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中国法律史学史——一个学科史问题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对中国法律史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历史,从史学史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国法律史学史的学术构想,认为悠久而独具特色的中华法制文明决定了法律史学在近代中国法学学科发展史中所起到的“母学科”的作用,并进而提出对学科本身的史学回顾,旨在促使中国法律史学在研究主体、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学科创新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通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正象人们囿于偏见认为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一样,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古代诉讼法是否也是民刑不分。是否只有刑诉而无民诉,同样是众说纷坛,而且持怀疑态度者多。十年前出版的一本以(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为题的专著,在洋洋洒洒十余万字中,竟无一字提及历史上的民事诉讼问题。可喜的是最近出版的中国法制史教材中,已经在司法制度部分介绍了民事诉讼制度,显示了学者们的关注,但还嫌粗疏,尚需倾注很大的力量去发掘、去开拓。台湾著名法制史学者戴炎辉先生对这一问题的观点是:“不能截然分为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因为“刑事的诉…  相似文献   

3.
研究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理论,首先涉及到对犯罪构成的概念该如何界定这一基础性问题。在我国刑法理论中,传统的观点对犯罪构成概念采“法定说”。但这种观点至今受到其他许多学说的严重挑战。本文作者立足于“法定说”, 在分析评判各种学说的基础上论证“法定说”的正确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著名刑法学家、吉林大学法学院高格教授的新著《比较于刑法学》一书,已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发行。高格教授自1956年就开始搜集写作素材,前后历经30多年的刻苦钻研,博览古今中外刑法学专著、论著近百本、中外刑法学论文上千篇、古今中外刑法典百余部。其写作材料的来源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刑法资料;二是中国古代刑法典章、释义和建国前近、现代刑法资料;三是翻译过来的外国古代刑法典  相似文献   

5.
《刑法改革问题研究》一书,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赵秉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刑法改革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主要由赵秉志教授撰著,鲍选献博士、赫兴旺博士、颜茂昆博士和博士生肖中华等参加了部分内容的撰著。全书共60余万字,由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本书包括上下两编、计四十六个专题。上编为“总论问题”,共二十七个专题,从宏观问题和刑法总则问题的角度,论述与研究了我国刑法理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发展完善与改革问题。在刑法理论方面,主要论述了我国刑法学应如何发展和刑法观念的更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在法学领域,一种哲学兴趣正在悄然兴起,并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势头。中国人民大学陈兴良博士的最新著作《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就是其中一部有代表性的专著。该书80余万言,立意新颖,堪称中国刑学学界的一部上乘之作。 1.总观全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理论、对哲学思维方式的强烈热情。当刑法学界大量研究成果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理论探讨的时候,陈兴良却对刑法学的困境及其出路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忧虑和自觉,这确实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态度,这也正是他写作《刑法哲学》的内在动力。 2.本书一开篇在导论部分首先讨论“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对“公正”、“谦抑”、“人道”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众所周知,这三个概念构成了法律后面的深层道德基底,这也正是刑法哲  相似文献   

7.
陈景锋 《法制与社会》2011,(30):176-177
在中国的刑罚历史上最悠久、最残酷的刑罚方法是死刑。死刑是我国当代刑法所规定的一个重要刑种,也是现代刑法理论研究和国际刑法所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死刑存废之争是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对死刑存废两派的观点筒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派争论所植根的价值取向与前提基础并不相同。当今我国死刑政策之制定必须以国情为基础,对于改善我国死刑政策的现状,不是单纯地提倡保留或者废除死刑,而是重点关注死刑政策的改革发展之趋势。  相似文献   

8.
1 我国现行刑法把“奸淫幼女罪”列为强奸罪的形式之一,并从重处罚。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此罪的基本要求是被害幼女的年龄必须是不满14周岁。各国刑法对识别幼女的标准问题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第一,明确规定某一年龄上限;第二,原则规定未达到性成熟期。但是,对行为者是否认识到这一年龄界限,即是否“明知”,规定不一。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对我国刑法与英美刑法中有关“明知”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犯罪认知体系视野下之犯罪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刑法学界正在进行“犯罪构成体系完善抑或重构”的讨论,通过分析古今中外成文法体系下司法者将刑法规范与生活事案相对接的操作方式,可以发现,“犯罪认知体系”这一概念可用以统摄不同历史时期刑法之基本运作模式。对犯罪认知体系之思想史的梳理表明,“犯罪构成”概念乃系近代民主法治背景下理论介入司法之产物,由此可厘清当代中国之犯罪构成体系的来龙去脉及现实状况,并为进一步“完善抑或重构犯罪构成体系”的讨论搭建基础性平台。  相似文献   

10.
周国平 《现代法学》2007,29(1):50-53
<正>一读邓正来的近作《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强烈感觉到这是一部中国当代学术史上的横空出世之作。作为对当代中国法学乃至中国学术的全面反思,本书最发人深省之处在于,作者立足于中国已经进入世界结构之中并承担发言责任的全新形势,对支配中国学术的“现代化范式”提出了根本质疑,开启了中国学术建构自己的“理想图景”进而建构“主体性中国”的重大  相似文献   

11.
法的比较研究有人称为“比较法”,因之,刑法的比较研究也有人称为“比较刑法”。另外有人认为,比较法这个概念含义并不恰当。因为“比较法”不同于“刑法”、“民法”等特定的法律,不是由一系列的原则和规范组成的法律或法典,而是对历史的、各国的法制(包括联邦制国家的联邦法制和联邦组成部分的邦、州或共和国的法制)进行比较研究的一种方法。如果把比较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称之为“法律的比较”或“法的比较研究”,才是名副其实的。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法的比较研究是一门独立学科,因而把“比较法”或“比较法学”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似亦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型的历史编纂学,“新史学”(一)以历史过程的多层次把握、历史时间的前后延伸、历史空间的全景观照拓展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二)在多渠道的史料来源、跨学科的形式创格、叙论并重的认识观念上革新了历史研究的方法。而前此两千年,《史记》已在上述诸方面作出了超前性的实践。此外,司马迁代表的中国史官文化要求的通才兼识与文史合流,又对“新史学”面临的困境提供了借鉴。因此,《史记》是一种可与“新史学”互相生发的中国史学范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冲突法之不足与立法克服———肖永平新著《中国冲突法立法问题研究》评介谭岳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建国后第二个立法高峰期(第一次为1954年前后)。各类法律、法规竞相出台,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作为部门法之一的国际私法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相似文献   

14.
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一、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如果提到“对知识产权给予刑法保护”,甚至在单行知识产权法中加入刑事处罚条款,很少有人会反对或感到不理解。从历史的原因看,古代中国以刑法为主,经历了数千年。此外,中国改革开放(即开始走向依法治国)之初,知识产权中的很少一部分,即已经被法律承认为某种“依刑法产生的民事权利”。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1979年《刑法》的一百二十七条。在尚无民事立法确认“商标专用权”的当时,却已规定了如果侵害他人商标专用权,应负何种刑事责任。从国际原因看,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至少已要求对知识产权中的商…  相似文献   

15.
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对1979年刑法进行了修订,这是新中国刑事法制史上墨浓笔重、令人注目的一章。刑法学界为使自己的研究重点与这一重大立法事件相契合,积极行动起来,为刑法的宣传与即将付诸实施不遗余力地鼓与呼,阐释新刑法的书籍在这“一夜春风”中,可谓“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有令人目不暇接之势。在这众多刑法书籍中,有一本书,因为由一个学者独自撰写,有其丰富厚实的内容和近乎完美的装帧设计而最具可辨认性,那就是陈兴良教授所著的《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7年3月版)。笔者有幸得以先睹,通览全书,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刑法学已经走过了60年的坎坷历程,随着法治的兴废而沉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刑法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刑法学面临着知识转型的问题。本文采用描述性的手法、反思性的评论、前瞻性的视野,对中国60午的刑法史进行了回顾,是作者对中国刑法学术史考察的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形成的中国与西方两大绘画理法,分别渊源于各自的哲学与美学体系,它们之间具有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决定了中国绘画崇尚“优美”,注重表达国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艺术创作中遵循“以诗为法”、“以书为骨”的原则,力求在绘画中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西方传统的“天人相胜”的哲学观,决定了西方绘画崇尚“壮美”,偏重描绘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采用科学方法,塑造绘像的立体感,力求达到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艺术效果。通过相互比较研究,有助于艺术家和鉴赏运用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方法,创造和鉴赏不同民族的绘画艺术,获得各不相同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也有利于我们立足于本民族艺术之根,借鉴一切有益于我们民族艺术发展的外民族艺术,以创造我们新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帮会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定渊源,当前的现实环境又为广东的帮会发展及犯罪奠定了基础,本文针对几起案件的梳理分析,认为帮会犯罪未成气候,但要引起高度警惕,并立足于国际上、历史上帮会的发生发展,强调要从讲政治角度打击、预防、治理,主张既要从大刑事政策角度,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强调各部门的联防联动,又要从具体的刑法、刑诉法及反洗钱配套法规修改完善等角度入手,做好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方宇 《法制与社会》2015,(5):257-258
日本作为法史学研究较发达的国家,其法史学研究方法自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通过对日本法史学者著作的分析,勾勒出日本的中国法史学学科研究方法,从中解析出日本法史学所具有的包括重视考证的“静态”与注重法律实际运作的“动态”的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近代中国法史学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引用西方的法律的概念和体系重构的,通过与中国近当代法史学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从中得出日本法史学研究方法的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情节”一词的汉语含义无非是指事物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情状与环节,这表明情节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而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故刑法中的情节就是影响犯罪和刑罚存在、发展和变化诸方面的情状和环节。在刑法中规定情节不是中国的独创,如德国刑法典中就有多处“情节轻微”、“情节较为轻微”、“情形特别严重”之类的规定。日本刑法使用“情状”(情节)这一概括性概念泛指左右量刑判断的各种因素。例如日本刑法第25条有“根樵情节”及“尤其在情节上有应予同情、原谅的”之规定;第66茶有“犯罪情节值得同情、原谅的”之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