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玫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5):135-141
监狱警察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特殊职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监狱警察的心理压力来自职业、社会、监狱内部人际环境与警察自身的压力,压力过度会对心理、工作、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需从社会维护、组织维护和个体维护三方面进行心理压力调控。  相似文献   

2.
罗晓 《法制与社会》2011,(26):242-24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爆发的高危群体。特别是基层民警,处在一线工作,要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更多,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基层警察3年内耳闻目睹的社会阴暗面,已超过普通人一生所见所闻。本文从分析基层民警心理压力来源出发,力求找到相对合适的调节办法,以期缓解其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并以良好的状态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3.
从人与人的关系考察法的概念--关于法的概念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 《河北法学》2006,24(9):94-99
以法的概念为主线,从考察社会中人与人的基本关系入手,对社会及其成员、社会成员之间的基本关系以及暴力与法的关系等几个视角予以阐述.人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存在,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两种基本关系,即强力关系和意志关系,暴力的垄断是法产生的原因,先有暴力垄断,后有法律.法是垄断了暴力的共同体对其成员做出的关于其自身如何组织和运用暴力的宣告和承诺.  相似文献   

4.
刑事技术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警察群体,其警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一般群体要大。所有应激性职业中,警察本身的工作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高居首位,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对警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危害,尤其是长期从事刑事技术的警察尤为明显,本文对公安刑事技术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及对策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形态下的成员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成员权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一项独立的权利,它的存在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市民社会理论。成员权本质上是区分所有权人行使所有权之支配权能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由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构成。成员权的实现需要借助于由所有权人组成的自治管理团体以及由所有权人共同制定的管理规约。对成员权的立法安排,最佳的选择是制定一部单行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  相似文献   

6.
黎建飞 《法学家》2001,(4):28-31
社会保障法是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法律制度.它以该社会的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那些因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难需要特殊帮助者为保障对象.当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从而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消除他们的不安全感,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罗大华  行娜娜 《政法学刊》2010,27(5):96-100
政法干警的心理健康对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明确政法干警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心理不健康的类型能提高司法工作效率、保证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长时期过度心理压力的存在会对政法干警的生理、心理、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在关注心理压力对人消极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对人的积极作用,政法干警要积极应对压力、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一、法人犯罪主观要件的特点 法人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法人代表人、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法人成员,在法人意志支配下,以法人名义和为了法人利益,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或不履行法人应尽的义务,过失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行为。其特点表现为: 1.意识的整体性。法人属于一种特殊的整体,其整体成员在群体生活中对所发生的整体事件有着共同的反应和共同的意识,这种心理关系形成整体的气氛。不良的整体气氛就会导致法人犯罪。法人的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浅析警察心理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作为从事特殊职业的群体,强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警察的工作效率,本文从警察心理压力的概念及危害入手,具体分析了压力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司法实践中的很多问题往往源于人们对法官角色的不合理期待,而把法官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职业,以一个职业人的标准审视法官的行为,以宽和的态度对待法官,既能减少社会公众的困惑,又能减轻法官的社会心理压力,提高司法的权威。另外,还要通过司法裁量权的客观化使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试解读法官角色,剖析社会公众对法官角色期待的扭曲,并探寻通过司法裁量权行使的客观化及法官自律实现对法官角色的理性期待,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法官是社会成员之一,其特殊职业致使他的情感具有多层次性的特征.从远古时期的神判制度到古代社会赋予司法官自由裁量权,最后到充满利益冲突的现代社会,法官的情感对司法正义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现代社会的法官要维护司法正义,必须构建健康的情感,依靠法律制度保护和监督其正性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服刑人员改造社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会增加服刑人员服刑期间和刑释后心理压力,影响其改造和再就业,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既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释放服刑人员心理压力,使其积极改造;又要认真分析服刑人员的犯罪动因和反社会行为,培养其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使其释放后能身心健康地融入社会,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他们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认为“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的。但是,如果它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可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自己。”市民法注重市民社会中每一个人欲求的合法合理性,市民法认为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每一个人都拥有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实现最大利益的自由。所以“民法为实现私法正义目标,自应赋予每一主体以平等地位、独立人格以及自由”。因此,我们认为民法的价值取向是与市民社会的精神本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认为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的。但是,如果它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可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自己。[1]市民法注重市民社会中每一个人欲求的合法合理性,市民法认为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每一个人都拥有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实现最大利益的自由。所以民法为实现私法正义目标,自应赋予每一主体以平等地位、独立人格以及自由[2]。因此,我们认为民法的价值取向是与市民社会的精神本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心理压抑将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警察,作为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三高”人群,其心理压力首当其冲。据调查,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的心理压力指数高于常人几十倍。在和平年代,警察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唯一有权合法行使暴力的群体。就群体而言,心理压力对公民、对社会、对国家都意味着一种潜在的危机;就个体而言,心理压力不仅影响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而且极易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焦虑、忧郁、失落、恐惧,甚至逆反、施暴、自伤、自杀等。因此,正视警察的心理压力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寻找其缓解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家决策层总结社会发展规律,根据社会发展态势,作出了让“社会更加和谐”的决定①。“和谐社会”首先是遵循行为规范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严格按照规范行事。从刑事法律的视角而言,刑法的存在就是提醒社会成员必须严格在行为规范的“方圆”内行事,越过预先设立的旨在保护和谐社会的“高压线”就必然会受到惩处。这是一种警戒。其起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要自觉按照规范从事社会活动;二是触犯了规范的社会成员必然要受到惩罚;三是被破坏的社会关系要力求最大限度地得以恢复。人的尊严、人权的实现需…  相似文献   

17.
辩证地对待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人物是公民,是民法规定的民事主体中的自然人。公众人物作为社会大众中的一员,无可争议地享有隐私权。但公众人物有是特殊的社会成员其隐私权不能无条件地对抗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要受到公共利益、公众知情权、权利人同意及公共场所等必要限制.同时,不同类型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范围也应有所区别。本文就此问题作了概述,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法官心理状况的调研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  李小鹏 《中国审判》2011,(12):98-100
据调查,中国一线法官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法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近年来,尽管一些法院已经开始对法官心理压力调适进行尝试,但没有形成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法官心理压力的机制和制度,加之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突出,法官心理压力大有加剧的趋势,因此研究法官心理压力,构建预防和干预法官心理压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司法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社会团体法人与其内部成员或利用人之间的纠纷的可诉性问题,发现法院对此类诉讼采取了极度审慎、克制的态度,僵化地秉持着“法律、法规、规章授权”和“平等主体关系说”等判断标准,混同了社会团体法人“公”与“私”两个面向,将大量纠纷排除在了司法审查之外,社会团体法人的权力(利)行使已然成为不受司法监督的“法外之地”.法院应厘清社会团体法人在不同场合的角色定位,运用体系化的制度资源,分别适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程序,解决社会团体法人与其成员或利用人之间纠纷的司法审查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当防卫的产生是在国家救济滞后的前提下,公民个人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它作为存在于刑法中的公民私力救济,同时也成为了鼓励国家社会成员与不法侵害行为做斗争的有效方式。《刑法》20条第3款作为一种特殊的正当防卫权,赋予了公民在必要时能行使更大的权利,与此相对应,这种特殊正当防卫的成立除了必须以符合一般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为前提外,在其适用范围和适用时间上还有更严格的界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