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浊水 《政府法制》2012,(12):14-15
齐东昏侯(483年~501年),即萧宝卷。南朝齐皇帝。公元498年-501年在位。字智藏。建武元年(498年)立为太子。永泰元年(498年)七月即位,年号永元。即位后委任群小,诛杀宰臣。每出行游,摒逐居民。都下大扰。建仙华、神仙、玉寿诸殿,穷极绮丽。永元三年(501年),萧衍兵围建康,其将率兵入殿杀之。  相似文献   

2.
朱小毛 《政府法制》2012,(18):19-19
上官婉儿,出生于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其父上官庭芝,母亲系太常卿郑休远之姊郑氏,祖父乃名震一时官至宰相之职并首创“上官体”的上官仪。  相似文献   

3.
郭建 《法律与生活》2010,(11):51-52
历史悠久的传统剧目 《天仙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剧目。董永得到仙女帮助的故事,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修建的今山东嘉祥县境内的武梁祠石刻上已经有董永孝养父亲的画像,说明董永的孝行在当时已经非常的出名。  相似文献   

4.
张程 《政府法制》2010,(18):40-40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离开了人世。 刚刚复辟成功的唐朝君臣赶紧公布了武则天的遗书,因为朝廷不愿意承认武则天的皇帝地位——武则天的这份遗书不叫"遗诏",而被称为"遗制"。  相似文献   

5.
《江淮法治》2012,(5):65-F0003
被誉为“淮上名校”的寿县一中.坐落往八公山下、淝水之滨的伞闲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它始建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循理书院。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时任学部大疆的邑人孙家鼐捐资扩建循理书院,创办寿县公学,此为寿县新式公学的开端,也足安徽省最早的中等学校。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1695——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系江苏兴化县人。他,16岁随邑人陆震学作词;约25岁,因娶妻有了子女,为谋生计遂设塾于真州之江村(又称西村),从事教馆生涯三四年……公元1752年,板桥到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公元1736年,板桥到京师参加会试,中了进上;公元1742年春,赴任山东范县县令;5年后调潍县又做了7年知县,前后共当12年县令。  相似文献   

7.
薛允升字云阶,陕西长安人,清代著名法律家,是中国近代法制改革的先驱者。他生于嘉庆25年,卒于光绪27年(即公元1820~1901年)。咸丰6年(1856)中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光绪6年(1880),应召为刑部侍郎,19年(1893)、26年(...  相似文献   

8.
邓忠强 《政府法制》2012,(35):18-18
唐代武则天(624—705年)后期,公元700年6月,一个叫张昌仪的人,当上了皇都洛阳城的行政长官(洛阳令)。此公别的本事没有,专会倚仗其兄张易之、张昌宗的权势,贪财纳贿,卖官鬻爵。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六个王朝定都南京。211年,吴大帝孙权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都城周长约11公里,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史。晋灭吴后,于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建兴元年(313年),为避司马邺之讳,改为“建康”。五胡乱华,西晋灭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1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建立东晋(317至420年),南京从此成为正统中华文化的中心。东晋以后,宋(420至479年)、齐(479至502年)、梁(502至557年)、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0):43-43
贾黯(公元1022年-公元1065年),字直孺。宋代河南邓州人,以直言敢谏闻名。 宋英宗治平二年,贾黯被任命为给事中兼御史中丞。在任期间,他尽职尽责,多次直言进谏。周孟阳、王广洲曾是英宗为皇子时的旧臣,英宗即位后特别关照他们,多次召其上殿议论国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司法》2014,(8):F0002-F0002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南宋著名法医学家,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先后被译成法、英、荷等多种文字。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类著作早350多年。  相似文献   

12.
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等革新派势力发动政变,推翻了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建立起新的政权,并仿效中国,制定年号为大化元年,这就是历史上的“大化改新”。新即位的孝德天皇任命精通唐朝法制的留唐学生高向玄理、舒明、南渊请安等人为国博士,针对日本的社...  相似文献   

13.
戴胄依法不依言缪军唐贞观元年(公年627年)九月,朝廷大规模地选拔人才,要各地推荐德才兼备的人进京考核,量才录用、授职。当时,父辈、祖辈为国家建有功勋,或担任高官。有名望者,其子孙可以享受一些优待,此谓之曰“资荫”。于是,有些人假冒资荫,企图骗取官职...  相似文献   

14.
《江淮法治》2011,(4):2-F0002
当涂县姑孰镇系当涂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人口15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委员会,11个社区。黄武元年[公元222年],筑姑孰城,是为县城创建之始,为六朝古都金陵门户。  相似文献   

15.
邓忠强 《政府法制》2013,(17):22-22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当皇帝不久,就遇到一件棘手的“带刀案”。那一天,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奉召进宫,忘了解下腰间佩刀便进入东上阁,当时看守宫门的校尉也未察觉。直到长孙无忌参见完毕,告退,出了阁门,返回至宫门口,监门校尉这才发觉长孙大人是带着刀见过皇上。这可犯了皇家大忌,“按律当斩”啊,校尉知道捅了天大的娄子,不敢隐瞒,即刻报告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6.
李白戏权贵     
王连杰 《政府法制》2014,(21):47-47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春闱,李白被考官杨国忠、高力士批黜,并羞抢出门,气愤难忍,耿耿于怀,总想找机会发泄一通.正巧,次年某日,番使送来国书,无人能识一字.天子李隆基龙颜大怒:“此书识不得,将如何回答发落番使?拒不回答,必被番国耻笑,若动干戈,来犯边界,如之奈何?”  相似文献   

17.
析包拯历千年而不衰的历史地位──兼评欧阳修的“蹊田夺牛”之议舒炳麟包拯(公元995-1062年),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人。28岁进士及第,后累官至枢密副使(副宰相)。由于他来自基层,诣熟民情民漠,又因身居要津,对朝政弊习洞若观火。生活和宦途...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0):43-43
张雄飞(约公元1220年-公元1288年),字鹏举,元代著名政治家,一生清正廉洁,在地方上担任过重要职务,在中央先后任侍御使、御史中丞,主管监察工作。他不畏权贵,公忠为国,公正廉明,大力整顿吏治,对元朝初年政治清明贡献很大。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法制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重视法治建设的皇帝。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一上台,就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主持修订和完善唐高祖李渊时期制定的《武德律》,历时十年,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完成了《贞观律》(12卷,500条)。《贞观律》的颁行,对“贞观盛世”治国安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监察御史钱南园吴斌华钱南园(公元1740年—1795年)字东注,又字约甫,云南昆明人。生于清乾隆五年,卒于乾隆六十年,终年56岁。南园先生出生在一个贫寒的银匠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喜习书法、绘画、工诗能文,曾肄习于昆明五华书院,以品学兼优被誉为“滇南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