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是指民事案件在受理之后,开庭审理之前,法院和当事人围绕开庭审理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活动的诉讼程序。在许多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庭前准备程序已成为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其程序价值日益凸现。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庭前准备的规定过于宽泛,其地位完全依附于庭审程序,庭前准备活动尚无任何程序价值。于此,传统的审判方式中,裁判法官不惜一切去进行充分的庭前准备,庭前大量调查、搜集证据,并以此为由与当事人广泛接触,极易失去中立性和公正性。鉴于此,后来轰轰烈烈进行的审判方式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一步到庭”、“直接开庭”的呼声。  相似文献   

2.
试论庭审前准备程序的设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民、商诉讼法律对庭前程序规定不尽相同 ,但从英美、大陆两大民、商法系发达国家现状看 ,民事诉讼活动已从原来偏重开庭审理而转为庭前准备与开庭审理并重。据统计 ,法院在庭前诉讼准备程序中消化了绝大部分民、商案件 ,反映了设立该程序的效益价值。最高法院下发的《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中 ,对我国民诉法关于审理前准备做了“庭前了解双方当事人矛盾焦点、组织必要的交换证据”的重要补充。此规定为庭审方式改革 ,适当拓展庭前准备工作范围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但严格讲 ,它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庭前准备…  相似文献   

3.
庭前示证是指在经济诉讼活动中,开庭审理前,诉辩各方当事人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证据的出示、交换和核对有关数据的活动。庭前示证在我们经济诉讼制度中尚未明文规定,但民诉法第116条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制定的《第一审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若干规定》都为庭前示证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合法的空间。实际上,庭前示证活动在我国经济诉讼中已普遍开展,只是在称谓、方式、活动内容及产生的效果等方面不尽统一。近年来,诉辩式审判方式的探索在各地法院普遍开展,随着这一新的审判制度的推广和确立,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4.
庭前听证程序与庭前准备程序庭前准备程序主要包括法院为主的事务性的程序和当事人参与的实体性的程序。前者法学界一般称为诉答程序,主要是为开庭审理扫清程序性障碍。后者即属于庭前听证程序。庭前听证程序包括,证据交换(证据开示)、明确诉争焦点;并视听证情况进行调解,做出撤诉、中止等裁决,签发命令启动司法调查和财产保全等程序(听证附随程序),为开庭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庭前准备程序的核心。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法院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在庭前准备阶段消化了大量的案件,尤其是民商事案件,充分证明庭前准备程序…  相似文献   

5.
民事举证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制度,提高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一直是大家共同探索的问题。在实行审判方式改革过程中,我们采用庭前交换证据的方式来明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规范当事人的举证行为,提高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庭前交换证据即是在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案件前,由审判人员召集双方当事人,使其将搜集的证据在指定期限内提交法院,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据副本交换的一种操作规程。房前交换证据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人民法院主持下的当事人之间庭前交换证据是民‘事…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关于做好庭前必要准备及时开庭审理问题中明确规定:对“案件比较复杂、证据材料较多的案件,可以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由此,在司法解释中确立了庭前交换证据制度。然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7.
法官庭前活动的比较研究左卫民,刘全胜在现代世界名国,刑事案件从控诉方提起诉讼到法院开庭审判都有一定时间距离,在这段时间里,受理法院需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审查起诉案件、处理控辩双方的诉讼动议、组织法庭、制定审判计划和安排审判日程等,我们统称法官庭前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所谓的审前准备程序是相对庭审程序而言的,是指人民法院在立案以后。至正式开庭审理之前,法院和当事人以开庭的方式.与案件当事人直接接触.审查案件材料,为正式开庭审理所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其内容主要是由双方当事人交换主张、证据、整理争点,使案件能够达到直接当庭判决的程度。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快诉讼步伐,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庭前证据交换实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事诉讼中的庭前证据交换 ,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开庭审理前 ,组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互相交换已经持有的、证明各自诉讼主张的各种证据的活动 ,即证据开示制度。这一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并未规定 ,而是近几年来各地人民法院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 ,由法官主导的审问制向引导双方当事人对抗制的转变过程中所作的探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对此作了肯定 ,明确规定“案情比较复杂、证据材料较多的案件 ,可以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一强调庭前准备活动 ,是现代诉讼程序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民事诉讼研究领域,庭前准备程序的独立程序理念日益受到关注,作为庭前准备程序创新瓶颈的举证时限制度更是备受青睐。举证时限制度,质言之,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应该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或者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交全部的证据材料,逾期法院不再接受该证据材料并不进行质证、认证活动的诉讼期间制度。法律上,证明结果和案件事实的一致性是相对的,为实现诉讼的迅速性和追求诉讼的经济效益,要求当事人在合理的期限内完成举证行为,当为符合民事诉讼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方面,根…  相似文献   

11.
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在有的国家也称为刑事预审、公诉审查,是指法院于正式审判之前,在对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初步审查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将被追诉人提交法庭审判的诉讼活动。作为连接公诉程序和审判程序的重要诉讼阶段,它制约着公诉程序的运行,保障着被告人的合法利益,决定着审判的模式,影响着整个刑事诉讼的构造,是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一、直接开庭,限制法官庭前对案件的实质性审查庭前准备是审理行政案件的必经程序,这无可辩驳。但是,从行政审判实践来看,审理前准备工作存在什么弊端呢?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同民事诉讼法一样,突出"纠问式",是大陆法系国家普遍注重职权干预下的必然产物。法官在庭前准备阶段,就主张方方面面、不厌其烦地要求当事人提供所有证据材料并进行实质性市查。通过审阅各种诉讼文书、证明材料,调查证人证言,使合议庭熟悉原告诉讼请求,被告应诉要求和理由,做到开庭审理前就明确诉讼争议的全部内容;要求当事人提供、补充新的证据,或由法官依职权向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有时还会根据结案方式的需要,千方百计地动员原告在庭前准备时"撤诉"。这种实质性审查弊端颇多,这就意味着行政案件  相似文献   

13.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庭前会议应定位于庭前准备程序,它位于公诉审查之后法庭开庭审理之前,是庭前准备程序的核心内容.庭前会议解决的问题不仅包括对程序性问题的汇总解决,而且包含案件部分实体问题的整理明晰,对于促进庭审程序的优质高效、实现诉讼公正意义重大.庭前会议可依控辩双方的诉权启动,也可由法庭依职权启动;其运行包含会议模式及听证模式,庭前会议应尽量对程序性问题予以解决、作出决定,并对庭审程序发挥制约效力.  相似文献   

14.
法院内审制度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为了规范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的量刑标准,妥善处理社会影响较大案件、疑难复杂案件,在此类案件由基层法院一审开庭审理之后判决之前,要求基层院将案件报中级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内审程序的制度。法院的这种做法在一定范围内为保证该类案件的统一适用法律,及时消除社会影响,化解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司法资源浪费,也侵害了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且有干扰、影响基层法院独立审判和违反程序法之嫌。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及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硕 《政法论丛》2009,(2):98-101
审前准备程序是法院受理案件开庭审理之前所进行的全部诉讼活动,以当事人整理争点和收集证据为主要内容,其在保证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益、维护程序安定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审前程序实际上仍然局限于仅为法官审理案件提供准备的狭隘范围内,其弊端已经开始逐步显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法院决定立案受理民事诉讼以后,在开庭审理之前,为保证审理的顺利进行和案件的及时、正确的处理,法官需要预先作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我国民事诉讼法称之为“审理前的准备”.并将其作为第一审普通程序的一个必经阶段和法定程序专门作了规定。 一、庭前准备程序的当前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及最终裁判结果的作出,均须以证据作为根据。故此证据在整个民事诉讼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正因为证据在民事诉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民事诉讼将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作为审前准备程序的一项“核心…  相似文献   

17.
审判方式改革是各级法院都在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受审判人员素质和诉讼参与人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制约在改进审判方式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一﹃一步到位﹄不等于不要庭前准备庭审方式改革之始为强调...  相似文献   

18.
试析日本刑事诉讼中的预断排除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析日本刑事诉讼中的预断排除原则西南政法大学莫丹谊预断排除原则是在直接审理原则和公判中心主义之下的诉讼程序中,保障公正审判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预断排除,指法官(审判者)在开庭审理之前以及审理之际不应当对案件有某种偏见或先入为主的诉讼原则。公正审判,无...  相似文献   

19.
科学合理的一审公诉案件审理程序张军从审判工作角度看,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审判方式的改革与完善。新刑事诉讼法对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和开庭审理的具体方式以及一审判决的内容等,均作了更为科学的规定。刑事诉讼法原来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  相似文献   

20.
庭前准备是指人民法院从审查立案开始至开庭审理期间,为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案件的正确、及时审理所进行的一系列审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本文就庭前准备程序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期与同行们共勉。一、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存在不足之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