧合,涵盖着对法律的忠实承诺,公证人与申请人对法律的双重承诺乃“法诺”之精髓也。  相似文献   

10.
申媛 《中国公证》2008,(8):F0003-F0003
诺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法诺”,集“法律”与“公证”于天成,“fa nuo”(法诺)与“notary”(公证)珠联璧合,涵盖着对法律的忠实承诺,公证人与申请人对法律的双重承诺乃“法诺”之精髓也。  相似文献   

11.
你“跳槽”了吗?在眼下,这是一句很平常、很普通的话。但在明清时代,这句问话含有狎邪之意,相当不雅。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益增多的“过劳死”现象。广东省人大代表建议出台“过劳死”的医学和法律认定标准,通过立法进行预防,将劳动者的休息权提到了更高的保护层面。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颂扬劳动是美德,赞美吃苦耐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千古风范。但现今,劳动过度已成为一种病.正侵蚀着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身体和社会生活。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过劳及过劳死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法治转型是围绕社会转型进行的,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此相应,法治转型则是由贵族法治转为帝制法治。贵族法治的特质是别亲疏、殊贵贱、断于礼,也就是西周以降的礼治。“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立郡县”是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全部内容。这种转型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经济转型和政治转型。为适应社会的这种转型,先秦法家提出了“法治”理论。这种“法治”,与传统的礼治相对立,其特征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重心是治吏治官。这是秦汉以后中国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秦汉以后的中华帝国法治主要是这种观念制度化的结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用“儒家思想法律化”来概括帝制中国的法治特征较“法律儒家化”为妥。  相似文献   

14.
于霄 《检察风云》2011,(14):6-7
虽然自然法经过历史的演变,已经脱离了与“上帝”的联系,但回望法律的历史,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法”与“神”的历史联象对拉美现代法律观念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二手房交易也日益增长。许多“凶宅”交易纠纷也随之产生。但目前我国法律对这类纠纷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法院的判决各不相同。本文创新性地探讨了“凶宅”交易纠纷条件下,适用物之瑕疵担保责任时卖方实际可行的责任承担方式,旨在为同类案件的司法实践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尹霞 《广东法学》2004,(5):16-19
南京“职业目击证人”的出现引发了众多讨论。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这类以获利为目的的“证人”是具有证人资格的,他们收取报酬也不违背有关法律的规定。这类证人的出现固然是由于我国现行证人制度存在某些缺漏,但更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些变化,如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经济人“意识在人们头脑中的觉醒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下岗压力。  相似文献   

17.
《公民与法治》2014,(9):21-23
2013年,廊坊市广阳区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形式,按照《监督法》等法律规定,从5月份开始到2013年年底,对“一府两院”及其部门共45个单位进行了工作评议。评议中,从提高监督实效、服务发展大局人手,把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高度融合,综合利用多种监督方式,做到“审议、询问、测评、整改、跟踪”五位一体,各个阶段环环紧扣,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蓓  曹楠 《法制与经济》2009,(5):66-66,75
“网络民主”促进了公众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电子政务的发展等等,但它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阐述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试从法律等角度对引导“网络民主”做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立花聪 《法制与社会》2011,(21):278-279
劳动合同的后合同义务是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或原劳动合同的约定而负有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近些年来,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快,由劳动者“跳槽”而引起的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劳动合同后合同义务的理论研究,完善相应的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对后合同义务的理论阐释入手,系统分析了劳动合同中后合同义务的应有内容,最后提出了完善后合同义务相关规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韩路  李文学 《经济与法》2003,(12):19-20
在世纪之交,随着高科技、信息和网络的应用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国也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关于知识经济制度的选择与定位,是法学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笔者认为“知识经济关系法”是知识经济追求的制度目标,应当建立“知识经济关系法”并完善其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