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瑞峰 《检察风云》2023,(20):56-57
<正>讯问是司法办案活动高频、重要的环节之一。适应数字化转型新要求,实现互联网远程讯问是政法智能化的必然趋势。J检察院积极试点互联网远程讯问平台,破解司法办案难题,解决因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在外省外区,难以开展线下讯问导致办案受阻等问题,为今后大范围采用“无接触式讯问”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司法办案场所既是保障办案公开透明、维护当事人权利的场所,也是规范执法行为、展示司法公正的场所,更是实现执法办案重心转移和执法办案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①衡量检察机关对法治价值的追求,不仅要看司法活动的结果,还要看办案的过程和每一个细节,这决定了检察机关的每一项执法办案工作都要严格遵循程序要求,而这种程序行为既要靠遵守执法工作规范来实现,又需要通过加强司法办案场所的建设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崔守忠 《法制与社会》2013,(19):119-120
在侦讯活动中,讯问谋略已被许多国家的司法界采用,并在侦讯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确侦讯问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讯问谋略中,我国法律将欺骗、威胁、引诱等行为确定为非法讯问方式,其获得的证词将会被排除。本文认为,必须掌握讯问谋略的使用界限,才能最终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法治动态     
《中国审判》2013,(9):6-7
<正>业界中央政法委出台首个防冤假错案指导意见近日,针对执法司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央政法委出台了首个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要求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要终身负责,并建立健全冤假错案的责任追究机制。意见对办案程序作出细节规范,强调不能因舆论炒作等压力,作出违反法律规定的裁判和决定。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符合司法规律的办案绩效考评制度,不能  相似文献   

5.
证人出庭作证是直接言词原则的最基本要求,具有其他证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证人拒绝作证的现象仍比较严重,证人出庭难已成为困扰司法机关办案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对案件的侦破、查证,使有的案件难以查明真相,甚至造成放纵罪犯冤枉无辜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陆宝春 《法制与社会》2012,(12):105-107
刑事错案成为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副产品,其发生难以杜绝。为了防范错案的发生,提高办案质量,杜绝司法腐败,出台了"错案追究制"。刑事错案追究制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冤假错案频繁发生、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需要刑事错案的司法善后。完善刑事错案司法纠正、刑事错案司法赔偿、刑事错案司法追究、刑事错案过滤和发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关于办案期限的规定是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为前提的,办案期限的严格限制与此密切相关。然而,司法实践中有些案件需要经过请示、协调、待批、核证、借卷等过程,而刑事诉讼法却无相应的规定,司法实践部门也难以将所需的时间计入办案期限。对于这样一些没有期限规定,又难以计入办案期限的情形,更需要加强检察监督,以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刑讯逼供事实上在我国目前的状态可谓"久禁未绝"。这其中,固然存在着刑事司法传统的强大刑讯惯性以及破案压力、侦查技术水平低下等实际困难,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侦讯程序正当性的缺失,即根本原因在于制度设计的失衡、缺位。本文认为克服这一现象关键之处在于完善侦讯程序。  相似文献   

9.
《法学杂志》2013,(1):142
为全方位有效对接修改后刑诉法保障人权的立法宗旨,今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在省院技术处的指导和清华同方公司的技术支持下,积极探索运用科技手段为办案部门提供技术协助的新思路、新方法,率先开展了"身心监护仪"的创新研制工作,并已成功应用于7起案件的侦查讯问中,有效提升了侦讯效果,保障了办案安全。今年11月27—28日,该院李钟检察长就该项创新成果在浙江省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纪检监察工作中,绝大多数办案人员素质好,能力强,成为了办案能手。但也有少数办案人员因素质差,还不能完全适应查办案件工作的需要。要想真正做一个素质好。能力强的办案人员,除按江主席提出的“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抓好落实外,还必须力戒“五种情绪”。 一是力戒畏难情绪。纪检监察干部在查办案件工作中,所查办的对象往往是领导干部居多,上至省部级干部,下至一般干部,有的身居要职位高权重,还有的则神通广大,有“背景”、有“关系网”、有“靠山”。有的办案人员怕“引火烧身”、…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检察人员正确司法理念,解决检察工作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司法警察工作在办案安全防范、参与办案程序、检警协作机制、警务制度运行等方面更加规范;要依托规范化标准,完善办案安全、检警一体、警务管理、队伍建设等机制,实现标准化、体系化、信息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进行的司法改革,一定程度地保证了办案的质量,保障了公平与正义。但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相比,改革的深度还不够,领域还比较窄,司法不公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有待提升,还不能适应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的需要。从已进行的改革实践来看,仅靠司法机关自身进行内部改革,显然难以将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都要讲效益。经济部门要讲经济效益,作为上层建筑的人民法院,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搞好服务,要讲求司法效益。应当说,近几年来,我省法院一直是比较重视讲求司法效益的,不断强化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审判的法律效果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相结合。但也要看到,有的法院对司法效益重视不够,审判质量、效率不高的问题;孤立办案、就案办案的问题;执法简单机械、不注重社会效果的问题,仍然存在。讲司法效益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各级法院和广大干警进一步强化服务大局的意识,用司法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文件检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把语言学作为刑事技术手段应用于侦查破案中,为文件检验开拓了新的领域。在办案实践中,充分注意作案人的言语特征,通过对作案人的言语识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侦查工作提供方向和范围,为认定作案人提供客观依据。本文试以运用语言学知识,然后结合本地区实际和所办的案件探讨了如何从作案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性别和地域特征等方面,给作案人“画像”。  相似文献   

15.
《法学》1991,(4)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履行自身职责时必须严格遵循的一项基本司法原则。但是,由于我国变革时期的社会复杂性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初创阶段的不完善性,迫使司法机关要在缺乏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办案;同时,又要求司法机关要在现有法律规定下进行探索,不可避免地会突破某项法律规定办案,客观上形成了“司法超前”这一特定时期的特殊情况,具体讲主要有三种原因:  相似文献   

16.
检察改革应当充分考虑检察权能的特殊属性,遵循检察权运行规律。员额检察官的选任应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合理定位非员额检察官的办案身份,建立符合司法专业化、职业化要求的检察官员额制度。要围绕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从办案组织设置、员额检察官配备、部门负责人岗位职责、检察权运行机制、权力清单五个方面建立符合检察权运行规律的检察机关司法责任制。同时,要协调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司法公开、强化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等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7.
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明确要求,贾春旺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把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落实到各个执法办案环节。为保证这一政策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就要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将这一政策作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而使其更加有力地指导各项检察工作。  相似文献   

18.
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宗智 《法学研究》2002,(4):96-104
刑事司法活动中允许使用带有欺骗性要素的侦讯谋略 ,包括设置警察圈套、实施卧底侦查以及审讯中的欺骗。但为了维护国家形象、社会信用和司法公正 ,这种欺骗应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 ,要求对象特定、不得已而使用 ,同时要求限制方法、防止虚假以及具有正当目的。而一旦侦查、司法机关对嫌疑人做出司法承诺 ,就必须信守。司法信用原则可以作为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反思司法潜规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一飞 《政法学刊》2005,22(4):46-49
司法潜规则是指在司法机关内部通行或者认可的但未向外界公布的办案规则与程序。具体表现为自由裁量权过大;无原则的量刑迁就;侵犯人权的诉讼拖延;变相放人的监外执行等等。其产生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对程序正义的忽视;转型时期司法权力的异化;程序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今天的司法正义是潜规则下被扭曲了的正义,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树立司法权威,加强程序法制;加强司法监督和权力制约;加强司法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20.
董邦俊 《法学》2012,(6):140-151
侦查权依法行使是刑事诉讼目的实现的基本保障,合理制约侦查权是刑事诉讼文明与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加强侦查权力制约,实现人权保障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得益于对侦查权制约的反思与制度革新。德国通过侦查法官司法审查、检察官监督制约以及被指控者的抗辩与救助机制等多个方面来实现对侦查权的制约,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可以考虑设置中立机构对侦查行为进行司法审查,限制侦查权的肆意发动;推行检察引导侦查机制,强化对侦查行为的监督;进一步加强侦讯法制建设,更好地遏制违法侦讯行为;完善辩护与抗告机制,形成反向制约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