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著作权技术措施 保护中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技术措施与技术措施权 版权的技术措施,指版权人以技术手段对作品主动采取措施,保护和管理自己的版权,防止侵权的行为."这种技术性措施现在被理解为杜绝擅自复制、保护著作权的‘反复制保护'"1.网络时代,网上数字作品易被复制、盗版,技术措施对于保护网络作品版权已不可或缺,技术措施的保护也成为版权保护的重要课题,技术措施保护权利因此产生.  相似文献   

2.
周翔  王辰 《法制与社会》2010,(18):60-61
网络环境下技术措施起到了有效的事先预防的著作权保护作用。但这种"权利"也被无限制地扩张和滥用,不少技术措施假借著作权法对技术措施的保护,实现与著作权保护无直接关系的其他不正当竞争商业目的。因此,对该种滥用形式加以确定,并制定一般认定标准和规制模式对于"净化"技术措施保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技术措施的保护经历了一个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的过程.适应数字作品权利保护的现实需要,我国先后制定并逐步修订了技术措施保护法律规范,规范和引导技术措施的实施,制裁侵权行为,间接保护数字作品的著作权.为了平衡著作权人和公共利益的关系,技术措施的实施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相关限制性规定应当与保护数字作品版权特点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论著作权技术措施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著作权人对作品的控制能力大大削弱,著作权技术措施保护制度应运而生.但对技术措施的过度使用又将大大缩减公众获得和使用作品的可能,为寻求新的平衡,各国立法无不对技术措施的保护进行一定的限制,各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对完善我国相应制度具有借鉴意义.建议我国著作权技术措施保护水平不宜过高,应在确定利益平衡立法原则下完善技术措施保护的限制和例外制度.  相似文献   

5.
著作权人为了使其作品在网络环境下能得到有效的保护,采用技术措施以防止他人侵权。但这些技术措施易被他人破解和篡改,因此应给予这些技术措施以法律保护。同时为了平衡公众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又应对其保护加以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6.
对技术措施立法保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迁 《知识产权》2003,13(2):3-10
技术措施是网络时代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的重要手段。但技术措施本身也有可能受到破坏,因此保护技术措施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两条约要求缔约国保护技术措施,但其规定却模糊不清。美国的立法区分了“访问控制措施”和“著作权保护措施”,禁止规避“访问控制”措施,而且对其不存在“合理使用”例外。欧盟的立法禁止规避任何技术措施,并对“合理使用”的适用加以苛刻的条件。澳大利亚不禁止规避技术措施的行为,力图保留公共“合理使用”的空间。中国的立法过于简单和原则,未能解决有争议的问题。各国立法的巨大差异说明技术措施立法保护涉及复杂的著作权理论问题,特别是“访问作品权”是否存在,以及“合理使用”原则在网络环境下如何适用,因而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简论技术措施和著作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技术措施简介技术措施是版权人或者与版权有关的权利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版权或与版权有关的权利而采取的私力救济方法,它指的是版权人或相关权利人为了防止他人非经授权接触或使用其作品或录音录像制品而采取的技术上的手段和方法。版权人可以采取的技术措施多种多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有的把技术措施分成四类:控制接触的技术措施、控制使用的技术措施、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技术措施以及保证支付报酬的技术措施。1有的则将技术措施分成三种:作品发行前的技术措施、保证付酬的技术措施和确认侵权的技术措施2,等等。但大…  相似文献   

8.
一、有关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现状网络时代,网上数字作品易被复制、盗版,技术措施对于保护网络作品版权已不可或缺,对技术措施的保护便成为立法、司法的重要课题。从很大意义上说,现代版权保护机制的顺畅实现基于安全的技术措施,如加密和智能卡能确实保护数字材料,是电子出版市场规模化的关键因素。安全的电子支付机制同样基于加密的技术管理措施,它保证电子商务中的支付能力和被支付能力,是使电子商务获得信任和迅猛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现代电子与信息网络时代,版权人为防止他人对数字化作品的随意使用,杜绝擅自复制及盗版等侵权行为,多以加…  相似文献   

9.
陶安安 《法制与社会》2010,(17):101-102
本文分析了技术措施在著作权保护中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从著作权法的发展史和利益平衡角度阐释了导致技术措施的发展和被限制的原因;本文认为在公共利益原则下,著作权法始终要寻找一个合适的保护力度以维持利益平衡。同时,本文对我国的技术措施的立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版权中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网络环境下,版权人的利益极易被侵犯,而当今各国版权法还不够完善,不能提供令版权人满意的保护,因此,版权人纷纷寻求自我保护。数字技术为版权人的自我保护提供了可能。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是版权人采取的权利保护及标示措施,将其纳入版权保护体系是版权保护在数字和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一、将技术措施纳入版权保护体系的原因与进程所谓“技术措施”,是指版权人为防止他人对作品的非法使用,而在版权作品上采取的技术上的防范措施,令使用者不能任意复制、发行、传播、修改版权作品,从而维护版权人的经济利益和精神权利。根据欧…  相似文献   

11.
谢文婷 《法制与社会》2012,(35):243-244
2006年5月18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出台了,此条例对著作权人在网络环境下的利益保护以及利益平衡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但是对技术措施的保护仍存有一定的不足,未能达成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最大化的平衡。为此,本文将从讨论技术措施的定义为起点,以规避技术措施行为的构成要件为框架,来分析现行制度中尚存在的问题,以期相关立法之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公民的预见可能性,对于《刑法》第217条第6种情形规定的“技术措施”的解释,不应突破《著作权法》关于“技术措施”的规定。规避防止未经许可而传播的技术措施的,能够成立侵犯著作权罪;规避防止未经许可而复制的技术措施的,规避防止未经许可而运行计算机程序的技术措施的,制造和向他人提供规避装置或服务(间接规避行为)的,均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刑法规制规避技术措施的正当性根据,不在于著作权人的接触权和收益权,而在于预防侵害著作权专有权利。由此,并根据举重以明轻的解释原理,《刑法》第217条第6种情形规定的技术措施所保护的著作权专有权利,必须仅限于《刑法》第217条第1种至第5种情形规定的著作权专有权利。《刑法》第217条第6种情形规定的“避开或者破坏”的认定,应采用客观的技术标准。刑法保护的“技术措施”应为“有效的技术措施”,并非任何技术措施都具有刑法保护的必要性。除合理使用等违法阻却事由之外,若著作权人设置的技术措施构成著作权滥用,则亦可阻却此种技术措施规避行为的违法性。  相似文献   

13.
版权法意义上的"技术措施"有别于纯粹技术性手段,它必须能够用于保护作品和其他受版权法保护的客体。"技术措施"应具有阻止他人对作品等客体实施特定行为的功能,以此区别于"权利管理信息"。"技术措施"是"数字权利管理系统"的下位概念,它不包括对作品的使用进行纯粹经济意义上管理行为的技术性手段。无论是版权人还是其"专有被许可人"或"非专有被许可人"采用的"技术措施",都应当受到版权法的保护。"专有被许可人"或"非专有被许可人"都可以对规避"技术措施"的行为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4.
论技术措施版权保护的制度冲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技术措施保护已纳入了我国《著作权法》,它旨在防止电子数据库和其他数字作品的侵权及其非法使用,以此来保护版权人的私有产权。但是,当版权被法律视同为商业和贸易时,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就出现了。英国1662年特许出版法之前,版权法一直被视为一种获取特别权的审查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技术措施保护也是一样;就象17世纪英国的版权是一种公共审查的机制,技术措施保护是21世纪的私人审查机制。但是技术措施保护的私人审查机制可能涉及到财产权与政治性权利的冲突。政治权是所有政治实体成员的权利,在自由社会,政治权利之一便是表达自由。  相似文献   

15.
孙雷 《知识产权》2008,18(1):77-80
技术措施保护已经成为现代版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技术措施并不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它与作品的播放设备和接收设备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版权制度对技术措施进行保护不可避免地会对相关设备产业产生影响.而且近年来,版权人在自行采用技术措施外还提出了要求相关设备产业主动采用技术防范措施以加强版权保护的要求.由此引发了如何在版权领域规制技术措施与相关设备产业关系的问题.对该问题探讨有利于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传播中的技术措施保护已经成为版权法所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一些国家、国际组织相关立法的考察和分析,反映出技术措施的版权法保护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维系版权与个人自由、社会利益的妥协和平衡。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两条约规定"技术措施"应当受到保护之后,世界各国、地区都进行了相关的立法.但在司法实践中,不同法院根据相同的事实得出的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前不久芬兰一法院判决认为DVD中的CSS技术措施属于无效的技术措施,不受版权法保护.此案与两年前发生在美国的案例极其类似,但当时美国法院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芬兰法院的判决使法律界人士普遍感到惊讶.究竟怎样的技术措施才是"有效的"技术措施?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仍未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技术的变化和发展对作品的传播和利用有很大冲击,这要求法律对著作权人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加以调整以便在新的情况下达到利益平衡。技术保护措施虽然适应了网络时代保护版权的需要,但涉及知识产权法体系中的利益平衡,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也必须保留合理使用的空间。对于中国现行的技术措施保护立法中对合理使用制度立法的缺漏,应予以相应完善:只禁止商业性的规避“使用控制”类技术措施的行为;增加直接规避行为的例外条款;为辅助规避行为的禁止设定合理使用的例外;建立例外的逐步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9.
技术措施对特定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侵害技术措施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是大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然而,现有的刑法制裁体系对于侵害技术措施行为,尤其是侵害技术措施的帮助行为,在刑事制裁上存在着严重的缺失。遵循共犯行为实行化的思路,将侵害技术措施帮助行为入罪化,是刑事立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行为,是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上述规定体现了对恶意技术规避的限制,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著作权人可以依法采取保护其软件著作权的技术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为人故意避开或者破坏上述技术措施的,构成对软件著作权的侵犯,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但是,上述法律规定不能被滥用。上述规定主要限制的是针对受保护的软件著作权实施的恶意技术规避行为。著作权人为输出的数据设定特定文件格式,并对该文件格式采取加密措施,限制其他品牌的机器读取以该文件格式保存的数据,从而保证捆绑自己计算机软件的机器的市场竞争优势的行为,不属于上述规定所指的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技术措施的行为。著作权人以他人研发软件读取其设定的特定文件格式构成对其软件著作权的侵犯,主张他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