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内辩诉交易第一案———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就被告人孟广虎故意伤害案的审结,在中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首次亮相的"辩诉交易"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犯罪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我国刑事诉讼资源并没有太大增长,所以,犯罪数量与司法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的主要矛盾。首例辩诉交易的诞生,显示了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移植和应用的生命力。那么,我国究竟是否应该引进辩诉交易制度?我国现有的制度环境是否有适合辩诉交易制度生存的土壤呢?本文对此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理论界,对辩诉交易制度的争议一直未断,这种近似于“私了”的做法被美国比较法学者批评为“等于是对控制犯罪的正当程序模式的根本背离.”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以及加入WTO后,我国的刑事审判方式也走到了改革的风口浪尖.对于各法系制度的借鉴和移植不可避免,但存在的诸多差异,使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必须立足于我国特色的社会背景之下,理性地以审慎的态度来吸收、借鉴美国关于辩诉交易制度的优秀方面,从而构建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3.
辩诉交易制度是20世纪以来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我国的一些刑事法律制度及政策都蕴含着辩诉交易的精髓.本文指出司法改革客观要求加大对辩诉交易制度的运用,应设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4.
辩诉交易是从美国发展起来并被国外广泛适用的一种新的刑事诉讼制度,对全世界的刑法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未涉及辩诉交易,但我国的一些刑法制度和刑事政策中,明显存在着辩诉交易的痕迹.辩诉交易对于实现刑事案件审判中公正与效率并存的诉讼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对辩诉交易在中国的实践进行初步分...  相似文献   

5.
辩诉交易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从辩诉交易价值取向和我国司法实践的现状来分析,我国有必要而且完全可以借鉴适用辩诉交易制度.辩诉交易制度是我国刑罚的社会功能和刑罚观念发生转变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我国刑事诉讼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在寻求公正和效率平衡点上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6.
以辩诉交易为代表的控辩合作纠纷解决机制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刑事案件处理的一种新型模式,越来越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司法效益观是辩诉交易制度产生与发展之本体因素,契约观是辩诉交易制度产生与发展之基础因素,实用主义思想观是辩诉交易制度产生与发展之动力因素,抗辩式诉讼结构是辩诉交易制度之支持因素,沉默权与证据开示是辩诉交易制度之促生因素,发达的辩护制度是辩诉交易之保障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制度兑现“坦白从宽” 自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纳入司法改革的议程,许多人便由此联想到了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甚至将其解读为“中国式的辩诉交易制度”.长期以来,法学界、司法界也不乏引入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建议. 事实上,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不能与美国式辩诉交易制度相混淆.其根本区别在于,辩诉交易制度存在罪名、罪数和量刑的交易,而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不允许对罪名、罪数进行协商交易.  相似文献   

8.
美国刑事诉讼中最有争议、最富有特色的就是辩诉交易。辩诉交易在美国刑事诉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刑事案件的定罪,85%以上是通过它而获得的。透析美国法律执行过程中这一奇特现象,我们就可以对其整个法律制度有更深一层的了解。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辩诉交易主要是指刑事案件审理前,检察官和被告(通常通过被告律师)进行谈判,达成双方得到的交易,即被告满足检察官提出的要求,主动承认所犯罪行;检察官一方亦做出让步,或降格  相似文献   

9.
周欣 《法学家》2004,(5):110-119
辩诉交易始于美国,美式辩诉交易是由一整套相互支撑的配套程序组合而成的.其中,证据展示和答辩制度是其前提程序,辩诉交易过程中还必须遵循几项具体原则,法律上同时为该交易设立了特殊的后续程序与救济程序.该制度有别于英国、意大利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辩诉交易"以及中国的简易程序,我国目前尚不具备适用美式辩诉交易的主客观环境,不适宜引进该程序.  相似文献   

10.
辩诉交易是在美国刑事诉讼实践中被广泛使用的诉讼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辩诉交易,然而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辩诉交易,但是制度化不足。本文通过分析中美辩诉交易的不同,提出我国完善辩诉交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蔡婷 《法制与社会》2012,(15):272-273
辩诉交易制度产生于美国,由于其快捷、灵活、高效的特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引入和借鉴.本文仅选取两大法系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对其辩诉交易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辩诉交易制度进行比较,以期望对我国将来在借鉴和引进辩诉交易方面能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周欣在《法学家》2004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我国现阶段不宜在法律上确立辨诉交易制度。理由是:1.辩诉交易制度与我们“国家权力不能做交易”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发生直面冲突。在我国传统诉讼理念的支配下,代表国家行使控诉权的机关本应以惩罚犯罪、维护正义为己任。而辩诉交易的实质是代表诉方的检察机关与被告人厦其代理人,通过讨价还价来进行交易,以求双方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张进德 《法律适用》2011,(1):112-115
现代辩诉交易制度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在其后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都是处于地下状态.直至20世纪70年代,辩诉交易的合法性才得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正式确认.在辩诉交易的兴起缘由方面,人们纷纷将目光抛向了刑事司法中对抗制的繁琐和司法官员的办案压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很多国家都存在犯罪数量猛增,司法资源相对有限,案件大量积压的情况。辩诉交易作为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大大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诉讼成本,以其自身独特的价值被一些国家广泛采用。本文旨在从其合理性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从传统文化,法律移植,人性等方面探讨辩诉交易在我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辩诉交易程序在欧陆出现了"普适化"的趋势。1989年,意大利在《刑事诉讼法典》中引入了意大利式的辩诉交易制度,成为欧洲大陆第一个引入辩诉交易制度的国家。2003年6月,意大利立法者为进一步实现"诉讼经济"的目的再次扩大了辩诉交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研究表明,这一修改对于提高诉讼效率卓有成效。2004年3月,以固守自身法律传统著称的法国也设立了"法式辩诉交易制度",即所谓的庭前认罪答辩程序。这意味着辩诉交易制度已经跨越了法系的界限,全面实施于欧洲大陆的各个主要国家。辩诉交易的普适性并不意味着各国的辩诉交易程序整齐划一。事实恰恰相反。意大利和法国在辩诉交易程序的设计上大不相同,也与辩诉交易"来源国"美国差异极大。这充分说明了美国经验在欧陆的推行时面临着诸多阻碍,也产生诸多变异。  相似文献   

16.
西方许多国家都相继确立了辩诉交易制度,并在司法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我国却不存在辩诉交易制度,因此我国应当对辩诉交易进行借鉴与吸收,充分挖掘辩诉交易的有利因素,结合我国刑事法律的实际情况,以构建中国特色的辩诉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7.
辩诉交易制度与我国现行刑事司法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一凡 《法治研究》2007,(10):75-77
辩诉交易制度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辩诉交易制度近年来在我国刑事理论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我国亦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试图探索辩诉交易在刑事诉讼中的可行性,个别司法机关通过个案的审理,实践了辩诉交易在刑事审判中的具体作用。辩诉交易如果适用得当,确实能取得提高审判效率,降低司法成本,及时保护刑事案件当事人利益的作用。但作者认为:辩诉交易如要在我国施行,必须结合国情,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刑事诉讼制度,自产生以来就备受争议。对辩诉交易最有分量的批评集中在对这一制度是否违反宪法和社会正义体系上,伴随着这些批评,辩诉交易制度不断吸纳其中的合理成分,充实和完善自己。研究辩诉交易的争论,可以看到辩诉交易制度不断自我完善的轨迹。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争论对于我国能否引入这一制度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略论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及检察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确立和运用 辩诉交易在美国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些刑事案件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交易,但早期的辩诉交易在美国是处于"地下状态"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970年在Brady V.U.S.《Brady V.United States,379,U.S.742,752-53(1970)》一案的判决中正式确认了辩诉交易的合法性。在第二年对Santobell V.New York案的判决中,最高法院再一次强调了它的合法性:"如果每一项刑事指控均要经受完整的司法审判,那么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需要将其法官的数量和法庭设施增加许多倍"。  相似文献   

20.
辩诉交易制度是美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中没有辩诉交易,然而司法改革客观要求加大辩诉交易的运用,在改革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同时,可以分步设立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我国的辩诉交易应当规范化及制度化,同时鉴于特定的制度背景,应注意在立法上为其确立一定的限度,以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