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 1994年4月1日—2日,北京大学法律系举办了纪念《行政诉讼法》颁布五周年理论研讨会,会议回顾了行政诉讼法颁布5年来的实施的成就,和所遇到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分析了行政审判的现状和共商行政审判走出困境的对策,结合审判实践和行政执法实践,提出了修改和完善行诉法的建议,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研究。具体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以及人们对行政法理论研究地不断深入,行政事实行为逐渐成为专家学者探讨的新焦点。但由于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未对行政事实行为的内涵外延作出明确的界定,使得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在观点上不尽一致,笔者试对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和解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公布的关于撤诉的司法解释,使行政诉讼法确立的不适用调解的原则有所松动。但这一原则还面临着更强劲有力的挑战:协商民主的兴起为行政和解提供了政治理论基础,行政法的新发展——自由裁量、行政合同、积极行政——为行政和解提供了法治理论基础。因此,修改行政诉讼法"不适用调解"原则,确立行政和解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法是理论性与实践性极强的一个法律部门 ,最高院对《行政诉讼法》的最新解释正是人民法院司法审判与行政法理论研究紧密结合的产物。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该解释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本文试图对该司法解释的最新规定作一些探析 ,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88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该《解释》于2000年3月8日公布,并自2000年3月10日施行。由于新司法解释与原司法解释相比,变动较大,本刊组织专家就其中疑难条款进行解析说明,以配合新司法解释的贯彻执行。1.新司法解释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总的原则是什么?受案范围是新司法解释的第一个主题,《解释》对此共作出5条规定。这5条规定的总原则是恢复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原貌。“恢复”的含义隐喻着这样一种意…  相似文献   

6.
一、行政审判程序模式的个性我国的《行政诉讼法》脱胎于《民事诉讼法》。在前者尚未出台之前,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适用《民事诉讼法》。审判方式当然也基本相同。现行的《行政诉讼法》,虽然在许多方面与《民事诉讼法》有许多不同,显示出行政诉讼的个性,但在审判方式方面的规定却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由于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行政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因此,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将两种审判方式混为一体,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行政诉讼法》是民事诉讼法的子法,行政审判方式是民事审判方式的…  相似文献   

7.
《法学》1991,(2)
司法解释是审判过程中把抽象的法律与具体的案件联系起来的纽带,是解决审判工作法律、法令具体应用问题并决定法律实施方向的重要手段。无疑,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在推行我国行政诉讼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对于行政审判中司法解释的研究在我国尚属薄弱环节,未免落后于贯彻实施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现实需要,这是一个亟待加强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后,各级人民法院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迅速提高行政审判人员的理论水平,以指导变化万千的行政审判实践,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将前一阶段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法的普及性学习,上升为提高性研究,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和疑难问题的专题性研究.罗豪才教授主编的《行政审判问题研究》一书,正是以其准确地把握和适应了行政审判理论与实践的这一发展趋向,并在内容、体例和写  相似文献   

9.
<正> 司法统计资料表明,在经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中,治安行政案件一直占总数1/3左右。审判状况如何?直接关系行政审判总体质量。梁宝富不服治安行政处罚复议决定案(以下简称梁案),作为我国行政诉讼法施行以来,由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的首例行政法判例,是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治安行政案伴,涉及行政诉讼中一些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试作如下评释,就教于理论界和实务界。  相似文献   

10.
<正> 具体行政行为是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具体行政行为性质、地位范围的界定和阐释不仅涉及到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而且关联到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自1989年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具体行政行为加以明文规定以来,其内涵和外延在行政执法和行政诉讼中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无论是在行政法学学术界中,还是在行政执法、行政审判的实务界中,都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加以充分、系统的研究。因此,方世荣教授的新作《论具体行政行为》可以认为是行政法学这一领域内的一部开拓性的著作。 该书以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思考行政法理论的全新视角,通过这一视角,作者关注和反思行政行为的基本理论以及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中诸多重大、疑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新论纷呈。  相似文献   

11.
行政合理性原则虽然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它同样适用于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它都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特别是我国法院的审判实践已经积极地推动了合理性原则在行政诉讼中的运用;从世界行政审判的发展趋势来看,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程度越来越深,对自由裁量权的监控越来越严。只有在对自由裁量权加强监控的情况下,才能扩大自由裁量权。为此,适时地修改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确立法院享有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审查权,使行政合理性原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法是理论性与实践性极强的一个法律部门,最高院对《行政诉讼法》的最新解释正是人民法院司法审判与行政法理论研究紧密结合的产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解释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结合的产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解释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试图对该司法解释的最新规定作一些探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行政合法性原则不仅是行政法上的基本原则,而且是行政诉讼法(司法审查制度)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不存在丝毫动摇和疑义。行政合理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Reasonableness)则是与行政合法性原则相并列的行政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行政法诸项制度必须遵循的基础性规范,〔1〕而且又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补充。但行政合理性原则能否成为行政诉讼法(司法审查制度)上的原则,不仅争议颇大,而且也是我国司法审查范围扩大、强度增加的理论障碍。在严格的成文法主义者看来,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第5条的明确规定,排斥了…  相似文献   

14.
《中外法学》1990,(4):34
<正> 我国较早从事行政法学教学和研究的青年学者、北大法律系行政法教研室负责人姜明安继他的《行政法学》、《行政法概论》等著作之后,最近又推出其新作《行政法与行政诉讼》。该书紧密结合刚刚通过的《行政诉讼法》,反映了姜明安同志最近几年在行政法学领域辛勤耕耘取得的新成果。该书探讨了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较系统地研究了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政司法,行政责任、行政法制监督以及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15.
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杰 《行政与法》2000,(5):48-50
1990年,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翻开了中国行政审判新的一页。十年来,我国行政审判开始走上正轨并逐步趋向完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行政审判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从根本上乃与我国行政程序和实体法律以及行政诉讼法对有关行政机关互动关系的原则性制度设计上存在某些缺陷关系甚大。本文针对我国现行行政司法体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拟从法理和实践的角度,根据行政司法体制运作的一般规律。对目前我国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作一粗浅的分析,试在抛砖引玉。 一、行政审判面…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不服行政强制措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把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如何审查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审判的新课题。一、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及类型法学界传统观点一直把行政强制措施视同行政强制执行,认为它是强制当事人履行其行政法上义务的一种手段。笔者认  相似文献   

17.
行政判决通过确定当事人之间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实现调整和稳定行政法律关系的目的。只有准确地运用判决形式,才能充分体现审判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以及判决本身的确定性和可执行性。我国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几种判决形式是实现行政诉讼目的的直接手段,对于起步较晚的行政法制建设来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行政诉讼自身的某些特殊性,尤其是随着行政审判实践的深入,现有的判决形式已不能准确地反映和适用一些行政案件应然的判决结果,因此,结合行政审判的实践,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合理和准确的判决形式已是十分必要。一、现行判…  相似文献   

18.
行政判决、裁定应引用相关行政法条款严惠仁随着行政诉讼的深入发展,产生了许多影响和制约行政审判健康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就人民法院大量行政判决、裁定不适用行政法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笔者从事行政审判数年来、逐渐意识到并发现绝大多数行政判决书、裁定书...  相似文献   

19.
自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行政审判得到了发展,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活动不仅支持和监督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而且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其行政判决方式不能满足审判实际的需要。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的判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维持判决;撤销判决;限期履行;变更判决。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既不宜维持又不宜撤销的如何判决,行政诉讼法未作明确规定。对此,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11月24日颁布的《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增加了两种判决方式:一是确认判决;二是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弥补了行政诉讼法明文规定的判决形式上的不足。然而,对这两种判决方式如何适用,司法实践中的标准不一。笔者试就上述新增的判决方式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20.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受理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密切相关的民事权益争议,将两种性质不同的争议并案审理,在解决行政争议的同时,附带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行政诉讼法没有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作出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也未对此作出司法解释,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行政审判实践的需要和必然.本文试从理论上和审判实践上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