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事举证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制度,提高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一直是大家共同探索的问题。在实行审判方式改革过程中,我们采用庭前交换证据的方式来明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规范当事人的举证行为,提高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庭前交换证据即是在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案件前,由审判人员召集双方当事人,使其将搜集的证据在指定期限内提交法院,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据副本交换的一种操作规程。房前交换证据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人民法院主持下的当事人之间庭前交换证据是民‘事…  相似文献   

2.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是正 确审理民事案件的首要问题。书证是七种民事证据中最常见的,而私人书证是民事诉讼中使 用最广泛的证据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有的私人书证出现瑕疵,但法律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 ,给法官审查认定其效力带来困难,影 响案件的公正审判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审判实践,对民事诉讼中经 常遇到的私人书证瑕疵进行简单探讨,抛砖引玉,求教于专家学者。一、私人书证瑕疵的特点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 在诉讼法学…  相似文献   

3.
一、民、行交叉案件引发立案、审判争议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为两类不同性质的诉讼,两者各有特点,功能也各异,在保护的利益方面各有侧重,在法院内部分别由民事审判庭和行政审判庭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予以审理。但在审判实践中,经常出现一些既涉及行政诉讼又涉及民事诉讼的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案件,引起立案、审判争议的问题。例如,近年来随着全国林业产权改革的深入,由农村山林权属引发的行政与民事诉讼案件逐年增多,存在同时引起或先后提起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相互交叉重叠的案件。这  相似文献   

4.
一国法院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经常会遇到许多必要的诉讼行为无法在本国领域内实施的情况,而在某一具体案件中,需要从国外提取证人、证言、证件或其它证据为主要内容。综观美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即某一外国法院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法在美国境内提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首先,可以直接通过美国联邦法院的协助提取有关证据。美国国会早在19世纪中期就曾通过一个简短的法令,授权联邦法院扩大对于外国法院在美国收集证据方面的帮助。这一法令到1948年司法协助的运用不再局限于索回钱款或财产的诉讼,扩展到“任何民事诉讼”。1949年,又将“民事诉讼”一词改为“司法程序”,从而使得外国的任何民事和刑事法庭都有依法  相似文献   

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四条作了规定。但由于附带民事诉讼具有问题复杂、实践性强的特点,加之现行法津规定尚欠具体,因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实践中遇到了一些认识不一而又法无明文规定的问题。 关于刑事民事分开审理时,是先审理刑事部分还是先审理民事部分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  相似文献   

6.
在民事案件审判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民事纠纷发生后,一方当事人为获取有利于自己诉讼请求的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经侦查后会形成询问笔录等材料。嗣后,在民事审判中,该方当事人就会依法申请法院向公安机关调取该证据,进而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要求对该证据进行质证。诚然,询问笔录可能比较完整的展示了案件过程,但是我们认为单纯公安机关的笔录不应当作为证据来使用,更不能成为民事诉讼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本文主要是从民事诉讼证据的真实性、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等角度来论述询问笔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再审程序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审程序若干问题思考□孙汉忠随着法院内部审判监督的不断增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进一步强化以及民事诉讼当事人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民事再审案件逐年增多,而法律对审理这类案件的规定又过于原则,导致审判实践中做法各异。本文结合民事再审案件的审判实践,...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各国的民事诉讼审级制度虽有一定差异,但在实质上体现着相同的原理或相似的功能配置方式,即均为三审终审的金字塔型审判结构,且三审法院分别由初审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构成,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制度功能。采四级三审制的国家,初审法院通常包括两个审级,第一级法院即基层法院定位为简易法院,审理简易、小额案件。其上一级法院设计为普通案件的一审法院。从比较法而言,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法院组织都采这种模式。在三级三审制的国家,初审法院的形式不尽相同,通常基层法院包括审理简易案件和审理普通案件的两种审判机构。中级上诉法院…  相似文献   

9.
常楠 《法治纵横》2011,(23):72-73
笔者在西部基层法院工作九年,恰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全面实施,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规定》在很多方面对我国的法治进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我国国情、公民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规定》在适用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现就笔者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法院民商事案件审理过程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是"以事实为依据"法律适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而运用证据的方法就是证据方法.虽然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和审判实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证据方法概念体系,对民事证据的运用也通常从谁主张谁举证这一举证责任的角度进行静态阐述,但法官抑或当事人如何运用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运用证据的过程是否存在法定的标准,这是审判实践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下简称附带民事诉讼),指法院在审判被告人犯罪行为的同时,根据被害人或检察机关的提起,一并审判由该犯罪行为所造成损害的民事赔偿的诉讼活动,这种民事诉讼是由刑事诉讼派生的一种特殊诉讼。它可以简化诉讼程序,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减轻当事人的讼累,并可避免作出相互抵触的裁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而这一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就完善这一制度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病人可以择医治病,但当事人却不能通过合意选择优秀的法官审判自身的案件,从而使当事人对审理自身案件的法官产生了不信任心理,进而“案件一进门,双方都找人”,这实在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的悲哀。而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建立起当事人合意选择法官审判案件的制度,则可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具有刑事打击与民事赔偿的双重司法保护功能,在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符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在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中,应分别体现刑事审判有利被告和民事审判平等保护的思维方式,按照刑事诉讼排除合理怀疑和民事诉讼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确定罪刑相适应的刑事责任和依法酌定赔偿数额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二条因确立了人民法院审理涉亲子鉴定案件的基本原则,被认为是对未成年子女权利的保护而受到社会舆论充分肯定。但在法院适用该条款的过程中,如何认定当事人提交的是否为"必要证据"、子女拒绝做亲子鉴定时法院能否按照该条款进行推定,成为审判实践中出现的难题。湖北省三级法院审理的一起历时7年的亲子鉴定案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法律的健全和普法教育的深入,人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增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急剧增多。因此,在刑事审判中如何依法正确审理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以切实保护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合法权利,是刑事审判人员应当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佚名 《特区法坛》2004,(1):24-24
“不告不理”是指未经公诉人、当事人起诉的民事案件,法院不得受理和审判的诉讼原则。是现代法院审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一项公认的基本原则。“不告不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必须有原告请求或被告公诉,法院才能受理案件并进行审理。第二,在审理中法院的审判活动受原告起诉或被告反诉的范围的约束。也就是说当事人“告谁审谁,告什么审什么”。对于民事上诉案件,则仅对其中的上诉部分进行审理,没有上诉的部分就不审理。在民事诉讼中实行“不告不理”原则是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处分行为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而实践中我们常遇到重新审判后又上诉、抗诉的案件,二审法院没有重新组成合议庭审理。虽然觉得这种做法不妥,但又找不到明确的法律规定。请问,同一个合议庭审理二次以上上诉、抗诉的同一案件,在法律程序上是否合法?安徽读者杨巍杨巍同志:关于上诉、抗诉案件发回重审后又上诉、抗诉的案件,二审法院是否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的问题,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从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和相关司法解释来看,二审法院应当另行组…  相似文献   

18.
网络侵权因国内的司法判例与指导意见尚没有形成系统,在审理实践中此类案件运用的审判方法与审判思路尚待统一.通过对网络侵权案件的基础性理论分析,以审判实务案例与当下热门网络侵权事件为切入点,结合国内现有的审判规范与审判指导意见,从管辖权确定、诉讼当事人资格、侵权对象范围界定、证据开示、归责原则等各方面,探讨法院审理网络侵权案件的审判思路.  相似文献   

19.
谈法官认证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举证、质证的法律原则,而对认证本作出明确的规定。认证已成为当前庭审方式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认证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推进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一、认证的构成要素民事诉讼中的认证,是指审判组织对法庭出示并经质证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采证的一种民事诉讼活动。认证的主体是审判组织,认证的对象是在法庭上出示并经质证的证据材料,认证的内容是对认证对象的审查和确定效力。(-)认证主体认证的主体是审判组织,即对民事、经济纠纷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组织,包括合议庭和独任庭,具体…  相似文献   

20.
新颁民诉法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一般应在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三个月内审结。为了提高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设定举证责任期间显得十分重要。举证期间亦称举证期限,是一种法律制度,它是指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提供证据的时间规定。具体地说,在民事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在提出某种主张或接到法院通知后的一定期限内,提出相应的证据,逾期不能提供相应证据的就要承担不利于举证责任人的法律后果。当前,人民法院民、经纠纷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