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本文围绕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个主题,从和谐社会的人文含义出发,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努力促成人际和谐、自然和谐和社会和谐,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党风廉政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腐败是社会的毒瘤,是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它直接降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对社会和谐构成极大危害。构建社会主义和…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使人们和谐相处,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关系不和谐,社会关系是难以和谐的。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利益和谐与社会和谐的这一内在联系,客观上要求我们以促进经济和谐为基点,进而构建和谐社会。这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社区功能不断扩大,社区逐步承担起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建设和谐社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此意义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社区和谐,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心理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表象和实质之分。和谐的社会现象是和谐社会表象,社会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只有实现心理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我们可以从和合文化、社会公平正义、学校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业的发展等方面探讨心理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法行政机关是依法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民主、塑造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把握好工作方位,发挥好职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服务,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决定了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  相似文献   

7.
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而且,和谐心理建设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这就要求把和谐心理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理奠基工程纳入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因此,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方法来加强和谐心理建设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刘凯亚 《法制与社会》2010,(16):192-19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更要抓住关键。《决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健在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抓住这个关键,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浅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绝不会自发生成、自然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借助于法律制度的推动与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在推动和保障作用的发挥上应具有三个基本的条件:一是法律制度自身的和谐,这是法治发挥推动和保障作用的基础;二是法律机制运行的和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中介;三是积极探索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机制,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保障。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和谐文化对社会和谐的作用、和谐文化的本质特征以及推动文化创新使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论述,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讲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一切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未来的人的共同愿望。因此,当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人们就从各个方面积极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笔者认为,同和谐的思维方式、和谐的行为方式相比,和谐的信念更带有基础性,更需要我们牢固地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需要依靠全社会特别是律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是追求秩序与公平的社会。秩序与公平是和谐社会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和谐必须具有如下特点:顺畅的社会流动机…  相似文献   

13.
张愈 《行政与法》2005,(6):14-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军队大有可为。军队在履行神圣使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的同时,还将积极投身这一伟大实践,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不断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节约与和谐的社会。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节约资源,高效和循环的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将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要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但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其中不乏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误读。从宪政主义的基本理念来看,社会和谐观念包含了短期与长期相统一的持久和谐观念、对立与妥协相统一的对立和谐观念、稳定与发展相统一的动态和谐观念以及相对和谐与至上人权相统一的理性和谐观念。为了防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一种“乌托邦”,我们应该以理性、审慎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弃完美和谐的空想,树立宪政主义的社会和谐观念,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一种社会正义理念转化为现实而有效的制度安排,纳入到现代宪政与法治的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俊海 《法学论坛》2006,21(6):9-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和谐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完善而和谐的立法是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的前提,法律制度的不和谐是最大的不和谐,要切实避免部门立法的不和谐。  相似文献   

18.
《天津律师》2005,(6):1-1
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的法制。  相似文献   

19.
赵大程 《中国律师》2005,(10):15-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要素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既要通过发展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又要通过推进法制建设来不断提供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律师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善律师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学习讨论,我们对如何认识和发挥律师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以…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我们把握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关系、树立正确的稳定观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揭示了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发展的大局观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把握稳定与和谐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